首页 国匠精神:认真坚持梦想 城市规划行业APP下载 常用规范 天气与日历 切换到宽版 开启辅助访问
发新帖

[规划理论] 中国城市的平面布局

2012-7-15 13:00 0 10172 | 复制链接 | 打印 |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送原创文章至admin@caup.net,可申请注册邀请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方式

x
中国城市的平面布局

中国的城址都是经过精心选择以后才建城的,而大多数城市的平面布局也是经过了专门规划,因此,显得整齐大方,宏伟壮观。所谓平面布局,就是指城市总体结构的不同分区,即各个不同职能区之间的比例大小,占地多少,也就是一个城市的平面形态。城墙圈定的区域也就是城市的总面积,对这一总面积划分成不同性质的小区,以显示城市各个职能区占地的多少和具体位置,也就是城市的平面布局。近代城市突破城墙的限制,不断向郊区扩展,但仍要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平面图,使城市的平面布局井井有序,有计划地向前发展。城市的平面布局是城市的整体形象,对指导城市的顺利发展有重大意义,绝不能随意布局,制约城市的发展。
1.中国著名都城的平面布局
在中国历史上建过都的城市以数百计,但著名都城却屈指可数,现在有所谓六大古都与七大古都之争,但多数人认为应以六大古都相称为宜,因为它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事实。直到现在,《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电台的对外宣传中,仍以六大古都相称。为了叙述方便,下面按历史顺序分别介绍在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和北京等地区建都时期著名朝代的都城布局,可以代表中国都城平面布局的总特点和基本趋势。
本站发帖、留言功能已关闭,交流欢迎加入国匠城知识星球APP讨论。知识星球为学习型付费社群。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即可下载安装。微信扫码加入。(论坛类交互网站已不满足相关政策要求,因此发帖与留言关闭,感谢大家的理解)
城市规划学社
299元/年
国土空间学社
99元/年
城市数据学社
299元/年
规划管理研讨
50元/年

0回复

沙发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0:40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1)周丰镐
西周的丰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城市,位于西安西南沣河的两岸,丰京在西,镐京在东。具体来说,丰京在沣河西岸的马王镇一带,镐京在沣河东岸的斗门镇一带。尽管经过考古发掘,尚未发现丰镐的城墙,但丰京和镐京的具体范围已经确定,证明丰、镐二京相距甚近,实际上一桥相通,是一个城市的两个不同功能的分区,完全可以以丰镐相称。
关于丰镐的平面布局,虽然考古上尚未证实,但文献记载的却十分具体,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最早、最完整的记载,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它一直指导着中国都城的平面布局,被视作中国都城平面布局的经典。这就是《周礼·考工记》。关于《周礼》的成书时代,一般认为在战国,但这并不否认它记载了西周以来最完整的典章制度,开创了中国典章制度的先河。《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里的国也就是国都。它是一座方形的城,即方方九里之城。其总体布局为城的每面有3个城门,即都城12门。有南北向的街道9条,东西向的街道9条,即九经九纬。也就是说,通向每个城门的有3条平行的街道,构成左出右入,车从中央的街道格局。经涂9轨,指经纬之途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凡八尺……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二步也”[sup][/sup]。一步按1.4米计,则每条街道的宽度为16米左右,也是相当宽畅的。左祖右社,指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坛建在西边,左右对称。面朝后市,指朝廷要建在王宫南面,或指宫殿大门向南,市场要建在王宫北面,即朝廷在前,市场在后。市朝一夫,指市场的大小如一夫之地,即方百步,东西、南北各长140米左右。由此证明,周代对市场的设置已极为重视,划出一定区域作为交易市场,面积达0.02平方千米左右。据说这种布局是最理想的制度,即“左者人道所亲,故立祖庙于王宫之左;右者地道所尊,故立国社于王宫之右;朝者义之所在,必面而向之,故立朝于王宫之南;市者利之所在,必后而背之,故立市于王宫之北”[sup][/sup]。除上述街道、祖庙、社稷坛、王宫、市场外,其余的地区应该就是居民区。对居民区如何称呼,怎样划分,《周礼》并未提及。按照方形城市的惯例和周原考古所挖掘的早周的房屋遗址看,应该是方形的小区,可能以里相称,因为闾里是中国人居住区的最早称谓。《说文解字》:“闾,里门也,从门,吕声。《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闾,侣也,二十五家相群侣也。”就是指居住单元而言。秦末,二世尽发“闾左”,以戍渔阳[sup][/sup],汉长安城的居住区以闾里相称[sup][/sup],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司马贞《索隐》,闾左,谓居闾里之左也,可见闾里是最早的居住区的名称。
丰镐的平面布局是否如此整齐,还有待于考古发掘来证实。不过,从东周王城的平面布局和后来中国都城总体布局的特点看,《周礼》的记载应该是可信的。东周王城遗址位于洛阳市中州路王城公园一带,南临洛河,西跨涧河(古名谷水),呈不规则方形。城西南部地势较高,可能为宫殿区,其总体布局与齐国首都临淄比较接近。[sup][/sup]也就是说宫殿位于西南,市场、手工业和居民区都在全城的北部,符合“面朝后市”的原则。西汉长安城、元明清的北京城也都是“面朝后市”,尤其是元代的大都城,就是完全按照《周礼》的原则设计的,证明《周礼》记载的中国古代城市平面布局的原则影响十分深远。事实上,丰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宏大、布局整齐的大城市,开创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方整、宽畅、宏伟的先河,树立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总规制,一直是后来城市总体布局的楷模。
板凳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1:22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2)秦咸阳
咸阳是秦国和秦王朝的都城,位于今咸阳市东15千米的窑店镇、长陵车站和萧家村车站一带,遗址清晰可辨。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徙都之”[sup][/sup]。经过秦惠文王和秦始皇时代的迅速扩建,咸阳的范围不断扩大,终于成为横跨渭河南北的大城市。秦咸阳最初圈定的范围就在今窑店镇一带,如何布局不得而知。秦惠文王时“新作宫室,南临渭,北逾泾”[sup][/sup],咸阳的范围仍在渭北的泾、渭之间。总体布局可能仍依当初成规,只是修建了不少新宫殿。到了秦始皇时代,咸阳已横跨渭河南北,除在咸阳原上兴修了“六国”宫殿外,还在渭河以南陆续修建了阿房、章台、兴乐、信宫,以及诸庙等,形成了一个新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经过考古发掘,这时的咸阳,除渭南部分外,渭北的平面布局是宫殿主要屹立于咸阳原上,原下主要为手工业区、市场区和居民区。原上的宫殿区,西起毛王沟,东至柏家咀,东西长达6千米,建筑遗址鳞次栉比,显然是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已经发掘的一号宫殿主体建筑遗址,由殿堂、过厅、居室、浴室、回廊、仓房和窖穴等部分组成。在宫殿区以西还有墓葬区和冶炼中心等[sup][/sup]。原下主要为居民区和手工业区,长陵车站、长兴村、店上村一带就是居民区住宅和制陶作坊集中的所在,秦代文化层厚达2米左右[sup][/sup]。居住区划分为里,咸阳遗址出土陶文中仅咸亭下的里名就有33个之多,像阳里、屈里、蒲里、安阳里、泾里等[sup][/sup]。至于各个里的具体位置已难确指。咸阳的市场分布在原下,与《周礼》的“面朝后市”恰好相反,这应该是因地制宜规划布局的结果。咸阳市场的具体位置,由于尚无出土遗物,无法断定,但咸阳有市场却毫无问题。吕不韦就把《吕氏春秋》公布于“咸阳市门”[sup][/sup],秦公子十二人被“戮死于咸阳市”,丞相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市”[sup][/sup],都可证明咸阳有市。咸阳的市场可能有多处,直市在渭桥北,秦文公造[sup][/sup]。另外还有平市、奴市、军市等[sup][/sup],或者统一叫作咸阳市。由于尚未发掘出秦咸阳完整的城墙和城门,街道格局也无从知晓。现在仅在咸阳原上发现一条东西向街道,宽达50米,可能是通向东西城门的干道。
秦咸阳的总体布局虽然一反“面朝后市”的原则,但却充分利用了咸阳地区的地理优势,宫殿雄踞原上,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市场区位于原下,井井有序,十分壮观。然而,原区与低平之地高差过大,也为咸阳的街道布设和开渠引水带来困难,直到现在尚未发现咸阳的供水渠道,仅有排水管道,证明咸阳供水困难是促使咸阳向渭南扩展的主要原因。
地板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1:54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3)西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位于西安市西北的汉城乡一带,东南距西安城大约5千米,城墙遗址基本完好,夯土层次分明,异常结实。根据实测,城的周长25.7千米,合汉代近63里,总面积约36平方千米[sup][/sup],其中东墙长6千米,南墙长7.6千米,西墙长4.9千米,北墙长7.2千米[sup][/sup]。用今天的地名来说,城的西北角在六村堡,东北角在三官庙,西南角在雁雀门,东南角在阁老门,范围极为清晰。城的形状为不规则的正方形,南部为宫殿区,北部为居民、手工业和市场区。城内槐、榆成荫,松、柏茂盛,景色葱郁,十分壮观[sup][/sup]
汉长安城墙所以不规则,完全是受渭河、潏河、地形高低和未央、长乐宫位置的影响,并非有意把城修成“北斗星”和“南斗星”的形状。北墙达6处曲折,与渭河的走向完全一致。西墙1处曲折,受潏河和未央宫的制约,南墙作直角形曲折,除受两宫位置影响外,主要是为了把高地圈进城内。汉长安城的形状完全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因地制宜是修建汉长安城的基本原则。[sup][/sup]
经过考古发掘,已经找到了汉长安城各个城门的具体位置,证明城墙每面各有三个城门,都城十二门的记载是不错的。并对东墙的宣平门(东出北头第一门,亦称东都门)、霸城门(东出南头第一门,亦称青门),南墙的西安门(南出西头第一门,亦称平门)和西墙的直城门(西出南头第二门,亦称龙楼门),进行了发掘,证实每个城门都有三个门道,每个门道各宽8米[sup][/sup]。由各个城门通向城内的街道,都以三条平行的街道组成。街道的宽度一般为45米左右,中间的一条宽约20米,两侧各宽约12米,以两条平行的排水沟为分界线。像这样宽畅的街道实际上只有八条,均为南北、东西向,十分端直,显然同地形平坦有密切关系。由于霸城门、覆盎门、西安门、章城门距离宫廷太近,通向城内的街道不被列入大街之数[sup][/sup]。中间一条宽约20米的大道被称为“御道”或“驰道”,是专供皇帝使用的,连皇太子也不敢横绝。汉成帝为太子时,元帝曾急召入宫,住在桂宫(未央宫北)的成帝,出龙楼门后,由于不敢横绝“驰道”,一直向西到直城门,才横过“驰道”,“还入作室门”进未央宫[sup][/sup]。由此证明西汉一代对“驰道”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连贵为皇太子也不敢行“驰道”。这些纵横交错的街道形成许多“丁字路口”和“十字路口”。最长的是安门大街5.5千米,宣平门大街3.8千米。最短的是洛城门大街850米。其余大街多长3千米左右。这些大街除以门相称外,安门大街为章台街,直城门大街为稿街,清明门大街为香室街,横门大街为华阳街[sup][/sup]。由于各条大街纵横交错,把全城分为大小不等的区域,也就是一般史书上所说的闾里。
汉长安城内共有160个闾里,“居室栉比,门巷修直”。最著名的有宣明、建阳、昌阴、尚冠、修城、黄棘、北焕、南平、大昌、戚里等,汉宣帝在民间时,曾住在尚冠里[sup][/sup]。另外还有五里、穷里、南里、宣里、假阳里、有利里、梁陵里、当利里、孝里、安阳里等,也分别见于文献或《居延汉简》[sup][/sup]。陈直认为,文献中的陵里即梁陵里之省称,宣里、棘里也分别为宣明、黄棘里之省称。[sup][/sup]元始二年(公元2年),“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sup][/sup]。如果为五个里,则每里四十区左右。由于城的南半部基本上被宫殿所占有,一般居民只能住在城的北半部或城门的附近,只有少数权贵才能在未央宫北阙附近居住,故有“北阙甲第”的称谓[sup][/sup]。宣平门附近居住有不少权贵,被称为“宣平之贵里”[sup][/sup]。正是由于城的北半部为主要居民区,许多交易市场也就分布其间。
据说汉长安城有九市,各方二百六十步。九市主要夹横桥大道设置,“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即横门)”,“市楼皆重屋”[sup][/sup],说明店铺林立,生意兴隆,具有中国古代城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基本特点。为了管理市场交易,“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当市楼有令署”[sup][/sup]。今见于记载的市名有柳市、东市、西市、直市、交门市、孝里市,交道亭市和高市等八市[sup][/sup]。文献中还有四市的名称[sup][/sup],显然是指四个市而言。一般认为汉长安九市指东、西、南、北市和柳市、直市、孝里市、交门市和交道亭市。其中孝里市在雍门之东,交道亭市在便桥之东,直市和交门市在渭桥之北,证明汉长安的市场主要分布在城的西北部和横桥附近[sup][/sup]。这是因为通往西域的交通道路(即丝绸之路)被开辟以后,从西域来的商人首先从便桥或中渭桥(即横桥)渡过渭河进入长安城的西北部,长安城的西北部既然成为商贾云集的场所,商业发达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另外,横贯关中平原的东西大道也是从横桥、便桥渡过渭河,横桥、便桥附近交易市场众多,商业发达,也正是交通便利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汉长安城市场繁荣,出现了许多百万富翁,东市万城,柳市(西城)万章就是其中的代表[sup][/sup]。元始四年(公元4年)“又为方市阓门,周环列肆,商贾居之,都商亭在其外”[sup][/sup],证明从汉代起,商人定居市场,开创了中国城市商业贸易的新局面。
宫殿建筑是都城的核心,汉长安城的宫殿几乎占了长安城的一半地方。如果按照宫殿所在地区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未央宫区、长乐宫区和建章宫区,它们都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不仅占地广阔,而且高殿低宇,鳞次栉比,各有特色。
未央宫位于城的西南部,壮丽辉煌无比。由于位置在西,又有“西宫”之称。未央宫有43所台殿,周匝22里[sup][/sup]。实际上见于记载的大殿名称有前殿、高门、猗兰、承明、清凉、宣室、温室、金华、玉堂、白虎、麒麟、椒房殿等50处,台名尚不在其数[sup][/sup]。未央宫规模之大,殿宇之盛,确实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它以前殿(位于今西安西北郊的西马寨村北)为中心,向四面展开,使宫殿布局协调大方,整齐美观。前殿居于全宫的最高处,其基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00米,北部最高处约15米,是利用龙首原上的山丘有意造成凌空之势,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sup][/sup] 1981年在未央宫前殿遗址北侧大约200米处,发现了一座大殿遗址,占地达40亩,清理了房屋基址和铺地砖、台阶、水井等,以及其他遗物,曲廊回径,建筑物很多,据说可能是未央宫中皇后居住的椒房殿。组成未央宫建筑群体的除宫殿外,还有许多台、阁、阙、室等。收藏天下秘书的有天禄阁(今小刘寨村北)、石渠阁(今柯家寨西北)和麒麟阁;掌管图籍秘书的御史中丞住在兰台,皇帝和群臣登高瞭望于柏梁台,沧池中还有渐台;专为宫廷制作美丽丝织品的有织室,暴晒织染物的有暴室,收藏冰块的有凌室等。[sup][/sup]据勘探,全宫为一规整的方形,四面有围墙,周长近9千米,合汉代21里,面积约5平方千米,占长安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sup][/sup]未央宫是汉初宫殿建筑的典型代表,规模宏大,历时长久,对当时和后世的宫殿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长乐宫位于汉长安城的东南部,今西安市西北郊的阁老门村就是它的所在地。它是在秦兴乐宫的基础上修葺而成的,由于位置在东,故有“东宫”之称。汉初刘邦曾在此“视朝”,后来即为皇太后居住的处所。兴乐、长乐都是取其吉利的名称命名。长乐宫周回20余里,有大殿14座。实际上见于记载的殿名有前殿、宣德、高明、通光、长秋、永寿、永宁、温室、椒房等17座[sup][/sup]。探测结果证明,长乐宫的形状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周长10千米,合汉代20多里,面积约6平方千米,占长安城总面积的六分之一。[sup][/sup]
建章宫是汉武帝时修成的,位于长安城西建章乡,宫以乡名[sup][/sup]。据说由于未央宫柏梁台发生火灾,复起大屋以厌胜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sup][/sup]。建章宫所以建在城外,是因为未央宫“营造日广”,城中实在无地可容的缘故。所以摆在城西,则是由城郊的地形特点和供水状况所决定的。建章宫周回20余里,规模宏大,并有跨越城垣的飞阁与未央宫相连。它由骀荡、馺娑、枍诣、天梁、奇宝、鼓簧等宫,玉堂、神明堂、疏圃、鸣銮、奇华、铜柱、函德等26殿,太液池、唐中池,凤阙、神明台等高大建筑物所组成。[sup][/sup]除宫殿建筑外,前殿西北有太液池,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西有商中(商庭也)、虎圈,东有凤阙等[sup][/sup],与殿堂交相辉映,十分壮观。太液池周回10顷[sup][/sup],碧波荡漾,并起“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sup][/sup],是皇帝游乐的胜地。池西北还有高达50丈的神明台、井干楼,是皇帝祭祀神仙的地方[sup][/sup]
汉长安城的宫殿建筑,除上述三大宫外,还有北宫、桂宫和明光宫(城东北隅)等,皆金铺玉户,壮丽无比。这些宫殿所以主要占据城的南半部,是因为汉长安城南倚龙首原,南部地势较高的缘故。
汉长安城的平面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的基本原则,即南部为宫殿区,北部为市场、居民、手工业区,十分整齐。应该说,它第一次完整地体出了《周礼》规定的城市布局原则,开创了中国都城总体布局的新规制,为后来都城的规划设计树立了样板。这就是充分利用地理上的优势,规划出功能不同的区域,使各种地形特点都能发挥作用。尤其是广开水源,开凿完备的供水渠网,为中国都城的供水打开了新的局面。
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城址保存最完整的大城市,探讨它的布局特点,对解剖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规律能提供一把金钥匙。
5#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2:35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4)东汉洛阳城
东汉洛阳城位于今洛阳市东15千米处,也就是白马寺东1千米处,它背靠邙山,面对洛河,形势十分险要。这里原来是西周成周的一部分,东周时瀍水以西成为王城,瀍水以东称为下都,也就是王城的郊区。东汉洛阳城就是在下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汉洛阳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或“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sup][/sup],称为“九六”城。经实测,东墙残长约3900米,西墙残长4290米,北墙全长3895米;南墙已被洛河圮毁,不复存在。[sup][/sup]西、东、北墙均有曲折,平面呈南北向的长方形,面积 11.16平方千米。城墙为夯土筑成,宽14—30米不等,十分坚固。[sup][/sup]
东汉洛阳城有12个城门,南墙4门,北墙2门,东西墙均为3门[sup][/sup]。经过探测,已发现10座城门遗址。在现存城门遗址中,以大夏门的规模最大,有三个门洞,其他各门则仅有一个门洞[sup][/sup]。大夏门为北出西头城门,紧临北宫,宏伟壮观自不待言。通向各个城门的街道,均为南北、东西向。由于城门不对称,形成许多“丁”字形和“十”字形街道,最长的街道达3千米,但两个路口之间的段落,一般长500米,最长的也不超过1.5千米[sup][/sup]。街道一般宽40米,分为三条平行的道路,用土墙隔开,中间一条称为“御道”,是供皇帝和高级官员使用的[sup][/sup]。现在大体上可以划分出有东西、南北向的干道各5条,也可以各自的城门命名。南北向的干道有“开阳门大街”、“平城门大街”、“小苑门大街”、“津门大街”、“谷门大街”;东西向的干道有“上东门大街”、“中东门大街”、“上西门大街”、“雍门大街”、“旄门—广阳门大街”。[sup][/sup]被这些干道所分割的区域就是居民区和市场。东汉洛阳的居住区共有多少里,已难知晓,贵族多居住在上东门内,称为步广里、永和里。因为这里既接近东出大道,又靠近北宫的缘故。城的东北角谷门以东为太仓和武库,东南角旄门以北为太尉府、司空府和司徒府,西北角上西门以北为皇家禁苑濯龙园,均位于交通便利的地区。
洛阳的经济活动中心主要集中在三市,即金市、马市和南市。《洛阳记》:“大市名金市,在城中;南市在城之南,马市在大城之东。”[sup][/sup]金市位于“公观之西城中”[sup][/sup]。也就是说,除金市在城内西部外,其他二市均在城外。金市在北宫西南[sup][/sup]。马市可能在中东门外的干道之上,与金市东西对称。南市则在城南洛河岸上,可能位于津门外干道之上,与金市南北呼应。三市均占有地利,商业兴盛,“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sup][/sup]
宫殿为政治中心,占据全城的主要位置。东汉洛阳有南北二宫,位于全城的中部地区。北宫在北部中央偏西地区,南宫在南部中央偏东地区,两宫相距7里,有复道相通[sup][/sup]。据说7里为1里之误[sup][/sup]。南宫在今龙虎滩村西北,这里地势隆起,当地群众称为“西岗”[sup][/sup]。其范围当被东西、南北向的四条大街所框定,应为南北长约1.3千米,东西宽约为1千米,面积约1.3平方千米[sup][/sup]。这是东汉初年的政治中心,光武帝就住在南宫却非殿。根据《永乐大典》和《元河南志》的记载,南宫有五排宫殿,位于全宫中轴线上的有却非殿、崇德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和平朔殿。另外,在中轴线两侧各有两排殿,约30余座,十分壮丽。南宫四面有门,以四方之神相称,即南为朱雀门,北为玄武门,东为苍龙门,西为白虎门。[sup][/sup]汉明帝以后,政治中心又转移到了北宫,“明帝永平三年,起北宫及诸官府”[sup][/sup]。北宫位于今金南村南面高地上,呈长方形,地势高出附近4米左右,群众传为“金銮殿”。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有温錺殿、安福殿、和欢殿、德阳殿、宣明殿、平洪殿。另外,在中轴线两侧,还有殿观近20座,同样是一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sup][/sup]。其四门名称与南宫相同。北宫经过大加修造后,宫殿雄伟,门阙高峻,气势磅礴。北宫的范围应为南北长约1.5千米,东西宽约1.2千米,面积约1.8平方千米,大于南宫。[sup][/sup]由于北宫占据有利地形,又宏伟壮观,并接近太仓、武库和濯龙园,终于成为东汉一代主要的政治中心。
东汉太学、辟雍、明堂位于开阳门外,形成洛阳独特的文化区,这里北对城墙,南临洛河,地理环境十分优越。东汉洛阳城充分利用了邙山、洛河之间的有利地形,把皇宫布设在高地上,市场鼎足而立,街道宽畅笔直,居民区井然有序,虽然面积较小,但布局整齐、宏伟壮观,不亚于西汉长安。
6#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3:13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5)曹魏邺城、东魏北齐邺都南城
曹魏邺城位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17.5千米处。它北临漳河,南望广漠无垠的大平原,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黄河下游经济文化的中心。由于漳河南移,曹魏邺城已被冲毁,仅留下金虎(南)、铜雀(中)、冰井(北)三台台基和部分建筑材料,其他已荡然无存。
《水经注》记载的邺城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城市,“东西七里,南北五里,饰表以砖,百步一楼,凡诸宫殿,门台、隅雉,皆加观榭。层甍反宇,飞檐拂云,图以丹青,色以轻素。当其全盛之时,去邺六七十里,远望苕亭,巍若仙居”[sup][/sup]。邺城有七门,南面三门由东向西为广阳门、中阳门、凤阳门;北面二门,由东向西为广德门、厩门;东西各一门,为建春门、金明门。若按1尺24厘米来计算,1里为432米, 则邺城南、北垣各长3024米,东西两垣各长2160米,面积为6.53平方千米[sup][/sup]。日本人根据文献、考古资料和当地地理形势,复原了邺城想象平面图,可以看出邺城的平面布局十分整齐。[sup][/sup]
从平面图可知,通向东西城门的干道把全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皇宫、禁苑和贵族居住区,南部为官衙和居民区。市场可能设在城内,十六国时,张豺被斩于平乐市就是例证[sup][/sup]。另外,“廓三市而开廛,籍平逵而九达。班列肆以兼罗,设阛阓以襟带。济有无之常偏,距日中而毕会”。“百隧毂击,连轸万贯”,商业十分兴盛[sup][/sup]。皇宫位于北部偏东地区,主要有文昌殿、听政殿等。皇宫之东为戚里,即贵族居住区,后来戚里就成为贵族的代名词。皇宫之西为铜雀园,为皇家禁苑,渠水清流,楼阁争辉,景色如画。其西墙北段还有高大的金虎台(南)、铜雀台(中)、冰井台(北),皆“因城为之基,巍然崇举,其高若山,建安十五年魏武所起”[sup][/sup]。“三台列峙而峥嵘者也”[sup][/sup],显然是防御工程。因为这里有粟窖、盐窖,藏冰及石墨,“石墨可书,又燃之难尽,亦谓之石炭”[sup][/sup]。南部被街道分割为方块,也就是居民区,称为里。除戚里在北部外,见于《魏都赋》的还有长寿、吉阳、永平、思忠等里。皇宫之南的南北干道即广阳门大街,其衙署就布设在该道北段的左右两侧,隔横街与皇宫相望。广阳门大街实际上就是全城的中轴线,只是位置略偏东罢了。
曹魏邺城在中国都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开创了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新规制。首先表现在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各划定一定区域,井井有序,比汉长安城的布局要整齐得多。其次是宫殿北移,有丁字形干道布设于宫殿之南,有了明显的中轴线,为中国城市的对称布局树立了样板。第三是园林占有广大地区,把园林建设摆在城市建设的重要地位,铜雀园设在宫殿之西,其范围还大于宫殿区。
东魏、北齐邺都南城紧附于曹魏邺城之南,为南北向的长方形。高欢以“北城窄隘”,故筑南城,“东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sup][/sup]。以晋尺计算,六里为2.646千米,八里六十步为4.41千米,面积为11.64平方千米,比北城宽畅。其形制由东西向的长方形变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布局整齐甚过北城。全城有11个城门,南3门,东西各4门。实际上为13门,在北城南墙上开有2门,作为南城的北门。城门对称设置,东、西4门相对应,由于宫城在北,北面2门与南面3门中的左、右2门对应。宫殿位于北部中央,其南面正门阊阖门与南墙正南门朱明门之间的干道就是全城的中轴线。宫城正中南门有3道门,即阊阖门、端门、止车门,开创了宫城正门由多门构成的先河。宫城南半部也有由大殿构成的中轴线,即太极殿、昭阳殿,昭阳殿东有宣光殿,西有凉风殿。北部称为后宫,大殿很多,可能因地制宜,自由布设,最北部则为后园,即御花园。由此可见,邺都南城的宫殿布局,也为后来唐、宋、元、明、清都城的宫殿布局开创了先例。由于有明显的中轴线,全城里坊、市场完全左右对称布局,十分整齐。“南城自兴和迁都之后,四民辐凑,里闾填溢。盖有四百余坊,然皆莫见其名,不获其分布所在。其有可见者有东市(东郭)、西市(西郭)、东魏太庙、大司马府、御史台、尚书省卿寺、司州牧廨、清都郡、京畿府……”[sup][/sup]坊也就是居民区,北城称里,南城称坊,从此以后坊名就成为居民区的称谓。四百余坊自然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左右对称布局。东、西二市的具体位置虽难确指,但对称布局却毫无问题。邺都南城这种完全对称布局的新格局,开创了中国都城整齐划一的新规制,隋唐长安城和元明清的北京城,其布局特点,都渊源于邺都南城。尽管“邺都南城,其制度盖取诸洛阳与北邺”,但在继承中有所发展,开创了一代都城的新模式。“自高欢善之,高洋饰之,卑陋旧贯,每求过美,故规模密于曹魏,奢侈甚于石赵”[sup][/sup],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的都城之一,承前启后,为中国都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7#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3:51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6)北魏洛阳城
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仍然以汉魏洛阳为都。但这时的洛阳城已荒废了180年之久,残破不堪到了极点。孝文帝到洛阳后竟无立足之地,只好住在金墉城[sup][/sup]。为出入方便,在金墉城南新开一门,即承明门,使汉魏洛阳城成为13门。
北魏洛阳城实际上是在废墟上重建的,分为宫城、内城和外城。在重建以前,曾派蒋少游等访问南齐建康城,“少游有机巧,密令观京师宫殿楷式”,故南朝人认为,“虏宫室制度皆从其出”[sup][/sup]。实际上北魏洛阳城也是创新,并非简单模拟。
宫城位于内城北部中央偏西处,废除原来的南、北二宫制,设置了单一的宫城。东西宽660米,南北长1398米[sup][/sup],面积0.92平方千米,被阊阖门与建春门之间的东西街道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宫殿区,北部为苑区,以太极殿为正殿[sup][/sup]。“在今金村南,以俗呼‘金銮殿’的南北60米、东西约100米的高地为中心,围绕成组的基址,这里应是北魏主要殿堂的所在”。“金銮殿”南500米处,称为“午门台”,“应是宫城南门阊阖门的遗址”[sup][/sup]。直通宫城南门的干道称铜驼街,因“魏明帝置铜驼诸兽于阊阖南街”[sup][/sup],故有此名,这也就是全城的中轴线。在宫城之南还有一条横线,与西阳门、东阳门相通,使宫城处于丁字形干道的北端。重要衙署都布设在铜驼街的北段,隔横街与宫城相望。御道西还有永宁寺,寺塔高90丈,耸峙入云。宫城以北为华林园,景色如画[sup][/sup]
内城也就是汉魏洛阳城,除重建宫城外,又兴建了许多寺庙,著名的永宁寺就在铜驼街之西,其他基本上依如汉魏之旧,变化不大。
外城是北魏新建的。“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余。庙社宫室府曹以外,方三百步为一里,里开四门;门置里正二人,吏四人,门士八人,合有二百二十里。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sup][/sup]对于北魏洛阳外城的大小,历来都有争论,主要是杨炫之所说的20里和15里之里,到底是道里之里还是闾里之里。一种意见认为即道里之里[sup][/sup],一种意见认为即闾里之里[sup][/sup]。按照考古发掘所复原的北魏洛阳城图[sup][/sup],应为道里之里。也就是说,北魏洛阳外城与里城的方向相反,由南北向的长方形变成了东西向的长方形。对北魏洛阳城里的多少也有不同记载,除杨炫之的220里外,还有景明二年(501年)“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sup][/sup],“于京四面筑坊三百二十,各周一千二百步”的记载[sup][/sup]。据宿白先生估算,按东西20里,南北15里的规模,也只能布设300个里坊,除去道路、宫殿、庙社、府曹,以220里之说比较接近实际[sup][/sup]。这220个里坊主要分布在外城,十分整齐。其称呼可以里相称,也可以坊相称,均见于文献记载。里为方形,方300步,或周长1200步,开四门,有十字形街道。里坊整齐,有里正二人管理,制度严密,其目的就是便于维护社会治安,使“奸盗永止”[sup][/sup]
北魏洛阳设有三市,东西两郭的市都设在距离洛阳旧城3里外的地方。西郭市“周回八里”,名大市,在白马寺东。经考古发掘,大市范围内的瓦片堆积层,有的地方厚达2米,证明大市十分繁荣[sup][/sup]。“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万……市南有调音、乐律二里。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市西有退酤、治觞二里。里内之人多酝酒为业……市北慈孝、奉终二里。里内之人以卖棺椁为业,赁輀车为事。”[sup][/sup]可见大市的繁荣带动了周围里坊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大市为中心的经济繁华区。西郭市即汉魏马市,亦称小市。建春门外石桥南“有魏朝时马市”[sup][/sup],“即中朝牛马市”,证明马市在北魏时称牛马市[sup][/sup],为牲畜交易市场。南郭的市名四通市,在旧城宣阳门外。“别立市于洛水南,号曰四通市,民间谓永桥市。伊洛之鱼,多于此卖,士庶须脍,皆诣取之。”“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sup][/sup]。由于四通市位于洛水浮桥永桥之南,水路交通方便,又靠近四夷馆,来洛阳经商的各国商人无不云集于此。伊、洛之间为四夷里,主要居住外国客人,“自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门巷修整,阊阖填列,青槐荫陌,绿树垂庭”[sup][/sup],已成为洛阳城南最繁华的所在。
北魏洛阳城既改造了汉魏洛阳旧城,又新建了外城,宏伟壮观,布局整齐,开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和隋唐长安城宏大、整齐之先河,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里、外城的佛寺达1367所,皆建筑宏丽,也为洛阳城增添了光彩。其具体位置,见《洛阳伽蓝记》。
(7)六朝建康城
建康即今南京市,孙吴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位于今南京市区。今日南京市最早称为金陵邑[sup][/sup],据说楚灭越后,为镇压王气,埋金以镇之,故名金陵。六朝的建康城位于今玄武湖以南地区,为孙吴所建。孙权自武昌(今鄂州)迁都秣陵,改为建业,即建功立业之意。诸葛亮使吴至建业,称这里“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sup][/sup],证明建业山川形势险要是孙吴迁都的主要原因。“其建业都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以孙策府第改为太初宫,“自武昌城建业太初宫居之”[sup][/sup],位于大城中部偏西地区。在城西南凿渠,引秦淮河北抵仓城,仓城位于东晋南朝建康宫西华门内道北。
太初宫周回五百丈,正殿曰神龙,南面开五门,正中曰公车门。东西各三门,北一门,共开有12门[sup][/sup]。孙皓建昭明宫,周五百丈,以赤乌殿为正殿[sup][/sup],位于太初宫之东,即大城中部地区。东晋时,苏峻之乱,“宫室皆焚毁”,重修新宫,“署曰建康宫”[sup][/sup]。这就是东晋南朝的皇宫,位于建康城中部偏北地区。宫有五门,南面正中为大司马门,正对大城宣阳门,两门之间为御道,即全城的中轴线。建康宫一名苑城,亦称台城,京都有事,以台城为固。台城内有华林园[sup][/sup],位于北部,风景如画。
由于孙吴建业城和东晋建康城均恃大江为固,并未建成坚固的城墙和城门,直到南齐时才有所改变。建元二年(480年)“五月,立六门都墙”[sup][/sup],从此以后,建康城才固若金汤。在此筑城以前,不仅城不完固,城门也多为竹篱门,缺少防御能力。“宋世外六门设竹篱。是年,初有发白虎樽者言:‘白门三重门,竹篱穿不完’。上感其言,改立都墙。”[sup][/sup]六门指建康城的六个城门,南面三门,西曰陵阳门,后改名广阳门,世谓之尚方门。正中宣阳门,本吴所开,世谓之白门,晋为宣阳门。门三道,上起重楼悬楣,上刻木为龙虎相对。南对朱雀门,相去五里余,名为御道。这条御道,实际上就是全城中轴线的延长,两侧槐柳成荫,十分壮观。东为开阳门。东面二门,南为清明门,门三道,门东出青溪港桥。北(正东)为建春门,后改为建阳门,门三道。西面一门,正西南西明门,门三道,东对建春门,两门之间即宫城大司马门前横街。正北面用宫城,别无门。苑城即吴之后苑,一名建平园。“都城周二十里一十九步,本吴旧址,晋江左所筑,但有宣阳门。”[sup][/sup]从《地舆志》的记载可知,城为方形,边长5里余,即边长2.077千米,面积4.31平方千米,范围比较小。由于宫城南有南北向干道和东西向干道,又可把全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和南北两部分,布局整齐。主要政府机关都布设在宫城南御道的两侧,有“府寺相属”,“屯营栉比,廨署棋布”之称[sup][/sup]。在建康城外,还有许多小城,以东府城、西州城最为著名。东府城位于大城东南,宋武帝初领扬州,筑东府城。元嘉中彭城王义康更开拓之,自后常为宰相府第[sup][/sup]。西州城位于大城西南,为扬州刺史治所。另外还有丹阳城(大城西南)、白下城(大城北)、江乘城(大城东北)等,证明建康城的范围比较小,许多重要机关在城外各自为城。当然,也有加强防御的意义,战争年代可以互相支援。不过这种形式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同时也说明建康城区不断向城郊发展,突破了城墙的限制。实际上,早在孙吴时,“京师鼎族,多在青溪左及潮沟北”,青溪即东渠,通城北堑潮沟[sup][/sup]。也就是说,孙吴时许多名门大族多居住在城北堑潮沟外和城东北青溪附近。青溪在城北,“以泄玄武湖水,南入秦淮”[sup][/sup]。另外,城南秦淮河一带也是人口稠密区。“横塘(秦淮河堤)、查下(巷名,横塘西),邑屋隆夸;长干(里名,秦淮河岸山岗间的平地称为干)、延属,飞甍舛互。其居则高门鼎贵,魁岸豪杰,虞(文绣)魏(周)之昆,顾(雍)陆(逊)之裔。”[sup][/sup]也是名门望族,证明从孙吴起,有权有势的人就多住在水路交通发达、经济繁华的地区,这也是六朝建康城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城小市区大,贵族多居住在城外。城东南的东府城,也就是东晋简文帝和会稽王道子的私宅,南朝时才成为宰相办公的所在[sup][/sup]
孙吴建业城有二市,即建初寺前的大市和东市[sup][/sup]。而凿句容(今江苏句容)中道,至云阳(今江苏丹阳)西城,以通吴、会的破岗渎,为建业东南的主要水运交通线,沟通了长江和秦淮河,上下14埭,“通会市,作邸阁”[sup][/sup],也是主要的商业区。市场兴旺发达,“开市朝而并纳,横阛阓而流溢”,“轻舆案辔以经隧,楼船举帆而过肆”,“乘时射利,财富巨万”[sup][/sup],货物繁多,人流如潮,一派繁荣景象。
东晋南朝称建康市。刘裕破后秦,“执姚泓归于京师,斩于建康市”[sup][/sup]。这里所说的建康市是指哪一个市, 已不得而知。据说城内有四市[sup][/sup]。孙吴时从御道南端的朱雀门南渡淮(秦淮河),“名为大航门”,朱雀桥“亦名大航桥”[sup][/sup],就是商业兴盛之区。东晋时“新作朱雀浮桁”[sup][/sup],也就是以舟船所做的浮桥,证明这里仍为交通要道,商业依然兴盛。到了南朝梁时,建康城达到鼎盛时期,其市区范围东西南北各40里。“梁都之时,城中二十八万余户,西至石头城,东至倪塘(方山北),南至石子岗,北过蒋山(钟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sup][/sup],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其市场区主要在秦淮河沿岸,“市廛列市,埒于二京(长安、洛阳),人杂五方”[sup][/sup],“淮水北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sup][/sup],其各津渡处大致都是市场区。淮水即秦淮河,为通长江的重要航道,又横贯建康市区,自然形成重要的商业市场区。六朝时的建康城,市场已分散分布,数量众多,证明自东晋南渡以后,长江下游的社会经济已得到空前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繁华区域。
一般居民区也称作里,建康到底有多少里,如何划分已不得而知。梁大通三年(537年),分建康之同夏里置同夏县[sup][/sup],证明建康城外的里范围很大,可以划分为一个县。
南朝的建康城与北魏的洛阳城一样,也是佛寺林立。梁时“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sup][/sup],成为建康城的一大特色。这些寺庙都分布在什么地区,难于备述,而梁武帝舍身的同泰寺,也就是今天南京市的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下,即南朝建康宫以北。另外还有栖霞山的栖霞寺、城南花漉岗的瓦宫寺和道场寺也很有名,法显就曾在道场寺译经[sup][/sup]
经考古发掘,六朝宫殿台城,位于鸡笼山南乾河沿北,其范围大约在珠江路(南)、北京路(北)、中山路(西)与成贤街(东)之间,周长4千米左右。
8#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4:49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8)隋唐长安城
隋称大兴城,唐改名长安城,也就是今西安城及其附近郊区所在地。下文一律以唐长安城相称。
唐长安城是一个东西略长、南北略窄的长方形,非常规则和整齐。它的这种形状同汉长安城一样,也是受当地地形影响的结果。因为唐长安城所占据的这块平原,恰好是东西开阔,南北却受到少陵原和龙首原的制约。根据实测,从东墙的春明门到西墙的金光门之间,东西宽为9721米(包括东西二城墙厚度在内),从南墙的明德门到北墙的玄武门偏东处之间,南北长为8651米(包括南北二城墙厚度在内)①,两相比较,则东西长出1070米。
唐长安城的平面布局整齐划一,严格的东西对称。宇文恺首先确定了全城的中轴线,然后以它为中心向左右展开。唐长安城的中轴线是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郭城的明德门为南北一线,即承天门街(亦名天街,承天门和朱雀门之间)和朱雀门街(朱雀门和明德门之间)。由于有一条纵贯全城的中轴线,平面布局井井有序。
宫城是全城的核心,位于城内北部中央,周长8.6千米,面积约4.2平方千米,没有一条南北向的街道作为中轴线,以区别于皇城和外郭城。这在设计上也是费过一番心思的。因为宫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总要处处表现它至高无上的特点。它的中轴线是由承天门、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延嘉殿和玄武门(略偏西)所构成,压在全城中轴线北段的中央。这些建筑物高大雄伟,承天门大街和朱雀门大街虽然宽畅笔直,但与宫城的中轴线相比,仅仅是它的附属物而已。宫城中的建筑物也基本上保持东西对称,只是后来不断增添新的大殿,才使这种格局有所变化。
皇城紧附宫成之南,周长9.2千米,面积约5.2平方千米,南北7条大街,东西5条大街。承天门大街(亦称天街)把皇城分为东西两半,所有建筑物也是以它为中心东西对称布设。承天门大街东西两侧从北到南,东边有东朝堂,西边有西朝堂;东边有门下外省,西边有中书外省;东边有左武卫,西边有右武卫;东边有尚书省,西边有司农寺;东边有左领军卫,西边有右领军卫;东边有太仆寺,西边有宗正寺;东边有太常寺,西边有鸿胪寺等,基本上东西对称。至于安上门街以东和含光门街以西,由于布设的机关不大重要,故并未遵守东西对称的原则①。
外郭城是一大长方形,周长36.7千米,面积84平方千米,完全采取棋盘式对称布局。城内东西  14条大街,南北  11条大街,把全城分割成大小不等的里坊,“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②,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描绘。由于朱雀大街是全城的中轴线和主干道,把全城分为东西两半,因此,城的东半部和西半部各有5条南北向的大街,构成街道的对称格局。根据实测,朱雀街宽150米(最宽处155米),其以东的五条南北街道,依次宽为67米、134米、68米、68米和25米(东顺城街);以西的五条南北向街道,依次宽为63米、108米(残存宽度)、 63米、 42米(残存宽度)和20米(西顺城街)①。从实测结果不难看出,尽管朱雀街以西5条南北街的宽度均比以东的5条街略窄,但应该承认仍然是严格保持了东西对称的格局。这表现在通向南墙城门的街道都宽,而启夏门街、安化门街的宽度则大体相当;其他通向北墙城门和皇城城门的街道宽度也都在60米以上,唯有通向光化门的大街残存42米,应该不代表它原来的宽度;东西顺城街都窄,宽仅20—25米。这样设计不仅保持了对称布局的特点,而且也完全符合城市交通的需要。唐长安城的核心是在北部中央,因此南墙上的三个城门向中间紧缩,通向它们的街道宽度在108米到155米之间,应该是十分合理的。这三条平行的大街宽畅豁达,笔直端正,绿树成荫,可以更加陪衬出皇城、宫城的雄伟。东西顺城街很窄,那是愈靠近城墙,行人愈少的缘故。东西向的14条大街,通向东西城门的街道也比较宽,其中皇城南面的横街直通春明门(东出中门)、金光门(西出中门),宽达120米,但从设计布局来看,东西向的街道均不作南北对称。唐长安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宛似一块棋盘,两边还挖有排水沟,以及种植槐树、榆树和柳树②,高大翠绿,把长安城装扮得十分壮观。
这些纵横排列整齐的街道把所有居民区划分为大小不等的里坊,分归长安、万年两县管辖。以朱雀街为界,长安县管理西城55坊,万年县管理东城55坊。因城的东南角作直角形曲折,实为54坊,后因兴庆宫占据一坊半之地,又成为53坊。但大明宫丹凤门街把两坊分割为4坊,城东部仍为55坊。这些整齐划一的里坊,以朱雀街为界,严格东西对称布局。皇城以南东西九排坊,每排10坊(一、二排各8坊),南北分为10列,每列9坊(朱雀街以东第四列和以西第四列各为7坊),共计86个坊。以朱雀街为界,向东5列坊的东西宽度分别为562米、700米、1022米、1032米、1125米;向西5列坊的东西宽度分别为558米、683米、1020米、1033米、1115米。①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皇城以南朱雀街东西诸坊完全是对称布局,相对应的诸列坊东西宽度相差无几,基本吻合。宫城皇城东西的24坊,虽然仅实测了西边的居德坊(金光门北),其东西宽为1115米,与朱雀街西第五列坊的宽度相当。这就证明,由于南北向和东西向街道的宽度已经查明,宫城、皇城东西诸列坊也是东西对称布局。由于唐长安城内诸坊完全东西对称排列,就显得特别整齐划一。真是“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比也”。②诸排坊的南北长度也已探明,但从测量数字可知,南北诸坊并不对称,只是根据地理特征划定诸坊长度,尽量使各排坊保持单一的地形。诸坊均有高大围墙环绕,一般都开辟东西南北十字街,四面各开一门。除过特殊情况外,不准再向大街开门,只有“三绝者”例外。也就是说,三面受到阻隔,无法向坊内开门的住户,才允许向街开门①。皇城以南36坊只开辟东西街和东西门,不开南北街和南北门。这是由于宫城在北,“不欲开北街泄气,以冲城阙”②。实际上也并非如此,应该同地理上的原因有密切关系。皇城以南诸坊面积较小,居民人口也少,只开东西街已能满足需要,无须再开南北街。凡有十字街的坊,十字街的宽度均为15米。被十字街隔开的四区,又各有十字街巷,把全坊分为16个小区。这些巷的宽度,一般为2米多③。按照唐人习惯称呼,对坊的四角都使用东南隅、西南隅、东北隅、西北隅的名称;对靠近东、西、南、北四个坊门的部位,则称为某门之南、某门之北、某门之西、某门之东;对靠近坊内十字街中心路的区域,则称为“十字街东之北”、“十字街东之南”、“十字街西之北”、“十字街西之南”。④
这些十字街的坊,也是东西对称布局,从十字街东西四个小区的称谓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这也说明,在一坊之内同样遵循着东西对称的原则。当然,一坊之内除十六个小区外,还有被许多微径小蹊分割的巷曲,数目之多,竟然可以使人入曲迷途。唐长安城内的这些里坊,就是达官贵人和一般居民的住宅区,也是诸教僧徒、手工业者和小商贩活动的场所。坊内榆柳成行,苗圃果园繁多以及私人宅第中的茂林修竹之胜,使诸坊景色迷人,让人留恋而忘返⑤。然而,长安城内的街道和里坊却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坊有墉(围墙),墉有门,捕亡奸伪,无所容足”①。坊门启闭有时,每天夜间街鼓鸣后,行人必须回到坊内,否则就是犯夜,会受到巡行武士的严厉惩罚,甚至于杖杀。“六街鼓绝行人歇,九衢茫茫空有月”②,就是反映这种夜夜宵禁的情况。只有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天夜间例外,全城士女可以自由出入街巷,玩赏花灯③。实际上,唐长安城内坊坊有墙,街道犹如胡同,与今天城内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的情况迥然不同。这种坊设围墙和严格的管理制度,除整齐划一外,显然也是为了加强统治。
唐长安城内经济活动的中心就是东西两市,也完全按照东西对称的格局布设。东市位于皇城东南角(今西安交通大学西边),西市位于皇城的西南角(今西北工业大学的西边),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市内各开井字形街道,每条街宽达16米,每面也各开两个门。两市各有220个行业,向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④。东市东北隅有放生池,引浐水渠西流汇注,“俗号海池”。后来在西市西北隅也开凿了一个放生池,引永安渠水汇注,与东市池保持东西对称。管理市场和平准物价的机构也对应设置,如东市局、东平准局,西市局、西平准局等,它们均隶属于太府寺。市内被井字形街道分割的九个区,四面临街,各行各业的店铺也均临街开设,铺面一般为6米许⑤。在每个小方之内,还有许多小巷道。从对西市发掘的情况看,市内除商店外,还有手工业作坊。西市设有大衣行、秋辔行、秤行、绢行、卖腊烛的窦家店、侯景先当铺、张家楼饭店、陶氏饭馆①、珠宝商店②、波斯邸③、窦义柜枋等④。东市的商行与西市相仿,会昌三年(843年)六月二十七日夜间,东市失火,一次烧毁“曹门已西十二行四千余家”⑤,店铺之多,由此可见一斑。不过比较而言,西市比东市繁华,“浮寄流寓,不可胜计”⑥。因为东市靠近三大宫,王公大臣多在东市附近居住,宅第“勋贵”,占地广阔,商贾无处落脚,不得不“多归西市”贸易⑦。当然,西市靠近永安渠、漕河,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方便也是它胜过东市的重要原因。另外,“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更助长了西市的繁荣,因为从西域来的商人大都从开远门(西出北头第一门)或金光门(西出北头第二门)进城,西市就成为他们首先落脚的地方。西市胡商很多,经商的业务也很广泛⑧,都同西市地理位置的优越有密切关系。每年正月十五日观赏花灯,西市是最热闹的地方,对王公贵族也有最大的吸引力⑨。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东市就不繁华,只是“繁杂稍劣于西市”。
唐长安城的宫殿也有三组,这就是宫城内的太极宫,龙首原上的大明宫和春明门内的兴庆宫。由于方位的差异,一般称太极宫为西内,大明宫为东内,兴庆宫为南内。
宫城的太极宫也就是隋代的大兴宫,是隋代和唐初政治统治的中心。它位于全城北部中央,占据“九二”高地,殿宇林立,气势雄伟。除作为中轴线的几座大殿外,其他殿、台、亭、阁,基本上围绕中轴线作对称布局。根据《长安志》的记载,太极宫中共有21座大殿,楼台亭阁无计其数。宫的北部有东、西、南、北四大海和山水池,与楼台亭阁相辉映,景色绚丽如画,是皇帝游乐的场所,也就是御花园。太极宫东边是皇太子居住的东宫,西边是妃嫔居住和宫人学艺的掖庭宫①,均有大门与太极宫相通,实际上构成整个太极宫的组成部分。
龙首原上的大明宫本名永安宫,是贞观八年(634年)为太上皇李渊清暑而修建的,次年改名大明宫②。高宗因患风痹病,恶太极宫“湫湿”,龙朔二年(662年)号曰蓬莱宫,大加修建,遂成为唐长安最辉煌壮丽的一座宫殿。大明宫仅大殿就有33座,楼台亭阁更是无计其数。经过考古发掘,证明它的南半部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方形,北半部由于东墙向西移动,并斜向西北,形状略呈梯形。今实测大明宫周长7.6千米,面积达3.2平方千米。③大明宫南面5个门,正中为丹凤门(遗址在今自强东路以北的二马路)。丹凤门街把原来翊善、永昌二坊分割为4坊,街道宽达176米,是长安城内最宽的街道。从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大明宫的平面布局也是左右对称,有明显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就是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和玄武门。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其遗址就在今含元殿村之南,今实测东西11间,进深4间,每间广5米。①它耸立在龙首原顶上,殿下即龙首原的南坡,被布设为长达70余米的龙尾道。龙尾道是三条平行的斜坡台阶道,中间的一条宽25.5米(即御道),两侧的两条各宽4.5米,距中间道的间隔8米许。殿的东西两侧有对称的回廊和翔鸾、栖凤二阁②,与大殿共同构成一组严格对称、布局协调、气势雄伟的庞大建筑物,站在龙尾道之下仰视含元殿,犹如天宫降临云端,十分壮观。宫的北部有太液池,池中心有蓬莱山。它的周围大殿环绕,耸峙入云,与清波涟漪的湖水交相辉映,相谐成趣。接待外宾和举行宫宴的麟德殿布设在太液池西隆起的高地上。麟德殿以麟德年号命名。它是前中后三殿相连,并以中殿为主殿。③中殿与后殿之间有很厚的隔墙,并无间距,与前殿之间也仅有很窄的间距。中殿高出前后两殿,利用高空采光,雄伟明亮。整个殿的周围绕以回廊,惟东西两侧的回廊被后殿左右突出的两间耳室隔断。后殿的东西两侧有郁仪楼、结邻楼,中殿左右有对称的东亭和西亭,整个建筑庄严大方,别开生面,显示了唐代建筑艺术的新风格。④麟德殿气魄之大,超过了今天北京故宫的太和殿。
春明门内的兴庆宫是唐玄宗一朝政治统治的中心,开元二年(714年)改旧宅为宫。它原是唐玄宗为临淄郡王时住宿的地方,位于隆庆坊。唐玄宗名李隆基,遂改隆庆坊为兴庆坊,以避其讳①。开元二年以坊名宫,称为兴庆宫②。开元十四年(726年)又把永嘉坊的一半并入宫内,扩大了兴庆宫的范围③。经过多次大规模修建以后,一座新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拔地而起,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玄宗就把政治中心从大明宫移到了兴庆宫④。根据探测,兴庆宫的范围比较小,它的东界在今伉家堡西106米处,西界在今经九路(兴庆公园西门外)东90米处,南到今纬十街(咸宁路)北84米处,北到长乐坊附近的东窑坊,东西宽1075米,南北长1250米,面积约1.4平方千米,接近于正方形。⑤从探测资料证明,吕大防的《兴庆宫图》(残石存西安碑林,编号775)基本接近实际,仅与探测数字略有出入而已。吕图及其题记对兴庆宫作了比较准确的记述,从平面图可知,兴庆宫的正门也叫兴庆门,开向正西,位于西墙的北段。由此可见,兴庆宫的建筑并非采用对称布局,这可能同该宫为旧宅所改建,本无中轴线有关。兴庆宫的正殿就是兴庆殿,位于兴庆门里北侧,其南为大同殿,均居于兴庆宫的西北隅。宫的北半部偏东还有南熏殿、新射殿、金花落等。兴庆宫的主要大殿均在它的北半部,南半部中间为龙池(亦名兴庆池)。在龙池西南有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正南为龙堂,东南有长庆殿,东北有沉香亭。这些建筑物以龙池为中心,共同构成了兴庆宫的园林风景区,是唐玄宗游乐的场所。除吕图上的殿、亭、楼、堂外,见于记载的还有文泰殿、咸宁殿、义安殿、积庆殿、冷井殿、会宁殿、飞仙殿、同光殿、荣光殿和五龙坛等建筑物①。可是与太极宫、大明宫相比较,殿庭还是比较少。兴庆宫的建筑物虽然较少,但多为高楼大厦,气势磅礴,“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②,正是这种情况的真实记录。
唐长安城的风景区除城内的住宅园林小巧玲珑、景色别致外,还有位于城外规模宏大的园林区,这就是位于城北的禁苑、城东南的曲江池、城东的华清宫和城南的樊川,都景色壮丽,各有特点。禁苑“东距浐,北枕渭,西包汉长安城,南接都城,东西二十七里,南北二十三里,周一百二十里”③。苑中楼阁相望,渠水清流,湖泊棋布,林木葱郁,景色宜人。曲江池水面达0.7平方千米,少陵原紧环四周,秦岭突兀耸起近在眼前,不似西湖而胜似西湖。华清宫以骊山、温泉为依托,“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尽有河山之胜。④“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是一座人间天宫。樊川也就是今长安县杜曲与韦曲之间的带状盆地,为唐代达官贵人的别墅区。这里南望终南,挺拔秀丽,北倚少陵,雄伟壮阔,神禾原青翠起伏,潏河宛似银链,真是江山美如画。
唐长安城不仅规模宏大、布局整齐,而且风景区的发展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即充分利用地理上的优势,再加以人工雕凿,使其巧夺天工。
9#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5:04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9)北宋开封城

北宋开封城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城及其附近郊区所在地,分内外三重,即外城、里城和宫城。
外城是利用后周都城外城加以展筑,由原来的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展至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①。按正方形计算,面积27.37平方千米。南三门,北四门,西三门,东二门,共计12个城门。南墙正中为南薰门,与里城正南门朱雀门,宫城正南门宣德门构成全城的中轴线,称御街。御街宽约二百步,折合280米(一步为1.4米),两边为御廊,中心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行人皆在杈子之外。杈子里有砖石甃砌御沟水两道,尽植莲荷,近岸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②。这条御街设置的很宽,从宣德门到朱雀门里的州桥(汴河桥)之北的一段御街,实际上是宫廷前南北向的广场③,扩大了宫城前的视野,以显示宫城的高大雄伟。而中央官署也多布设在这段御街的两侧。大相国寺就位于它的东侧,即州桥的东北方向。北宋外城亦名国城,城壕曰护龙河④。
里城即今开封城的前身,明代包砌青砖以后才形成今天的开封城。“周回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唐建中初,节度使少勉筑,皇朝曰阙城。”⑤面积4.49平方千米,南北各三门,东两各二门,共计10门,南面正中为朱雀门⑥。里城仍保留原来城壕,并经广济河与外城城壕相通。宋徽宗时,在里城东北隅仿杭州凤凰山修筑人工山,名万岁山,后改名艮岳,周回十余里,主要是用太湖奇形怪状之石堆积而成。因山在国之艮,故名,穷极巧妙,“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斯”①。
宫城亦名皇城、大内,周回五里,位于里城北部中央,接近正方形,面积仅0.26平方千米。宫城六门,南三门,正中为宣德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拱宸门。②其正殿为大庆殿,位于宣德门之里,也正好压在全城的中轴线上。“殿九间,挟各五间,东西廊各六十间,有龙墀、沙墀”③,修建得非常壮丽。而且规模很大,“殿庭广阔,可容数万人”④。宫城大致可分为三区,宣德门至宣祐门之间以大庆殿为主可称前区,即正至朝会、册尊号、飨明堂恭谢天地的场所。宣祐门至迎阳门为中区,以崇政、垂拱殿为主,是皇帝住宿和处理朝政的地方。迎阳门以北为后苑,即后区,以崇圣殿、太清楼为主,是皇帝游宴的地方⑤,殿台亭阁林立,与金水河、五丈河渠等交相辉映,景色绮丽⑥。迎阳门“俗号苑东门,召近臣入苑由此门”。此门即宣和门,亦称开曜门,《宋史•地理志》称为宁阳门。
北宋开封仍延用坊制,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坊制度终于崩溃。封闭性的坊已被冲破,居民区与市场混一的城市制度逐渐形成。尽管至道元年(995年)“改撰京城内外坊名八十余,分定布列,如有雍洛之制”⑦,也不过空有其名而已。由于坊制的崩溃,宋代在城市管理上开始设置厢,即按地段、街道实行管理。里城“内左一厢二十坊,二厢十六坊;右一厢八坊,二厢二坊。新城内(即外城内)城东厢九坊;西厢二十六坊;南厢二十坊;北厢二十坊……京东一厢一坊,二厢一坊,三厢一坊;京南厢二坊;京西一厢二坊,二厢一坊,三厢二坊;京北一厢二坊,二厢一坊”①。其中里城内4厢46坊,外城4厢75坊,城外9厢13坊,合计17厢134坊。这时的坊仅仅为居住区的名称,坊墙的限制已被突破,厢才是真正的管理单位。从坊的分布可知,里城内人口重心在东半部,坊的数量占70%以上;外城恰好相反,人口重心在西部,坊的数量占东、西、南、北的30%以上,几乎是东部的3倍。城外坊的分布以东、西郊区最多,南、北郊较少。人口分布所以不均称,主要是里城西部多为政府机关所在地,像尚书省、御史台、开封府等都在御道以西,居民自然多归东部。外城西部是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入城的地方,水路交通最为方便,人口也就较多。汴河是东京的生命线,由西而来横贯全城,出城后趋向东南,汴河两岸人口稠密,故城东、西郊坊数也较多。
北宋初年仍设东、西两市②,市坊崩溃后,市场完全沿街道布设,有如《清明上河图》所示。主要繁华街道有州桥南街、东西街,相国寺内万姓交易,大内东南潘楼东去十字街,东华门外“市井最盛”,主要供应皇宫必需品③。“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使街道更加热闹非凡。城东、城西、城北都有许多著名的酒楼、商店、药店、旅店,形成许多专业市场①,城东南7里的虹桥附近就是一个典型例证②。由商业街代替商业区的市,虽不是始于北宋开封,但在中国都城史上开封确已转变为开放式的城市,证明作为都城的城市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新的城市风貌。
北宋开封城是四大运河金水河(亦名天源河)、五丈河(亦名广济河)、汴河、蔡河(亦名惠民河)通过的地方,不仅航运发达,而且水源极其丰富,在城郊形成许多著名的风景区。城西顺天门外有金明池(路北)、琼林苑(路南),殿楼台亭与古松怪柏、奇石异桥交相辉映,金明池“周围约九里三十步”,一泓荡漾,别有情趣。③宜春苑在城西金耀门(固子门)外,玉津园在城南南薰门外,与金明池、琼林苑号称皇家四大园。除此之外,私家园林也很兴盛,“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到处“粉墙细柳”,“芳草如茵”,“红妆按乐于宝榭层楼,白面行歌近画桥流水”④,景色如画,升平欢乐至极。开封公、私园林之盛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显然是地形有利、水源丰富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开封平面布局的特点和地形平坦,水源丰富,交通方便密切相关。
(10)南宋杭州城
南宋杭州城位于今杭州市区,是利用吴越首都杭州城改建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南北向长方形,地处西湖与钱塘江之间。皇宫位于城的南部凤凰山麓。

南宋杭州城“旱门仅十有三,水门者五”①。“城南门者一,曰嘉会……城东南门者七……城东门者三……城北门者三……城西门者四……”在这18个水旱门中,除南门嘉会门为“诸门冠,盖此门为御道,遇南郊,五辂从此幸郊台路”外,还有东南候潮门,东面东青门,北面余杭门,西面钱塘门比较重要。城的范围东西窄,南北长,西临西湖,东濒钱塘江,南过凤凰山,北到武林门。据说庆元间“巷陌爪札,欢门挂灯,南至龙山,北至北新桥,四十里灯光不绝”②,成为全国第一大城。“诸城壁各高三丈余,横阔丈余”③,城外有护城河。“水门皆平屋”,旱门“皆造楼阁”,十分壮观。
宫城亦称大内,位于凤凰山东麓,考古工作者已在这里发现了南宋皇宫部分遗迹,在距地面3米多深处,发现一处古建筑地基,保存了大量青砖、南宋宫窑瓷片,一个残破的瓷碗,碗底上还印有“内苑”字样④。大内有四门,以南门丽正门为正门,北为和宁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丽正门内为大庆殿,即正殿,为正朔大朝会的场所。若遇百官听麻、圣节上寿、进士唱名、明禋等,则可改为文德、紫宸、集英、明堂等名称,一殿多用。北为垂拱殿,为“常朝四参起居之地”。另外还有延和、崇政、福宁、复古、缉熙、勤政、嘉明、射殿、选德、奉神诸殿,天章、宝瑞诸阁,以及皇太后坤宁殿、皇后和宁殿等,与丽正、和宁诸门,“皆金钉朱户,画栋雕甍,覆以铜瓦,镌镂龙凤飞骧之状,巍峨壮丽,光耀溢目”①,壮丽辉煌无比。凤凰山麓地势较高是皇宫雄伟壮丽的主要地理基础。
南宋杭州的居民区仍保留了坊的名称,但仅标志居民区的方位,已经不是封建社会前期封闭式的居住区。其管理单位划分为厢,城内共有九厢,即宫城厢、左一南厢、左一北厢、左二厢、左三厢、右一厢、右二厢、右三厢、右四厢②。左为东,右为西,其厢的划分可能以纵贯全城的御街为界,分东、西两部分管理。杭州城的附郭县为钱塘、仁和两县,前者在西,后者在东,上述诸厢自然分属于两县管辖。两县所管诸厢,除上述9厢外,城外还有4厢,即城南左厢、城北右厢、城西厢和城东厢③,也属两县管辖范围。南宋杭州繁盛无比,“城内外有百万人家”④,“城内外不下数十万户,百十万口”⑤,杭州城的人口当在百万以上,咸淳《临安志》“两赤县城主客户 186330,口432046,”显然偏低⑥。不然,“民居屋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就不好解释⑦。
纵贯全城的大街亦称天街⑧,是全城商业最繁华的地区。这条大街自大内和宁门杈子外,一直至朝天门外清和坊,南至南瓦子北,谓之“界北”,沿线商业十分兴盛①。也就是说,这条大街“南则呼南瓦,北谓之界北,中瓦前谓之五花儿中心”②。和宁门外红杈子,“早市买卖,市井最盛”,而且供给禁中食品③。自融和坊北,至市南坊,谓之珠子市”,自和宁门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整个杭州城四方辐辏,“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其余坊巷市井……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④。杭州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市非常兴盛,与“日间无异”⑤。全城有四百十四行⑥。另外,城外也市镇林立,商业兴盛。仅钱塘、仁和两县所管市镇就有15个,即浙江市(嘉会门外)、北郭市(北关门外)、江涨东市、湖州市、江涨西市、半道红市、西溪市、赤山市、龙山市、安溪市、范浦镇市(艮山门外)、汤村镇市、临平市、南土门市(崇新门外)、北土门市(东青门外)等⑦。实际上城南、西、北各数十里,“市井坊陌,数日经行不尽”⑧,城郊尽成市区。并有“西门水,东门菜,北门米,南门柴”的专业市场,形成专门的经济区域。
由于经济繁荣,城内外文化娱乐市场也到处皆是,成为杭州城市发展的一大特色。当时称为瓦舍,即“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城内外合计有17处(一说20处),最著名的有清冷桥西熙春楼下的南瓦子,市南坊北三元楼前的中瓦子,市西坊内三桥巷的大瓦子,众安桥南羊棚楼前的北瓦子,盐桥下蒲桥东的东瓦子,其中以北瓦子规模最大①。娱乐项目除杂剧外,还有说书、小唱、相扑、傀儡、说经、打谜等,应有尽有。瓦子内又分为许多勾栏,如北瓦子内有勾栏13座最盛,即分门别类的游乐场地。这些瓦子勾栏也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城内隶修内司,城外隶殿前司。②瓦子勾栏既是娱乐场所,也是商业最兴盛的地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杭州园林之盛也达到高峰。杭州最大的园林风景区就是位于城西的西湖,也是全城的主要水源地。西湖旧名钱塘,“湖周围三十余里,自古迄今,号为绝景”③。著名诗人白居易、苏东坡等都对西湖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白堤、苏堤就是为纪念他们而命名的。今实测西湖面积6.03平方千米,水面5.66平方千米,周长15千米。西湖风景区山青水秀,景色媚人,群山环抱,一泓荡漾,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④,令人美不胜收。“且湖山之景,四时无穷,虽有画工,莫能摹焉”⑤。南宋统治者也陶醉在西湖秀色之中,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⑥之说。南宋时已有西湖十景的称谓,景景相连,各有特色。今天的西湖仍然是全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除西湖外,杭州公私园林遍及城内外,最著名的有在城万松岭内贵王氏富览园等10园,城东新开门外有东御园(即富景园)等,城西清波、钱湖门外聚景御园(即西园)等,南山长桥有庆乐御园(即南园)等10园,钱塘门外有凝碧园等9园,孤山路口有内贵张氏总宜园等4园,苏堤有先贤堂园等3园,涌金门外有环碧园(即清晖御园)等4园,嘉会门外有玉津御园等,北关门外有赵郭家园等。各个园林都有自己的特色,尽有河山之胜。大内的大龙池、万岁山更拟西湖冷泉、飞来峰,胜似西湖①。
南宋杭州城的平面布局虽不如北宋开封城整齐划一,但也尽量利用群山、河湖、平原等地理优势,使城市布局美观大方、壮丽雄伟,大内的选址就是典型例证。大内位于凤凰山麓,占据高地,俯瞰全城,既控制制高点,又发挥了高台建筑的艺术,殿庭巍峨自不待言。殿前司就设在凤凰山八盘岭上,三省六部在和宁门以北②,显然都是依据地形特点有意安排的。
10#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5:28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11)元大都城
元代的大都城位于今北京市区,今天北京的内城及其以北地区也就是元代的大都城。它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周长“六十里……分十一门,正南曰丽正……”③今实测周长28.6千米,面积近50平方千米。这是刘秉忠依据《周礼•考工记》的理想制度设计的整齐划一的伟大都城。其总体布局也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由于今北京地区寒风凛冽,北墙只开两门,其他三面均开三门,也大体上符合都城十二门的规定。以宫城南门崇天门、红门阑马墙南门灵星门和大城正南门丽正门之间的南北向御道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十分整齐。元代的大都城虽然也是夯土筑成,但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在夯土中使用“永定柱”(竖木)和“纴木”(横木)作为骨架,使城墙坚固异常。

宫城位于全城中部偏南地区,“周回九里三十步,东西四百八十步,南北六百十五步,高三十五尺,砖甃”①。面积0.57平方千米,略小于今天的明清北京故宫(0.72平方千米)。宫城南三门,正中为崇天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厚载门,“凡诸宫门,皆金铺、朱户、丹楹、藻绘、彤壁、琉璃瓦、饰檐脊”②,壮丽辉煌无比。宫城内的主要大殿有前后两组,即大明殿和延春阁,均为“工”字形结构,也就是以柱廊与后边的寝殿相连。只是大明殿后的柱廊深240尺,广44尺,高50尺,而延春阁后的柱廊深140尺,广45尺,高50尺,略有差异而已。③两座“正衙”均压在中轴线上,其他大殿左右对称布局,共有大殿二三十座。
宫城以西有太液池和西御苑,太液池之阳有琼华岛,元改名万寿山,亦名万岁山。池西有兴圣宫(北)、隆福宫(南),与宫城三足鼎立,隔池相望。太液池也就是今天北京的北海和中海。万寿山“皆叠玲珑石为之,峰峦隐映,松桧隆郁,秀若天成”,山顶之上有广寒殿④。兴圣、隆福二宫之西就是西御苑,楼台亭阁林立,倒映清池渠水之中,景色绮丽。石假山前有圆殿,“圆顶上置涂金宝珠,重檐,后有流杯池”⑤,别有一番情趣。
三宫之外就是萧墙,“周回可二十里,俗呼红门阑马墙”⑥。这也就是后来明清北京城的皇城。萧墙南门为灵星门,门内即金水河,河上建有白石桥三座,“名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⑦,桥北二百步即为崇天门。
元大都城的街道排列整齐,依《周礼》之制,按经、纬设置,即南北9街,东西9街。“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弄通……”其中长街有千步廊街、丁字街、十字街、钟楼街、半边街、棋盘街①。24步为33.6米,12步为16.8米,证明大小街道都比较宽畅。正如马可•波罗所说:“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②可见街道宽直是大都的一大特色。但由于北风寒冷,所有纵横交错的街道都以东西向的横街为主,而且距离较近,胡同的宽度仅有六七米③。今东四北的若干条胡同仍为元代规模④。
大都的居民区仍称作坊,也就是被街道所分割的区域。据说共有50坊,今见于记载的坊名有福田坊、阜财坊、金城坊、玉铉坊、保大坊等40坊⑤。《北京历史地图集》标出方位的为46坊。元代的坊只是居民区的称谓,与宋以前封闭形坊的性质完全不同。大都的居民区主要以胡同命名,整齐地排列在南北向大道的两侧,呈东西向布设,宽约六七米。胡同一名起于元代大都,经考证,即蒙语“水井”的意思,也就是《析津志》中的“弄通”⑥。《析津志》指名“弄通本方言”,即蒙古方言。胡同中的居民点,大体上也是四合院式的庭院。马可•波罗说:“各大街两旁,皆有种种商店屋舍。全城中划地为方形,划线整齐,建筑房舍。每方足以建筑大屋,连同庭院园囿而有余。以方地赐各部落首领,每首领各有其赐地。方地周围皆是美丽道路,行人由斯往来。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①这不仅证明元大都规划整齐,街道犹如棋盘,而且居民区为方形,排列也十分整齐,开创了明清北京城四合院居住区之先河。
元大都城归警巡院管辖,有似于今天的市政府,成为中国最早的建制城市,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初设警巡院三,至元四年省,其止设左、右二院,分领坊市民事。”②尽管大都置大都路和大兴、宛平二县,由二县分管郭下,但警巡院与二县平级,显然大都城由左、右警巡院管辖。
大都城内各大街两旁,“皆有种种商店屋舍”,但最繁荣的为斜街市(积水潭北侧,积水潭即今什刹海)、羊角市(今西四牌楼附近)、旧枢密院角市(今东四牌楼西南)三处③。积水潭为运河码头,斜街市繁华自不待言,而羊角市、旧枢密院角市,也因位置适中,成为货物集散的中心。羊角市一带共有7处市场,即米市、面市、羊市、马市、牛市、骆驼市、驴骡市等,实际上是重要的牲畜交易市场。旧枢密院角市则主要为柴炭集市。除上述市场外,还有菜市、珠子市、鹅鸭市、穷汉市、鱼市、车市等专门市场二三十处,都十分繁荣。④仅每天进入大都的丝车就有“千车”,“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⑤当时与大都有商业往来的城市有“二百”处,大都为“商业繁盛之城”。
元大都城的平面布局整齐划一,是继唐长安城之后又一个规模宏大、布局非常规整的城市。而且三宫鼎立,与风景区相结合,独具匠心,充分利用了一切有利的地理条件,显得雄伟壮观,庄严大方。特别应该提到的是郭守敬开辟水源,成功地解决了城市供水和漕运问题,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2)明南京城
明南京城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城垣残存部分清晰可辨。明初定都南京后即开始兴建,把南唐的江宁府城加以拓展,建成规模宏大的南京城,亦称京师。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外城几部分。
京城即今南京城,为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形,南北20里,东西11里多,周长67里,面积55平方千米。《明史•地理志》、《大明一统志》记载南京城周长96里是不正确的。南京城有13门,南3门,正门为正阳门;西5门;东1门;北4门。城墙用大石条奠基,完全用青砖包砌,有垛口13616个,藏兵洞200座,平均高度12米左右。城墙依山带水,尽占地利,十分坚固。北起狮子山,南到聚宝山,西包清凉山(石头城),东尽钟山之麓,“皆据岗城之脊”,犹如蟠龙。城内平面布局大体上可分为三区,即军事区、商业区和行政区。
军事区位于全城西部,即紧邻玄武湖的城墙以西地区。这里有十数个军卫和军仓①,以密集的岗阜作为凭藉。商业区位于全城中部和西南部,即旧城区和秦淮河沿岸。这一带人口稠密,交通方便。店铺多沿街道布设,城中部的成贤街、北门桥,城南部的大中桥、镇淮桥、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一带,都是热闹的去处。①城东部的钟山之阳就是皇城、皇宫所在地,皇城之南御道东侧为五部(礼、吏、兵、工、户),西侧为五府,即五军都督府(左、右、前、中、后),只有刑部、都察院在京城北门太平门外以西地区,不在城内。城内东部处于钟山之阳,地势开阔,“以乘王气,殿宇宫阙规模宏壮,象法天地,经纬阴阳”②,故以东部为皇宫和行政区。由于明南京城有明显分区,功能各异,街道布局也就各有特点。

当时的街道为分三等,即官街、小街、巷道,三大区相对独立。西东二区与市的联系主要为洪武街和长安街③。尽管从皇城南侧的长安街可以向西出西城门三山门,但终究偏南,说明东西联系并不方便。其中以东西向官街与皇城的连系最为方便,体现了以皇宫为中心的布局特点。估计当时路面宽度不少于20米,加上两侧官廊和廊外道路,总宽度当不少于30米④。
南京城的居民区城内“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⑤,基本上按职业分类居住。仅城南18坊中,就居住有10余万手工业工人,包括织锦坊、鞍辔坊、弓匠坊、箭匠坊、铁作坊、银作坊、毡匠坊、杂役坊等⑥。全城由附郭县上元(管东北部)和江宁(管西南部)两县管理①,前者县治位于城的中部,编户“二百三里”,后者县治位于城的南部,编户“三十六坊厢,七十四里”②,可见并非城内置坊,近城置厢,离城较远才置里。明代南京城还设置五城兵马司,目的是“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之事”,后来还兼理“市司”。永乐以后才专理“刑名盗贼,如两京知县”③,证明明代的五城兵马司管理的事情很多,接近于今天的市政机关。中城兵马司在内桥北(城中部),东城兵马司在太医院南(皇城东南),西城兵马司在三山门外,南城兵马司在聚宝门外,北城兵马司在鼓楼北(神策门西南)。④
宫城和皇城的选址,既要讲求“风水”,选在钟山之阳,又要避开市区和亡国之宫,就只能选择在城的东部。这里本来有燕雀湖,亦名前湖,为了修宫城而填平此湖⑤,后来大殿地基下沉,后果十分严重。宫城亦名紫禁城,设置六门,即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宫城内有前三殿和后二殿,均压在南北中轴线上。前三殿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后二殿为乾清宫、坤宁宫。⑥其余大殿以中轴线为中心,对称布局。后来改建大内,又在午门之南建“端门、承天门楼各五间”⑦。宫城之外为皇城,设置四门,正南门为洪武门,正对正阳门。⑧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①
明初为了南京城的安全,还修建了外郭土城,“因山控江”,把南京附近的所有高地都圈入城内,“周回一百八十里,别为十六门”②。实际上大约120里左右,今仍可根据城门名称复原其范围。
明初崇尚节俭,南京园林较少,最著名的有漆园、桐园和棕园,均位于钟山之阳③。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今中华门内西南隅,即凤凰台、杏花村一带。这一带宋时为教场,又有低地清水可用,故私家多在此造园。④
(13)明清北京城
明清北京城也就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唯一继承首都地位的城市,集中国都城建设之大成。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告成”⑤,历时15年,正式定都北京。明代的北京城也就是元大都城的改建,北墙南缩5里,南墙向南展出2里,成为东西向的长方形。重建了宫城和皇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修筑外城⑥,仅筑成南侧一面。至此,北京城的基本轮廓已经构成,即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宫城即紫禁城,也就是今天北京明清的故宫,位于内城中部偏南地区,周长六里一十六步,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面积0.72平方千米,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宫城设置八门,南五门,即承天门(清改为天安门)、端门、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清改为神武门)。①宫城内压在中轴线上的有七座主要建筑物,以乾清门为分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即前朝后庭。前三殿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为皇极,清改为太和)、华盖殿(同上改为中极,清改为中和)、谨身殿(同上改为建极,清改为保和),后三殿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②宫城周围有护城河,宽达52米,称为御河(清称筒子河)。③清代紫禁城的建筑物多有重建,名称也有变迁,但基本上维持了明代的规模。

皇城在宫城之外,周长十八里有奇,缺其西南角,南北长2.75千米,东西宽2.5千米,面积6.87平方千米。东部为宫城,西部为西苑(元为西御苑),中部为太掖池(即元太液池,增开南海)。皇城有六门,“正南曰大明,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大明门东转曰长安左,西转曰长安右”④。清改大明门为大清门,北安门为地安门。⑤
内城即元大都城改建而成,周长45里,9门,东西长6.65千米,南北宽5.35千米,面积35.57平方千米。正南为正阳门(即前门),左崇文门,右宣武门;东之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之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之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
嘉靖时筑“重城,包京城之南,转抱东西角楼,长二十八里。门七,正南曰永定,南之左为左安,南之右为右安;东曰广渠,东之北曰东便;西曰广宁(清称广安),西之北曰西便”①。今实测东西长7.95千米,南北宽3.1千米,面积24.49平方千米。内、外城面积合计为60.06平方千米,大于明初的南京城,在中国首都中,仅次于唐长安城、北魏洛阳城为第三大城。
北京内外城的街道格局,以通向各个城门的街道最宽,为全城的主干道,大都呈东西、南北向,斜街较少,但内、外城也有差别。外城先形成市区,后筑城墙,街巷密集,许多街道都不端直。通向各个城门的大街,也多以城门命名,如崇文门大街、长安大街、宣武门大街、西长安街、阜成门街、安定门大街、德胜门街等等。被各条大街分割的区域,又有许多街巷,根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的统计,北京内、外城及附近郊区,共有街巷村1264条左右,其中胡同457条左右。比较而言,以正阳门里,皇城两边的中城地区街巷最为密集,达三百余条。这是由于中城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全城的中部,又接近皇城和紫禁城,人口自然稠密。
居民区仍以坊相称,坊下称铺,或称牌、铺。居民住宅就是典型的四合院。中城区(正阳门里,皇城两边)有9坊,68铺;东城区(崇文门里,街东往北,至城墙并东关外)有5坊,朝阳、东直关外,郑村霸,37牌,199坊;西城区(宣武门里,街西往北,至城墙并西关外)有4坊,河漕西,朝天宫西,阜成、西直关外,20牌,101铺;南城区(正阳、崇文、宣武三门外,新城内外)有8坊,49牌,247铺;北城区(北安门至安定、德胜门里并北关外)有7坊,安定、德胜关外,90铺。①全城及附近郊区共有33坊,106牌,705铺。以北安门街和棋盘街(正阳门里)为界,以西属宛平县管辖,以东属大兴县管辖。②西城全属宛平,东城全属大兴,中、北、南三城两县分治。其中宛平县有坊13,胡同312条。③由此可见,明代北京城西部坊少胡同多,东部恰好相反,坊多胡同少。
明代北京城除设置二县外,还设置与二县地位相当的五城兵马司,名为专理“刑名盗贼”,实际上其行政职能已接近今天的市政机构。中城兵马司在仁寿坊(东安门外东北),东城兵马司在思城坊(东安门外东南),南城兵马司在城外正阳街,西城兵马司在咸宜坊(西安门外西南),北城兵马司在教忠坊(北安门外东北)。④
清代时北京的坊、街、巷、胡同多有变迁和易名,但大体沿袭明代规模。其管理除仍置宛平、大兴二县外,则划归八旗驻防。正黄旗居德胜门内,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分为左右二翼。⑤
北京的市场沿街道布设,但形成几个主要的市场区。明初的市主要集中在皇城四门、东四牌楼、西四牌楼、钟鼓楼,以及朝阳、安定、西直、阜成、宣武门附近。因为明初为了招商,在上述城门附近修建了民房、店房,称作“廊房”⑥。从廊房的分布可知,商业市场区主要在城的西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区不断增多,而且地区分布也有变迁。最主要的有正阳门里棋盘街、灯市、城隍庙市、内市和崇文门一带的市场十分繁荣。大明门(皇城南门,清改为大清门)前棋盘街,“百货云集”,由于“府部对列街之左右”,“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毂击,竟日喧嚣”①,一派热闹景象。这显然是位置居中,又接近皇城、宫城和政府军、政机关,来往人多,商业自然繁荣。灯市“在东华门王府街东,崇文街西,互二里许。南北两廛,凡珠玉宝器以逮日用微物,无不悉具。衢中列市棋置,数行相对,俱高楼……市自正月初八日起,至十八日始罢”②。在开市之日,“货随队分,人不得顾,车不能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③,也是热闹异常。清代的“灯市在东华门崇文街,今亦在琉璃厂”④,可见,明清两代的灯市也在不断变迁,并非固定在一个地方。东华门外的灯市,今名灯市口(东西向街),琉璃厂在外城,也是一条东西街。以上所说的东华门,应为东安门,因为东安门外才是王府街。城隍庙市在西城西南隅,即今复兴门里以北,“月朔望,念五日,东弼教坊,西逮庙西墀庑,列肆三里。图籍之旧古今,彝鼎之曰商周,匜镜之曰秦汉,书画之曰唐宋,珠宝、象、玉、珍错、绫锦之曰滇、粤、闽、楚、吴、越者集。”⑤证明这里是明清北京城的古董市场,规模宏大,生意兴隆。内市是皇亲贵族购物的市场,位于“禁城(紫禁城)之左(东),过光禄寺(东安门内街北)入内门,自御马监以至西海子一带,皆是。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三日,俱设场贸易”①。也就是说,内市在东安门里,每月有三天的交易时间,多为高档商品,有貂皮、狐皮、平机布、棉花、酒、宝石、金珠、药材、犀象等②。崇文门为里城南墙东边城门,为北京诸城门中征税最多的一处。尤其是万历初年规定,凡进城货物一律“赴崇文门并纳正条船三税”,使崇文门一带也形成一个繁华的市场区③。明清两代,运河进城也只有崇文门一线,水路交通方便,商业自然繁荣。清代时崇文门额征正税银94483两,为各个额征点之冠④,就是典型例证。
西苑位于西华门之外,也就是元代的西御园。“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自金盛时,即有西苑太液池之称。名迹如琼华岛广寒殿诸胜,历元迄明,苑池之利相沿弗改,然以供游憩而已。”⑤也就是说,西苑是皇帝游乐的场所,殿亭楼阁与太液池交相辉映,景色壮丽。清代进一步开发,并成为皇帝召见王公大臣和接见外宾的地方,像惇叙殿、涵元殿、瀛台、紫光阁等都成为皇帝休息和进行国事活动的场所。太液池也就是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南海为明代所开凿。今天北海已经分出,中南海也就是国务院所在地,新华门即南海的宝月楼。
清代北京的风景区也就是西郊的三山五园。三山即万寿山、玉泉山和香山,五园即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杨春园、清漪园。圆明园之东有长春园,长春园之南有绮春园(后改万春园),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风景区,具有108景①。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等被英法侵略军付之一炬。今天位于北京大学西墙外的圆明园遗址,仅有长春园西洋楼石雕清晰可辨。清代末年,西太后动用海军军费在清漪园旧址上修建了颐和园,也就是现存的北京西郊最大的园林风景区颐和园公园。
中国的都城都是经过精心规划的,平面布局的特点十分明显。
首先是整齐划一。以《周礼•考工记》为指导思想,上述著名都城的平面布局,大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尤以邺城、长安、北京最为明显。
其次是中轴线纵贯全城。中轴线起源于人们的对称概念,以及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也为都城的整齐划一提供了条件。隋唐长安城,北宋开封城,元明清的北京城,中轴线都伸延很长,把全城一分为二,左右对称布局。
第三是宫殿为主体结构。皇宫占据全城的要害部位,不是居中,就是占据高地,而且有宫城相护卫,使皇宫成为全城的主体。宫城不仅与居民区分离,而且宫城的布局也以正殿为主体南北伸延或向四面展开,井井有序。
第四是宫殿建筑高台化。中国都城的宫殿无不修建在高台之上,除防潮外,主要是为占据制高点,维护皇宫的安全和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高于一切。汉、唐长安城的宫殿位于龙首原上,元明清的宫殿人为地建造在高台之上,都是明显的例证。②
11#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5:48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2.中国著名地方城市的平面布局
中国县级以上的城市数以千万计,平面布局也不具一格,下面仅介绍一些著名城市的平面布局,就可见一斑。

(1)战国时代的成都城
关于成都的得名和建城时代,目前尚有争论,但一般认为成都建城在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灭蜀之后,即公元前311年。这一年,“仪与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临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若徙置少城。内城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西汉时“州治太城,郡治少城”①。由此证明成都有两城,也就是太城(大城)和少城(小城)。据说大城在东为官舍区,小城在西为商业区。②如果此说不错,则成都的平面布局分为东西两部分,即东部为官府衙门,西部为商业市场。但成都县位于少城,可见少城并非没有官府衙门。按照《华阳国志》,成都城应为内外结构,即中间为小城,外面为大城,最早的官府衙门和商业市场均在小城之内。考古发掘证明,秦咸阳的宫殿区在原上,手工业、市场、居民区主要在原下。成都“与咸阳同制”,其布局特点当也相似,而大城只是护卫小城的防御工程。
(2)汉河南县城
汉河南县城位于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它是在东周王城遗址的基础上重建的。城为方形,只有西城墙随涧河的曲折而向内凹,西北角成为抹角。城基周长5.4千米,中部遗迹属西汉,东部遗迹则多属东汉。③从遗迹可知,城的中部可能是衙署区,中部以外则为居民、手工业和市场区。尤其是东部出土了许多铁农具、手工工具、纺轮、车器、石磨、杵臼等,显然是以农民、手工业者为主的居民区。①
(3)呼和浩特市美岱二十家子汉代古城
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南45千米处,接近方形,面积0.23平方千米。此城可能是汉代的一个军事城堡或县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既可控制北通阴山的孔道,又是发展农牧业的良好场所。城四面有门,但并不对称。城的西南隅利用大城西墙、南墙筑有小城,占有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一。在小城东北角发现大型房基,可能是官署所在,恰好位于全城的中部地区。大城内则为居民、手工业区,有无市场不得而知。②
(4)汉定襄郡城
汉定襄郡城,也就是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10千米的土城子遗址。古城东西1.55千米,南北2.25千米,面积约3.48平方千米,西南部被宝贝河冲毁。城中部有所谓“皇城”、“煤山”等较大建筑遗迹③,可能是当年的郡治所在。“皇城”有城墙,恰好位于全城的中央。在城的东南隅,发现两处窑址,并有大片居住遗址,文化层次叠压,证明为人类长时间居住的地区。
(5)秦汉吴县城
秦汉吴县为会稽郡治,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吴县城是在春秋吴国都城吴城的基础上重建的,大体上就是吴子城,周回五里,位于今苏州城的中部地区。秦统一六国后,吴县为会稽郡治所,城内新建了郡守衙门和吴县县署。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刘贾为荆王,以吴县为荆国都城。由于子城范围太小,刘贾又在子城北市坊之西另筑小城,名曰“定错城”,东南与子城相连,北面直达平门,供王室贵族居住。秦汉时代在子城东北、西北辟有东、西两市,作为专门的商业区。东市在今临顿路和干将路联结点附近,西市在干将路西端和乐桥附近。这两处市场成为全市经济活动的中心①。
(6)秦汉历城县城
秦汉历城县是一座纵横各约五六百步的方城,即今济南市的雏形。据孙进之先生考证②,城开四门,均居中,东西、南北二门各有贯穿城区的大街相通,合看正成“田”字形。秦汉历城县城由历下古城堡发展而来,具有军事据点的性质,形势险要是选择城址的首要条件。县城夹河而立,靠山面湖,凭借天险,便于防御,但是复杂的地理形势却给以后布设新城区增加了困难。在局部区域内固然可以产生像秦汉历城县城这样严正对称的布局方式,可随着城区的不断展开,为顺应地形特点、河流湖泊等,城区布局必然日趋复杂和不规则。③
(7)两汉宛县城
两汉的宛县为南阳郡治,也就是今天的南阳市。两汉南阳城是在秦代南阳郡城的基础上,经过高祖六年、建武十八年复修而成。《新修南阳县志》云:“南阳故郡城,秦建,汉曰南都”。又说:“宛城在县北旧郡城内”。郦道元《水经注》说,淯水“又南径宛城东……大城西南隅即古宛城也……今南阳郡治大城”。《括地志》也说:“南阳县故城,在宛大城之南隅,其西南有二面皆故宛城”。依据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宛城有两重,外城,即郡城,有“大城”、“郭城”之称。内城,即小城,位于大城的西南隅。大城小城是相联结的,小城的西南两面都是大城。这种布局,和当时的临淄、邯郸等名城大体相似。小城是贵族和官僚的住所,大城则是一般居民区。手工业作坊主要分布在郡城的北部。依据考古发掘可知,今环城乡小北关村附近为汉代铸钱作坊,汉代的冶铁作坊位于今天的汉治村周围,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在汉代冶铁作坊的南侧,为汉代的制陶区。手工业作坊聚集的汉代宛城东北隅,同时也是汉代宛城人口的密集区,汉代宛城的商业区,也一定距此不远。①
(8)魏晋南北朝历城县城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历水以东,修筑东城,与秦汉历城县城隔河相望。为顺应历水走向,并受东南山水冲沟的限制,东城为一长方形。所以采用双子城的格局,可以从两方面寻找原因。首先,座落在历水和泺水之间狭小地带的县城,城垣扩展的空间余地很小,跨河而城也不必要。其次,当时济南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战事频繁,双子城的格局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在战斗中可以相互呼应,彼此支援。《水经注》记载,北魏济南郡城外还有郭。公元468年,魏将慕容白曜围攻济南城,过了一年才攻下东郭②,可见郭也是一道坚固的防御工程,但限于史料,城和郭的结合关系已不得而知。根据“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原则,两座子城内应以官衙和驻军为主,而外郭则是工商业者等平民百姓的居住区。但城区布局的详细情况已无从查考。①
(9)魏晋南北朝晋阳城
西晋时,并州刺史刘琨在“府寺焚毁”的旧基上重建州城,周回27里,中有府、市、狱等建筑,也包括了春秋晋阳城的城基。北齐至隋晋阳城中出现了三组内城,即晋阳宫城、大明宫城和仓城。北齐高欢时建造的晋阳宫城,位于晋阳城西北部,周回7里左右,建造的目的是“以处配口”②。晋阳宫城占据高亢之地,是晋阳城中最辉煌的建筑。据记载:晋阳宫南门曰景明门,次北曰景福门,门内景福殿、殿后门曰昭德门,次西昭福门,次西寝殿曰万福殿、殿北曰玄福门,又北曰玄德门,又北即玄武楼。殿西曰西闱门,次西曰威凤门,殿东曰东闱门,又一门昌明门,殿院东少阳院、殿西射殿、次西院太液池亭子,有宣德殿、崇德殿等③。大明宫城位于晋阳城南郭,据记载晋阳宫“南面因大明城”④。大明城周回4里左右,为北齐后帝所建。仓城位于晋阳宫城之西,周回8里,隋开皇年间筑。唐代以前晋阳城在布局上,以晋阳宫城为中心形成政治区域,文献记载,北齐时晋阳宫景福门西边是中书门下省,再西是内侍省,内侍省后是嫔嫱院、内库⑤。仓城建在宫城之西,除了便于控制外,地势较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⑥。这一点与隋洛阳含嘉仓位置靠近宫城相同。晋阳城有一个大的外城,内有晋阳宫城、大明宫城、仓城等,从城垣布局上看构成一座套城。一般居民散布于外郭城是没有问题的,也有固定的市场,但其分布地点已难确指。①
12#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6:14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10)唐代广州城
《唐大和尚东征记》中称“州城三重”,即南城、子城及官城,大约相当于今广州市越秀山以南地区。自珠江岸登陆即为南城,穿过南城区即为子城,再入古越王宫的官衙区即为官城。清海军门位于番、禺二山间,形势险要,门外即为商业区,直至江边。今财政厅为隋唐广州刺史署,后为南汉宫殿区。今天的北京路即为唐城主干道,从刺史署直达江边。与此路相交叉的今东西向中山路,也是唐代以前的东西干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西形成蕃坊区,成为外来商人居住和经商的主要场所。蕃坊的范围北到今中山路,南达惠福路和大德路,西抵人民路(西城之西墙),东达解放路。在蕃坊内可以列出的街名有光塔街等11条。唐设置“岭南市舶司”,管理蕃坊事务。②
(11)唐代泉州城
唐代的泉州城位于今泉州市区,为方形,周长仅3里,面积很小,设有四门。城内有东西、南北十字街,以钟楼前的十字路口为中心,政府机关设在钟楼以北地区,即唐“六曹新都堂署”。谯楼故址(北鼓楼)也就是唐代州治的所在。晋江县治位于城的东南部③。工商业区位于十字路口钟楼以南坊内,称东坊、西坊。由于城北地势较高,政府机关设在城北,市场在南,呈前市后朝格局。这是泉州市区内最早兴起的城市,为今天的泉州市奠定了基础。①
(12)唐代武昌城
唐代宝历初年修筑的武昌新城,不仅包括了夏口故城所在的整个地域,而且向东、向南有较大扩展,但城内房屋破乱不堪,街道坎坷不平,城内建筑、城区布局并没有大的改观②。州吏将佐的官署和住地,因地势低洼,难免渍涝之患。唐代舒元舆《鄂政记》记载:城内“土势大凹凸,凸者颇险,凹者潴浸,不可久宅息,不可议制度。”后来削凸堙凹,整修街道,扩宽闾巷,疏理沟渠,调整城市平面布局,“南面北向立射侯军容佐,西翼东向立牙门料将院,东翼西向立门佐六椽院”③。城区布局的主体——射侯军容佐、牙门料将院、门佐六椽院等均为军事机构或军事设施,表明唐代的鄂州城(即武昌)主要是一个军事性城市。鄂州当时驻扎军队3万,为避水患,军队移驻武昌城东门外,选择高亢之地,修建营房1500所(合3000间),使东门外的城市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所以把军营设在城东,是因为武昌城三面环水,惟有向东陆地面积较广,地势也较平坦,既能防潮避水,又提供了充足的营房用地和军训用地。一般平民的住地,布设在城内北区,因为城南、东、西三面均为行政官署,及将佐府第,与平民住地严格区分。由于坊制的严格限制,城内市场深受抑制,当时武昌城的市场位于城南门外的套口附近,宋代的南市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武昌城的州署帅府也多以蛇山为依托,既高亢清爽,又能控制制高点。①
(13)唐代苏州城
唐代的苏州城水陆交通便利,全城被划分为60坊。唐陆广微《吴地记》详细记载了各坊坊名。其中干将、吴趋、嘉鱼、黄鹂等坊是主要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坊有围墙和坊门,由坊正管理。唐代的苏州东西两市仍在干将坊和平权坊(今大石头巷、乐桥之西一带)。由于人口增多,苏州的街巷日趋密集,“城中大河三横四直,郡郭三百余巷”②。这些坊市、河道、街巷交错并行,形成了苏州独特的城市风貌。城中央的子城仍是郡守衙署所在地,是全城建筑的中心,只是子城四面城墙上新建了门楼,显得格外壮观。唐代苏州城市建设虽然超过了前代,但距子城较远的南北两端仍然是空闲地和农田。唐安史之乱暴发后,苏州城池也毁于战乱。唐末,刺史张搏重修城池,形成“亚”字罗城,南北长12里,东西宽9里。后来,吴越占据苏州,重修苏州城,以砖砌筑。新修的砖城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五尺,里外都有濠,不仅保持了“亚”字形的格局,而且使苏州城曲折迂回,水环河绕,固若金汤。③
(14)唐代晋阳城
唐代晋阳城跨汾河而建,由西、东、中三城组成。从军事防御角度看,西、东二城跨河相连,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整体防御能力。从城市总体布设的形式上看,三城呈“  ”形,中城在汾河之上,建有城楼、阁等,所谓“双城汾水流”④,城市的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浑然一体,增加了城市布局上的优美景观。
唐代晋阳三城共有24座城门,但能确指的有西城东北门名大夏门,东南门名延夏门,东有东阳门,北有玄德门,西有西明门,此外西门有一水门,为晋水入城之通道。
唐代晋阳城与当时许多城市一样,城内采用坊市布局。城内各个地域之间界限分明、条块分割,高墙将坊与坊、坊与市之间彼此隔开。以街鼓为号,坊门、城门的开启关闭均有一定时限和规定。城中设有固定的市场,《资治通鉴》记载,僖宗乾符五年(878年)“昭义兵大掠晋阳,坊市民自共击之,杀千余人”①,但市场位置已不得而知。
唐代晋阳三城在布局和功能上都有所不同。西城历史悠久,缺少总体规划,城市街巷窄小,难于分辨方向。据记载,北周军队攻晋阳,入东门,周武帝“崎岖仅得出”②。西城是唐代晋阳城的主体,政府衙门机构主要集中于此,如河东都虞侯、并州长史等衙门,也是晋阳县治所在地。晋阳宫居城西北,唐代称“宫城”,仍是北都的政治中心。《资治通鉴》记载,李渊曾诏人密谋起兵,“使世民伏兵于晋阳宫城之外”,起兵后命齐王元吉“留守晋阳宫,后事悉以委之”③。东城是太原县治所,中城是联结西、东二城的纽带,也称连城,即“跨水连牒”。中城跨汾河之上,由楼、阁、桥梁组成,水从中城流过,仿佛“吴阊”。中城直接沟通西、东二城的“巷市”、外郭,将隔河二城连结在一起,实际上是一座以桥梁为主的过渡城市。
(15)唐代扬州城
唐代的扬州“雄富冠天下”,有“扬一益二”之称。蜀冈上的小城称为“子城”或“街城”,在蜀冈下修建了商业大城,称为“罗城”。
子城仍沿用隋江都宫城,为军政机关所在地。城为曲尺形,环以深濠。衙署多设在城的中部,今子城遗址中心偏北处有一方形遗址,相传为唐帅牙所在,也是隋以前的官署旧址。街道多为东西、南北向,今遗址内的测字街村,正好是十字街的音转。今天东西向大道两端仍称东华门、西华门。
罗城为一南北向的长方形,东西3.12千米,南北4.2千米。以运河和街道为框架,使罗城的平面布局井然有序。《梦溪补笔谈》记载的城内主要运河有南北向的两条和东西向的一条。纵贯南北的两条运河,据考证一条直对衙城南门、偏于宋大城之西,宽约30米,即官河;一条直对衙城东濠,纵贯宋大城南、北两门,宽约15米;东西向的一条紧邻蜀冈与古邗沟交汇东去,这三条运河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罗城有南北大街6条,东西大街14条,主要大街贯通城们,形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①今已探出罗城南门3座,西门2座,东门1座,北门1座。街道与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河道相平行,形成水陆并行的交通体系。
这种水陆交通网络把罗城分割成许多坊里。今天,仅从出土的唐人墓志来看,扬州的里坊分别由江都、江阳、扬子三县管辖。同时由于商业的发展,已突破城墙的限制。在城区,江阳尽有城内官河以东坊里,如端芝里、布改坊、崇儒坊、仁凤坊、延喜坊、文教坊、庆年坊、通化坊、孝儒坊、瑞改里、集贤里、来风里、太平坊、会义坊等;江都县尽有城内官河以西的坊里,如赞美里、会通坊、通润坊、安邑里、崇义坊、怀德坊等。城郊的坊里主要设置在古运河沿线和驿道近旁繁华地区。罗城东郊运河南岸有属于江都县的弦歌坊、道化坊、临湾坊,北岸有属于江都县的章台乡和归义乡;罗城西郊,有属于江都县的来凤坊,属于扬子县的凤亭坊等。
唐代扬州的市场开始沿街布设,并且和里坊相连,有“十里长街市井连”之称。当时最繁华的是罗城的两条10里长街。一条东西走向,自禅智寺(城东墙北段外)月明桥抵西水门一带,长约4.4千米;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即指此街。另一条是与官河平行的商业街,起于罗城北壁,一直到南门,长约4.2千米。贞元时,侨寄衣冠工商业者在此侵衢造屋,行旅为之拥弊①。与此同时,扬州的市场也扩展到郊外,尤以运河沿线最为繁华。②
(16)唐宋济南城
唐为齐州,宋称济南府。唐元和十五年改筑的齐州城,城内保留了秦汉历城县城,称为“子城”③,城市形态也由原来的“双子城”演变成“母子城”。沿袭以前的布局,州、府衙门在原来东城的范围内。当时的大明湖称“西湖”,就是相对州、府衙署的位置而言的。大明湖的形成深刻影响了城区布局,使之具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点。
由于大明湖为城内之湖的独特魅力,城市园林建设和分布的重心由近郊转移到城内。特别是北宋曾巩在济南做官时,致力于开发济南的风景区,使济南的城市园林别具一格。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齐州城内出现商业市场。唐宋以前济南城内有无市场不得而知。到北宋,济南城内市场已相当繁华。但限于史料缺乏,我们不能指明市场的具体位置,有可能是店铺沿街布设形成街市。①
(17)宋代广州三城
宋灭南汉时只有唐子城一座,后来不仅维修这座子城,还修建了东、西两城,这座子城被称为“中城”,这就是宋代的广州三城。
宋中城比唐子城大,沿袭南汉兴王府修筑,并把南汉时凿平的番、禺二山包入城内。其范围大致北到中山纪念堂,西界西湖,东界文溪正流,南抵珠江岸边,为南北向的不规则形。中城内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即衙署区和商业区。北部为历代官衙所在,包括越王宫、南海郡和广州府治均设在这里,以今省财政厅为中心。具体说来就是今惠爱街(中山四路)以北地区。南部为商业区,以双门底为中心,直到西湖路附近。珠江沿岸即大市所在,也就是沿江商业区,包括河边码头,位于今惠福路一带。
宋东城即古越城遗址。东城的范围较小,紧附于中城之东,其东界至于番禺县学,即今农民讲习所西侧。因中城无郭而修东城,主要为官舍区。东城以番禺县署为中心,形成“丁”字形干道,东西干道直通中城,署前南北干道即德政街,向南直达城外。
由于中城以西形成繁华的商业区,故修西城。西城西界与今西濠相当,东界与西湖相当,北界与天濠街相当,南界与玉带濠相当。也就是说,西城大于中城,较之中城,其北界、南界均向外展出。周长6千米多,与文献记载的13里大体相符。西城为商业区,交通方便。街道格局与中、东城不同,呈方格状,以东西向的大市街与中城贯通。西城内蕃汉杂居,蕃商中以蒲姓巨商最为富贵,其中部有蒲宜人巷就是证明。该巷附近还有蕃巷等街巷。蕃商居室豪华也是西城的一大特色。
南宋时沿珠江一带又形成新的商业区,故筑南城,亦称雁翅城。南城紧附宋三城之南,为明代的广州新城奠定了基础,由高第街到卖麻街大致都属于它的范围。见于记载的有高第街、濠畔街、清水濠街、卖麻街、东横街、西横街、状元街(通泰坊)等①。
13#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6:24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18)宋代泉州城
北宋时泉州城南一带已形成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建有清净寺,接近码头和仓库区。南门内阛阓坊,连同唐代市场,“贾肆皆聚于此”②,十分热闹。蕃坊之南聚宝街一带也是繁华的商业区。政府机关在子城(即唐城)北部一带,“州治在双门正北”,双门即城中部偏东处的十字路门,因有东、西二门,故名。其他官衙也设在州治附近,府治在州治东,晋江县在府治西,市舶司在府治南,节度推官厅、录事参军厅在州治西等等。由于商业发展,人口增多,北宋在子城外修筑罗城,南宋又在罗城南加筑翼城,市区不断沿晋江向南伸延,城周30里,80余坊,人口50万。③
(19)宋代扬州三城

宋扬州三城主要指南宋的堡砦城(后改为宝祐城)、夹城和宋大城。堡砦城在蜀冈之上,宋大城位于蜀冈下的平原地带,二者相距1千米左右。冈下的夹城以长桥把二者联系起来,形成两头大、中间细似蜂腰的平面格局,故称为“蜂腰城”。北宋时,由于江岸南移,冈下平原广阔,城池重心已完全移到蜀冈之下。宋室南渡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先后在蜀冈上筑堡砦城和宝祐城。并筑夹城联结冈上、冈下二城。后来李庭芝为控制平山堂这一制高点,又筑大城包平山堂于城内。
蜀冈上的宝祐城是截唐子城西部改筑而成的略成正方形的城池。它的四周围有宽达100米的深濠,城垣也十分坚固。根据考古资料和《宋三城图》,设有五座城门和一座水门。城内有三条主干道,一条东西向和一条南北向道路仍沿用唐代道路。北城一条东西向的街道是新辟的道路。城内多为营寨,居民和工商业很少。
平山堂城在宝祐城西门南缘外,平面略呈圆形。从《宋三城图》可知,它有高墙和深濠各两重,外有月河围绕,城墙上有敌台。城内除营寨、仓库等设施外,还有一些居民区和工商业区。
夹城在宝祐城正南150米,为一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城。南北长约2里,东西约55米,四周有100米宽的深濠。城内与城门相连有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大道,南北两门有长桥与冈上城池及宋大城相通。
宋大城本名州城,位于夹城之南。平面形状为南北长、东西狭的长方形。北以柴河(今漕河)为界濠,东、西两面又以运河为城濠,城墙砌以青砖,十分坚固,共有城门7座。从图中还可见城内有连接东西和南北四门的两条干道,相交于开明桥东,把城区分成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部分。市河连接南北水门,与南北街道平行,纵贯西城。同时四个区域中心又有十字街交叉,并与不规则的街巷相通,形成扬州城内街巷曲折、密集的特点。城内西北区,主要为州衙等官署所在地,西北角还有许多军寨,如水军寨、装发营等,这与当地地势较高、便于防守有密切关系;西南区主要为文化教育机关,有教授厅、密儒坊、城隍庙等,沿城墙及市河附近为营寨、仓库所在地;东北区沿东西、南北大街分布着众多的酒楼、坊、市,为繁华的居民区和工商区;东南区中沿两条主干道也是繁华的工商、居民区。
宋代扬州城的功能分区十分明显,蜀冈上的城池只是军事堡垒,而大城的西北部为官衙所在,西南部则为文教、寺庙等,而居民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则沿东西、南北大街布设,已完全成为开放式的城市。①城市重心向东部转移,也同运河东移有密切关系。
(20)宋代平江城
平江是南宋时苏州的名称。今存宋平江城平面图——《平江图》碑,高2.48米,宽1.4米,是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郡守李寿鹏所作,吕挺、张允诚、张迪刻石。《平江图》采用裴秀的制图六体,是我国最详细准确的城市平面图,为我们研究宋代平江城的布局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宋平江城是平江军、平江府及吴县、长洲县的驻地。从宋刻《平江图》来看,平江城有大城和子城。大城是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大修后的面貌,南北长约4.5千米,东西宽约3.5千米,周长约16千米,面积约15.75平方千米。城垣高二丈四尺,厚三丈五尺,因袭五代吴越城规模。宋平江城共开5门,门上有楼。东门为娄门、葑门,北门为齐门,南门为盘门,西门为阊门,其中盘门设有瓮城。城西南的胥门因废弃改建为姑苏台。城墙四周还筑有向外突出的马面,墙外就是宽阔的护城河。另外,还有各城门旁的水门与城内的河道相通。
平江府所在的子城,仍修筑在阖闾子城的原址上。子城呈长方形,南北长1.5千米,东西宽1千米,周长约6千米。子城城墙与大城城墙平行,墙身里外,雉堞全用砖砌,南对平桥,北望阎桥,东临贤至桥,西近金母桥。子城的布局沿袭了唐代建制,分大厅、住宅、公干和郡囿四个部分。宅堂后是大花园及绍兴十四年(1144年)王映重建的“齐云楼”,左右侧是府军政机构及库房、作坊、校场等。
平江城内道路为方格形,主要道路成井字或丁字形,纵贯的直街7条,西城4条,东城3条。其中以比较居中、靠近子城的第四直街(今人民路)最为繁华,是全城的干道。第四直街北起香花桥,南对报恩寺。此街乐桥东西有东市和西市。乐桥以南至饮马桥之间有市楼5处①。饮马桥南是沧浪亭、韩园和府学。第四直街,从北到南,有许多“河桥、塔、坊、楼、庙宇、商店和园林建筑物,左右前后,错落布置,变化多端,组成立体轮廓极为丰富的城市街景”②。以第四直街为枢轴,向东西两侧延伸,则直街的繁华程度递减。如第五直街(今临顿路)兴起较晚,北端的临顿桥一带,晚唐时“旷若郊野”③。第七直街(今谷仓街)已临护城河,是军营所在。城内横巷多濒河修建。这些纵横交错的街道把全城分割为大小不等的居民区,称作“坊”,宋时有坊60①。北宋时期,坊制衰落,许多坊名逐渐被巷名所取代。从平江图碑看来,大多数坊都横跨大街,显然是一个地区的名称而已②。横巷既然是居民住宅集中区,因此也形成一些商业性大街。但这些商业性的横巷,因缺乏支巷,其吸引范围远不及南北向的直街广,大部分后来终于衰落下去,转变为居住区,如乐桥、绣锦坊等。只有个别的几条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依旧繁荣。如观前街、干将坊的东市,铁瓶巷的西市。
据《宋平江城坊考》记载,宋时苏州城内一条街或一个坊常是同一行业、手工业聚居地,交通便利的地点则设有固定的集市场所。从《平江图》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行”往往座落在横巷中,如和平坊(今西美巷)的半行等③。
苏州城内的南北两隅,历来比较空旷。从宋《平江图》来看,在第一横街以北,除齐门大道两侧外,没有什么建筑物。城南第四直街南段,名园相望,人烟比较稀少。④
(21)宋代静江城
宋代的静江府,原称桂州,也就是今天的桂林市。现存镌刻在桂林城区鹦鹉山南崖壁上的《静江府城池图》,与现存苏州文庙的《平江图》齐名,是我国最早的城市图之一。从城图可知,静江府城在南宋时有四次修筑,四次修的城与旧城连为一体,又可各自为城。五城相连的静江府城,平面布局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即南北长,东西窄。旧城在南,东、西、北各建有一城,除北侧的城比较规则外,东、西两城均不规则。最后在北城之北又修筑一城紧附于北城,接近方形,原来的北城变成了中城,以独秀峰为中心。像这样五城相连的城,除甘肃天水城外,恐怕仅此一例了。

依据城图,府治在旧城之中,紧附于东墙,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北墙无门,东、西、南墙各一门,建筑宏丽。从建筑物的布局来看,以最后修成的北城建筑物最密集,可见人口重心也在全城的最北部。这可能同漓江在东,桃花江又绕西、南两面,北部地形最为开阔、交通便利,有密切关系。纵贯全城的只有一条干道就是明证,其他横向的道路,均与这条干道构成“丁”字形街。南北干道以东的横街有12条,以西仅有6条①,证明东半部人口多,经济发达。这是由于漓江在东,从秦开灵渠起,漓江就是水上交通的大动脉。南宋时居民区仍以坊相称,静江府城坊的多少、具体分布,图上均未显示,已不得而知。估计也是由街道分割的居住单元,商店已沿街布设,应该与平江府城的结构大体相似。
(22)宋代太原城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潘美在阳曲县唐明镇修筑的太原城,是一座规模很小的土城。城由内外两重构成,内城称子城,外城称罗城。子城开设四门,南门而外,其他三门依次叫子北、子西、子东。罗城也有四门,东门朝曦、南门开远、西门金肃、北门怀德。

宋太原城在布局上体现了唐以后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内坊市已没有唐代以前明确的界限,市场沿街分布,有人认为今天“太原城区西南的米市街、南市街、柴市街、菜市街、麻市街,这些地方就是宋代的米、柴、菜日用品的市”①。宋太原城大部分街道都呈丁字形,这种丁字形的街道给城内布局打下深深的烙印,一直影响到今天太原城市的交通和建设。元好问有诗云:“君不见系舟山上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据说,“当这城修筑的时候,为了钉破‘龙脉’,只修丁字街,不修十字街。因为‘丁’、‘钉’同音”②,认为丁字街是封建统治者相信风水有意所为。但另据史料,唐明镇在潘美筑城之前就已形成街衢巷陌,具有一定规模。唐明镇原有晋文公庙,宋平太原后三年,徙晋文公庙,“以庙之故址为州治”③。后筑子城,“南门有河东军额因唐旧也,鼓角漏刻在焉”④。太原城“父老相传,今振武门内四神阁即唐明镇之前街,大关帝庙乐楼下之砖洞,其后街也”⑤。这就说明,潘美筑太原城是利用了唐明镇的原有建制,稍加整治而已,丁字街可能为唐明镇的旧有建制。
宋太原城在布局上因势利导,并州州署就利用了原有的晋文公庙故址,位于城的北部,后来修筑子城,将州署包入,形成了政府衙门集中的地区。一般居民散布于外城,市场沿街分布,主要集中于城的南部。宋太原城军事地位重要,驻有重兵,淳化三年(992年)修筑的南关城,东西墙接大城,用来驻扎军队。为了防止洪水对城的袭击,宋太原城西沿汾河筑有堤防,并广植柳树,形成以堤防、柳树、水面,包括彤霞阁、林华堂、四照亭、水心亭等设施的“柳溪”风景区,据记载,“每岁上巳,太守泛舟郡人游观焉”①。
(23) 宋代汉阳城
唐代的汉阳城北宋末年被水冲毁,南宋末年,由于汉阳商业迅速发展,“平时十万户,鸳瓦白贾区”②,在江滨形成了专门的市场区,才重修了汉阳城。南宋所修的汉阳城,城周7里,设8个城门③。该城东南枕大江,北控莲湖,西抵凤栖山麓,城中有南湖、道观湖,城南有韩家湖,蓄水量都比较大,城内用水很充足。宋代汉阳城的仓廒本来多设在城内,后来为防止被敌人利用,移至军衙之侧,只有一个小仓布设在城外龟山山麓。城中的平民百姓,“尽在小山之下,大别(即龟山)之上”。此小山位于汉阳军城以北,说明汉阳城的居民区在龟山与这个小山之间的区域④。南宋时汉阳知军事黄干屡次上书,坚请筑城,但他力主只围绕郡治中的一座小山周围筑城,认为沿龟山山麓筑一座大城,耗费巨大,并以“后堂隍周密,则敌不可窥,门墙罅隙,则盗不可拒”,作为他修筑小城的根据⑤。他的本意是“先筑内城以固根本,次包外险以为捍卫”,后代筑城却只采纳他的提议修筑内城,所以汉阳城规制十分偏狭。⑥
(24) 元代广州城
元初平毁城池,广州也不例外。根据《元史•地理志》和《南海志》,子城尚存,其布局与宋代相仿。但城外变化较大,如放干城北水库,浚深城内侧西城南濠,扩大了游览区,港口有很大发展,海外贸易兴盛。城内的主要变化是把宋代的清海军楼改挂“广东道”扁额,郡学、县学毁于兵火,破烂不堪。①证明元代的广州,除海外贸易发达外,城市建设处于停滞状态。
(25) 元代泉州城
元代的泉州城为全国第一大港,城内街道格局仍沿袭宋代,“分在城为东、西、南三隅,辖17图”②,拓展了宋代的翼城,形成城南第三个十字街。城市不断向晋江口河段发展,形成外商聚居区。城内经济区集中在聚宝街一带,南北向平行的三条街道和小巷内;城郊经济区则向南发展,形成繁华的商业市场,有圆通港、东桥澳、码头、仓库和修理船舶的风炉珵等。衙署仍布设在城北一带,总管府即宋代州治,前有谯楼,即威远楼,都转运盐分司在肃清门外,脱脱木孙衙在府治西忠厚坊内,杂造局在府治东。③
14#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6:52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26) 元代安西路城
元初,长安城的范围仍依唐末韩建“新城”,沿用京兆府的名称。至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他的第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镇守其地④。至元十六年(1279年)遂改京兆府为安西路⑤。元代的安西路城是元朝中央政府控制西北、西南的军事重镇,安西王所部士卒竟达15万人之多。①这就说明,安西一名也正好揭示了它在全国所处的重要地位。后来由于发生了安西王的叛逆事件,安西国被废除,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②。这次改名,除含有尊奉大元的意义外,是否与安西路城的奉元王祠有关,已难知晓。
李好文在《长安志图》中所绘的《奉元城图》,虽然因辗转传绘,也有失实的地方,但终究是元代人所亲眼看到的情景,应该是十分可贵的。根据该图所绘的方位,奉元城四面仅各一门,南门偏东,北门偏西,东西两门也不完全对称,城内建筑也看不出对称的格局。市场集中在城的西北隅,有马市、羊市和秦川驿等。东北隅有城隍庙、察院等。西南隅有千斯仓、马站、养济院屯田府等。东南隅有太白庙、三皇庙、宣圣庙等。另外,图内的旧景风街即今东门大街,旧安上街即今南门大街,广济街即今同名街,开元寺即今开元商城,敬时楼即今鼓楼所在地,钟楼即今迎祥观,奉元路门即清代的西安府③,今省文化厅招待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游历过这座城市,据亲眼所见:“城甚壮丽,为京兆府国之都会……此城工商繁盛,产丝多,居民以制种种金锦丝绢……凡人生之物,城中皆有,价值甚贱”④。马可•波罗的记述历历如绘,展现了元代奉元城之的繁盛状况。奉元城之所以如此繁华,大约同元代的大一统和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有密切关系。元代时由于驿路畅通,途经这条道路上的商人、传教士络绎不绝,盛况空前,当然也会助长奉元城的繁荣。
奉元城东北郊的安西王宫是至元十年(1273年)创建的,位于东西大道之侧,恰好是龙首原东去之余脉,与唐大明宫在东西一条线上。龙首原再次被加以利用,充分证明它在西安地区宫殿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安西王相赵炳为兼营司大使,“遍访周秦汉唐故宫废苑遗址”①,才选择了今斡儿垛作为宫城城址。这一选择也符合西安地区城址转移的基本趋势,即地势高敞,交通方便,又容易解决供水问题。安西王宫东临浐河,无论对解决水源和控制东西交通都是十分方便的。元代曾疏凿唐代的龙首东渠,并把它引入安西王宫。②
安西王宫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设计精巧,富丽堂皇无与伦比。它“毳殿中峙……包络原野,周四十里”,宫殿“壮丽视皇后”,比起元王朝的皇宫来也不逊色。安西王“威仪之盛”③,也几乎与当朝皇帝无异。马可•波罗看到了这座壮丽的王宫,他说:“宫甚壮丽,在一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里……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军队驻扎宫之周围,游猎为乐。”④
经过实际勘查,安西王宫的遗址在今西安城东北3千米处,南距秦孟街120余米,当地群众称为“达王殿”,又称“斡儿垛”。“斡儿垛”即蒙语“宫殿”或“行宫”之意。王宫之所以修在长安城外,显然同缩小后的长安城范围太小有密切关系。根据实测,安西王宫东西二城基南北各603米,南城基542米,北城基534米,周长2.28千米。城的形制为一南北向的长方形,城的四角向外突出,成半圆形,可能是原来建有角楼。城的北面无门,东、西、南各有一门,也仅有一个门道。东西二门宽各5米,南门宽达12米,应以南门为正门。①在城的中央,有一高大的夯土台基,高出地平面2—3米,被称为殿台子,可能是正殿的遗址。
(27) 明清广州城
明代合宋代三城为一城,并把城向北扩展,在城南因宋南城建筑新城。明代把城向北扩展,因元城低隘,故辟东北山麓,沿越秀山向北展出。新城的修筑,完全是为了把城外新兴的商业区包入城内。扩大了的广州城,北上越秀山,南至海,东到今大东门,西限西濠,西关发展为十八甫商业区。随着三城合一,城内布局也有较大变化。
主要军政机关设在城中部偏北处。如广东布政使司、广州府、广东都司,以及位于都司东的左卫、前卫,都司西的右卫、后卫等,都在惠爱街以北。街南还有断事所、按察司、宝泉局、五羊驿、永丰仓、盐仓等。番禺县县学位于城的东北隅。文庙位于城的东南隅。察院、军器局、南海县及其县学位于西城中部。永丰仓、光孝寺位于城的西北隅。钟楼位于城的东南隅。布政使司所在也就是越王宫,位于今财政厅一带。广东都司所在也就是清代的广东巡抚衙门,即今人民公园。街道格局大都为东西、南北向,但“丁”字形街道很多。商业区主要在沿江一带的新城区,以濠畔街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最多。

清代的广州城位于越秀山与珠江之间,东西以濠水为界,基本因袭明代规模。但珠江沿岸沙地日广,故增建翼城。由于珠江沿岸商业繁荣,人口大增,在明城的东西两侧修建翼城,犹如鸡翼,故又称鸡翼城。清代广州发展最快的为西关平原,即由西濠到小北江之间的低洼地得到了开发。清代西关最早的商业区为十八甫,即沿西濠和大观河兴起的原明代商业街圩。也就是从西城墙外的西北角起,沿西墙外向南一直到达西南角,再折向西南到达今天大观河边,呈东北、西南走向,伸延数里。清代广州的织造业很发达,其主要机房区也在西关。据说,明末清初已有机户2500多家,形成专门的纺织手工业区域,街道也多以织造为名,如锦华大街、经纶大街、麻纱巷等。其分布区主要在第六、七、八甫和上九甫一带,即位于城外西南地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富商大贾和资本家在西关开辟了高级住宅区,即宝华路、宝源路住宅区,位于伴湖东南一带。这一带的街道经过规划,均为东西、南北向,犹如棋盘,十分整齐。清代在城西南的西濠口以北,形成官办洋商的特殊区域,即十三行。十三行的名称明代已有,即后来的卖办资产阶级。他们垄断对外贸易,十分富有。十三行街是洋行兴起后开辟的新街,大都呈南北向,直达珠江沿岸,显然是为了对外贸易方便。其中怡和大街、同文街、同兴街、靖远街等,仍为今同名街或路。
清代在西关另外开辟的一个区域就是沙面。沙面位于西关平原南侧,为珠江岸边的河滩地。由于水路交通方便,遂成为广州最繁华的区域之一。后来的英、法租界就在沙面,英在西,占地211亩,法在东,占地53亩。东西大街三条,南北小街五条。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使沙面成为一个特殊的区域。①
清代广州的发展主要在西郊,是和西郊平原广阔、交通方便有密切关系。
(28) 明清泉州城
元明之交,泉州遭到破坏,十分萧条,城内空地很多。明代的泉州建树甚少,城内格局可能仍依前代。
清代“增在城北隅,为四隅。城内及附城分四隅十六图。旧志载三十六铺,分增二铺,合为三十八铺”②。泉州府治在行春门内,即东墙中段里,晋江县在府治西,原来位于城西北隅的府治衙门旧址变为提督衙门,镇抚司位于它的西南。街道格局依旧,变化甚少。③
(29) 明清苏州城
明代苏州城市平面布局因袭过去,县署仍在城的北部,居民区多在城的东部。各个商业市场,如鱼行、丝行、荐行、茶馆、酒肆等大都集中在子城西北角的乐桥和利市桥一带。明代时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区扩大,商业市场以乐桥为中心,向西延伸,逐渐移向养育巷、道前街一带,阊门则成为苏州的经济枢纽。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长洲,置元和县。苏州府署由城北移向西南(今府前街道地区),胥门成为封疆大吏进入苏州的第一水埠,因此在胥门设有“接官厅”,官署也设在距离胥门接近的地区。
清代的苏州城平面格局未变,但城郊发展很快,阊门(西墙北面门)一带形成新的商业和手工业区,门外上下塘街一带更是踹布业集中的所在。盘门(南门)外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租界地,也形成一个特殊的市区。①
(30) 明清扬州城
明攻占扬州后,张德林奉命筑城,截宋大城西南隅,后称“旧城”。其东、西、北三面有城濠相绕,南以运河为界。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又在旧城东边,即宋大城东南隅筑城与之相连,称为“新城”。新城东南以运河为濠,北濠与旧城北濠相通,西以小秦淮与旧城为界。
明清扬州城的水陆交通仍很发达,其中水路交通主要由市河、濠河等水系构成,它们都与运河相通,皆可行舟。这些众多的河流把扬州城区分为许多街巷,从而形成密如蛛网的城市陆路交通。旧城因市河与城河平行或垂直,故城区街巷也多与之平行或垂直,既有纵向的主干道,又有横向的支巷,横平竖直,方整宽敞。新城内的大街较少,小巷却密密麻麻,布局比较零乱,街巷多弯曲、幽深。由于住户密集,扬州全城街巷布局呈“多而密,短而窄,曲而幽”的特点。
明清扬州城的功能分区比较明显。明初旧城西部主要为扬州府治、察院、都府、扬州卫镇抚司、府学、城隍庙等官衙、寺庙和文教机关所在地。而沿市河两岸,由于交通便利则主要为居民区和工商业区。旧城外运河岸上的两淮盐运使署附近,也成为繁华的工商业和居民区。万历年间,由于东城的建立,扬州城市已形成粗略的功能分区轮廓,“处新城者皆富商大贾”,“旧城多缙绅家,而出入闾里,止沽浆及舆皂之徒,以是群居饮博往往而有”①。到了清代,这种功能分区更为明显。盐商聚居区主要分布在新城河下街一带。早在元至顺年间,已有盐商为运盐方便开始在这里建造仓屋。明中叶以后,盐商开始大批群居于此。今北河下的北端,东关南部及徐宁门附近都是盐商聚居的中心,商民众杂,人户殷盛。
扬州城的商业区比较集中,旧城有在城市,东、南、北三关市。旧城外有田家巷市、井巷口市、钞关市。其中田家巷市位于河下北端,井巷口市在徐宁门附近,它们和钞关、东关分布于新城四个角落,成为后来商业区构成的基础。雍正年间,两城主要有十三市,旧城有开明桥和太平桥市。位于新城的有九市,即东关街、埂子街、徐宁门、缎子街、新盛街、辕门街、砖街、使益门和缺口门诸市。在两城间还有大、小东门二市②。新城城南也是繁华的商业区。
康乾以后,新城商业区迅速拓展,尤其是乾隆巡幸的路线,“由天宁门城内东入彩衣街,左折运司街、教场、辕门桥、多子街、埂子上,出钞关,右折花觉街,入九峰”的小东门外新城御道,成为扬州商业最为繁华的地段。特别是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北部教场商业区形成,使扬州商业由南向北连成了一片。其中最为繁华的商业区为小东门、小秦淮等地附近,名肆大店,鳞次栉比。小东门街“市肆稠密,居奇百货之所出,繁华尤甲于两城,寸土拟于金”③。农副产品交易主要在四郊,如便益门鱼市、凤凰桥米市、天宁门花市等。另外,手工业的布局与商业区大体一致①,即前为商店,后为作坊。尤其是专业市场区更是如此。
(31) 明清武汉三镇
元代的武昌城遭到了严重破坏,明初拓修武昌城,扩大了城区。扩大后的武昌城东至今大东门、小东门一带,北达沙湖之滨,南临巡司河岸,西迄于江,城周20余里,并在城的外围保留十余丈的空地,目的是为了阻滞敌人接近城墙。明洪武时,楚王季埱登临蛇山,“下顾军民之居,则见灶井排连,人烟稠密,而闾阎扑地”,反映城内房屋骈联,建筑密集;“俯瞰江汉之渚,则见商贾辐辏,桅樯比栉,而船舰迷津”,反映明代初年南市仍很兴旺②。楚王季埱在蛇山中峰高冠山南麓,修建楚王府城。楚王府城坐北朝南,“前临大朝街(今复兴路),左阅马场,右长街宫(今解放路一带),广二里,袤倍之,瓦石为城”③。楚王府城辟有正阳、端礼、东华、西华、厚载等门,府内还有梳妆台、金鱼池、长春寺、御菜园等。楚王府城的建成,在武昌形成城中有城的局面,楚王府成为武昌城的核心,各级官僚衙署都环布在府城东西,集中蛇山南麓及西麓。楚王府的东边为演武厅,即后来的阅马场,是操练、检阅军队的地方。明代湖广布政使司在汉阳门内,都司署在文昌门内,府署在蛇山西麓。居民区主要集中在城北、城东。明代武昌城的市场格局与南宋时差别不大,以南市为主,但到明代末年,由于鹦鹉洲逐渐消失,南市的商业走向衰落,原南市地域主要演变为居民区。
清代武昌城基本沿袭明代的形制和规模,城周约20余里,东西宽5里,南北长6里,由于地形的影响和制约,整个城垣呈不规则的浑圆形。在城周围环布的40座兵营,也主要分布于城的东部、南部。清代武昌城的官署衙门,仍以蛇山为依托,但不像明代那样猥集蛇山南麓、西麓,皇殿与清军府在蛇山南麓,藩司与武昌府在蛇山北麓。总的来说,行政衙门集中在山北,军职衙门则集中在山南今阅马场一带。明楚王府城在明末毁于兵燹以后,到清代同治年间,只剩下正阳、端礼、东华、西华、厚载几个城门和梳妆台、金鱼池等几个遗址。因此清代武昌城既不存在城中之城的现象,也不像明代武昌城那样整个城市的平面布局都以楚王府城为中心。清代江夏县治也在武昌城内,位于城西南一隅。江夏县学、县城隍庙等都位于蛇山以北。武昌丰徭仓,位于城西北角地势较高的地方,管理粮食的机构——粮道就设在附近,大致位于今粮道街一带。武昌城内的市场,主要集中于长街(今解放路),城外的南市已经完全衰落,演变为居民区,城北门外的塘角市场一度兴旺,但也好景不长,中心市场由城外移入城内,今司门口一带成为商业中心。
南宋汉阳城毁于元代,明代初年重修汉阳城,城周6里,地跨凤栖山,在城的东、南、西三面各开辟一座城门,北门旋开旋废。明代汉阳城的官署衙门集中于城北,背山面泽,座北朝南。朝宗门与凤山门之间有东西向干道相通,并与通南纪门的南北向干道相接,沟通了城内外的交通联系。城北为官署集中区,城南为仓库、祠庙、医酋斋等机构所在地。城北又以汉阳府治为中心,向东西展开,形成主要的行政区。汉阳城规模很小,布局也较简单。城内市场主要沿横贯东西的干道(今显正街、西大街一线)和南北向干道(今北城路一线)两旁布设,临街设店形成商业街。居民区均位于城外。因为“此城成于创造之初,单砖甃砌,未筑里墙,不通人行”,每遇贼警,险要不足。①明嘉靖三年,千户朱凤奏修汉阳里城,顺应地势,形成城中之城。汉阳里城北依龟山,位于城北中间位置,辟设一座城门,大致与鼓楼、南纪门成一条直线,但汉阳城区并不是以这条线为中轴线进行对称布局,因为汉阳里城修建较晚,只不过巧妙地利用了鼓楼与南纪门的相对位置。鼓楼大概位于汉阳城的中心位置,城内的东西干道和南北干道在鼓楼附近相交。汉阳城的东南部大部分为郎官湖,为城内官宦、士民、工商游玩之所,今天的莲花湖,就是古郎官湖的一部分。明代初期汉阳城外江滨地带,尤其是龟山以南的汉水入江口附近,由于航运条件较好,形成市场。汉水成化年间改道以后,港口、市场北移,但汉阳江滨仍是重要的市场之一。
清代汉阳城的布局仍保持了明代汉阳城的基本格局。汉阳内城囊括了汉阳府、经历司、粮厅、刑厅、照磨所等机构在内。内城西边有府学、衙门、汉阳县治,东边为武昌道、分司、城隍庙,城北几乎全为官署机构占据。汉阳城的西南为县学、医学、阴阳学所在地,通济仓设在城的西南角,因为这里靠近凤栖山麓,地势高亢干燥,易于防湿避潮。汉阳城的东南为郎官湖,但面积已大为萎缩,仍为城内商民游憩之所。汉阳的免溺堤(又名杨柳堤,明正德年间修),清代也成为商业街,“襟江而带湖,盖汉镇居民入城孔道也,舆马之所践,负贩之所息,春秋祈赛士女之所追逐,舍路无由”,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十分兴盛。②清末因修建拦江堤,杨柳堤被废弃,改建为条石街道,称为高公街(即今晴川街)。清雍正年间,自龟山尾至汉水南岸修建郭公堤,把月湖隔成东西两半,后也逐渐形成街道,现为联系汉江桥与钟家村的纽带。明末清初的汉阳鹦鹉洲一带,更是平时以堤为街,汛时以街为堤,堤与街巧妙地结合为一体。此外拦江堤、月湖堤、腰路堤等也先后演变为街道。随着汉口商业的兴起,汉阳的手工业迅速发展,手工业作坊散布于城内外,相对集中在几条交通干道附近,多以临街设店、屋后开作坊的形式出现。
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汉阳创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厂址在龟山北麓,今武汉国棉一厂的厂址上,长六百丈,宽一百丈,南枕龟山,东临大江,北滨汉水,与汉口隔汉水相望,既能很便捷地将钢铁制品运至汉口,藉汉口以为销场,又便于将矿渣、煤渣运往汉口后湖,填筑湖身,以免后湖水、汉口上流水浸淹之患。①汉阳铁厂充分利用了汉阳兼得长江、汉水航运方便,又紧临商业中心汉口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汉阳城区向工业中心转变的先声。
汉口最初的居民点出现在汉江河堤上,因为汉江堤防减缓了汉口的渍涝灾害,堤防本身相对地势较高。初期的汉口城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居民区、港口建筑和商业市场。由于拥有天然良港和优越的交通条件,汉口很快发展成为一个商业中心。明末崇祯年间修建袁公堤,为汉口城区向西北发展创造了条件。明代汉口的主要街道为汉正街,建于嘉靖年间,为汉口最古老的街道。
清代时汉口对外贸易出现了飞跃,城市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东濒长江,南临汉水的地理形势,对汉口的街道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街道顺应江河形势伸展,形成数十里的长街。“汉泉风俗最繁华,二十里嚣尘百万家”,“廿里长街八码头,陆多车轿水多舟”等著名诗句,都反映了汉口街道沿江沿河布设,成为长街,如汉正街、长堤街等。汉正街西起硚口,东止集稼咀(接驾咀),长达3194米,西段最窄处2.3—3.5米,下段宽达5—6米;长堤街长3559米,宽不足4米,它的雏形为袁公堤(即长堤)。①当时在今民众乐园西南侧的贤乐巷一带,为一个很大的土塘,汛期潴水成湖,到乾隆年间,在长堤南侧形成独特的半边街(今统一街附近),同半边街相交叉的为东西向的打铜街。相传在清代的米厂和大码头外,还有两条街道,到清道光年间早已崩坍。②汉口的东西向街道又宽又长,南北向街道数量多,但又短又窄,仅供沟通各东西向干道之用。大街小巷纵横交织,“四通八达巷如塍,路窄墙高脚音腾”③,墙高巷深,颇具特色。当时居民按横向,把汉口主要街道分为下路(又称下街,含循礼、大智二坊)和上路(又称上街、含居仁,归义二坊),又依纵向分汉口为三路——正街(汉正街)、中路(以大夹街为主)、中路后(以长堤街为主)。
当时汉口有八个码头,分别为:艾家咀、关圣祠、五圣庙、老官庙、接驾咀、大马头、四官殿和花楼。
清代在汉口设置仁义、礼智两个巡司管理汉口,礼智司辖区自金庭店至茶庵,下置循礼、大智二坊,仁义司辖区自硚口至金庭店,下置居仁、归义二坊,四坊所属范围,即为市廛鳞集、人烟稠密之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汉口被帝国主义辟为通商口岸,英、德、俄、法、日等国相继在汉口开辟租界。英租界南起今江汉路,东达于江,北到今合作路,西迤中山大道,面积达800亩;德租界自通济门沿江起(今一元路),至李家墩(今六合路)止,面积600亩;俄租界在英租界以北,到今蔡鄂路,计414亩余;法租界在俄租界北,共372亩;日租界位于今六合路以北,面积622亩。①这样,今江汉路以北,黄埔路以南,中山大道以东,长江以西,面积达数千亩的广大土地,相继沦为租界区,成为国中之国,而获得畸形发展。20世纪初叶,租界区已成“危楼杰阁,车马殷阗,万里航船,衔尾碇泊”的繁盛之区②。在租界地盘的选择上,为了实现掠夺资源和倾销商品的需要,帝国主义者选中了三镇中作为物资集散地、商业向称发达的汉口。汉口各国租界的分布相对集中,沿长江西岸相互连接,每个租界都占据一段江岸,拥有长江航运之便。当时汉口能同时享受长江、汉水航运之便的老城区,而没有剩余的地盘,若将租界设于老城区以西汉水沿岸,则势必有深居堂奥之嫌。而老城区以北的长江沿岸,既近长江水运之利,又兼得京汉铁路之便,且当时多为荒芜之区,故成为帝国主义设立租界的理想选地。汉口的租界区与老城区风格迥异。老城区长街窄巷,犹如九曲回肠,以木屋、板房居多,作坊、商号错杂其间,且多古旧建筑;租界区街道宽畅,建筑石柱红砖,阳台明窗,以高层西式楼房居多,洋行、教堂、领事馆遍布,与老城区形成鲜明的对照,成为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现在这一带仍是港口、码头、仓库的集中区域,一些具有西欧风格的建筑物至今还保存着。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改汉口同知为夏口厅,汉口始为独立建制,脱离汉阳县的管辖,在城区布局上也改变了以往单一商业市场、港口仓储及居民区的布局形式,开始向小而全的方向发展。到宣统元年(1909年),在铁路以南,西达硚口,东达刘家庙,南至汉江的空间内,形成了以5条东西向横马路、30条南北向直马路为骨架的交通网络。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刺激,“由其运输之便,货物起卸之利,仓库特设于汉水沿岸,遂至形成为自然市场”①。各个市场还出现了专业化的地域分工:油市场在打扣巷河街,薪炭市场在集稼咀,棉花市场也在打扣巷附近,米市场在沈家咀,杂粮市场在汉水上流的杨家河等等。汉口也存在一些作坊与市场合为一体的街巷,汉口的半边街和打铜街,就集中分布着许多铜器作坊和市场,如铜锣坊、徽锁坊、铜境坊、红铜坊、铜盆坊、喇叭坊等;汉口的花布街、白布街、青布街等为土布作坊和集散市场的集中地域。
1929年建成中山公园,成为汉口市区第一个公园。在当时汉口市政府前还建成府前公园。后来又在汉口湖北街转角处建蠡园,接近市中心,成为市民游乐的主要场所。②
15#
dature 发表于 2012-7-15 13:07:13 | 只看该作者 | 举报
(32) 明清济南城
明清济南城基本上承袭了前代城垣,城周十二里四十八丈,受地形因素的制约,城垣略成正方形。开四门,南门名历山门,西门名泺源门,北门名会波门,东门名齐川门。北门是水门,城内大明湖水出北门入护城河。东、西、南三门皆有瓮城,设重关。
从历史沿革看,由于济南城市东西两子城长期并存,官署也相对集中于两子城范围内,形成西南和东部两大官署区,而两子城以外的地方则成为普通居民区。随着城市政治地位的升高,各级官署相继迁入,传统布局被打乱,因此只能是见缝插针,或强占民居,或迁移寺院加以改造来安置日益增多的官署衙门。明初,由于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大兴土木,济南府沿用了元代的旧府治。洪武三年(1370年),“敕海内郡县皆建公署以骇众观”①,于是“因今驿舍之在浮图开元寺者祓而耸之……为屋千余楹,屋瓦鳞集,器用毕具”②,若除去城北大明湖,新建的济南府治恰好在城区中心,即今天省政协所在地。以济南府为中心,官衙错列布置,散处四周,如按察司和运署司在府治东部近城墙处,历城县治在府治北,布政司在府治西北,山东都指挥使司在府治西,巡抚都察院在府治西南隅。而民居则交错其间。
天顺四年(1460年)封皇子朱见鳞为德王,移藩于济南,在城内府治西面占据了包括今珍珠泉在内的大片土地修建王府。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这座王府被破坏,清代经过整修后成为巡抚都察院。今天的省人大会址就是德王府所在地。明清济南既为山东省会,又是京师的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驻有重兵。根据《历乘》统计,明崇祯年间,济南驻军共有7000余名。军队驻扎在城南。明朝巡抚杨俊民在南门外二里处创建演武厅和武场,修建军舍,“厅后有堂,堂侧有厢,厅前为露台,台之前为将台,厅、台之间为教场”③。南门外至今有南营、教场、演武厅、后营房等地名。军队的指挥机关也设在城内南部,南门内有参将府(在府馆街)、武库(在武库街)等。城北部的大明湖是园林风景区,在明清时期多次整修,创建了一大批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明清济南府儒学修建在湖的南岸,《府志》称“规制宏丽,儒林之巨观也”①。另外至道书院(后改为学道书院)也在湖岸上。清代济南府有广丰、广储两座粮仓,都建在城东南隅。以济南府治为中心形成繁华的商业区,同时东、西、南三城关均形成商业街市,其中西关不仅商业最兴盛,店铺林立,而且也是手工业最集中的地区。
由于济南北郊多水,南面近山,东西往来必穿城而过,深刻影响了城市道路系统。但东西二城门并不相对,无直道相通。西门大街向东延伸至东城墙根,与东门内南侧马道相接,东门大街向西延伸至鹊华桥,过桥就是大明湖。南北二门也不能直接贯通,南门大街和西门大街呈丁字形相交,以西门大街、东门大街和南门大街为全城的主干道。次级道路就是沟通南、西、北三城门的马道以及南北向街道。据乾隆《历城县志》记载,济南城有五处马道,南门内外各一条,皆在门东侧,东门内外各一条,皆在门南侧,西门内外各一条,皆在门南侧,北门内有一条,在门东侧。这几条马道,多与顺城街巷相通,形成城内的环形道路。城南则“历山千佛诸峰,蜿蜒相接,山径曲折,车马不通”②。而北部河道纵横,北门为水门,只有水路交通,故陆路交通多取道西门。从南方的泰安,西南方的张夏,西北方的齐河来济南,都要经西门入城。明清济南最重要的水运码头在西关。泺水自古有舟楫之利,以趵突泉为重要码头。直到齐王刘豫开凿小清河,趵突泉又成为小清河源头和盐运的重要码头。泺水不仅作为小清河的上游,而且沟通大清河,承担着繁重的海盐运输任务。
近代,济南商业、手工业的发展,使城市布局和规模也发生了变化。同治年间,修筑石圩,确定了济南城区的新边界。城区轮廓大致成菱形,长对角线穿过齐川、泺源二门。城市重新呈现“母子城”形态,老城成为内城。石圩“门七,曰岱安,曰永固,曰永绥,曰永靖,曰永镇,曰济安,曰海晏”①。外城的布局未经过统一规划,显得零乱,斜街曲巷很多。三条关外大街构成外城的骨架,城区沿关外大街布设,城门的位置和关外大街的走向基本上决定了外城的轮廓和布局大势。街道的走向受关外大街和护城河走向的制约,以水源和城门为中心呈辐射状。从城市总体职能结构看,老城是城市的核心,以政治职能为主,外城以经济职能为主,市场活跃,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手工业街巷。商业区的分布呈多层次,其中心在老城区,围绕官署分布。外城区以农贸市场为主。手工业重心在外城区,西门外是手工业最发达的地方。
商埠是在清政府“推行新政”和“提挈工商”的背景下开辟的,位于城西郊。开埠后“准各国洋商华商于划定界内租地而居”②,商埠内设有华商贸易处、华洋贸易处、西人住家处、领事驻扎处以及花园和菜市等。商埠一开始就有统一规划,完全抛弃了封建城市的高墙深垒,封闭保守的布局方式,采用现代城市的开放格局。街道规划合理,经路走向顺应山脉和河流,平行于胶济铁路。纬路相间南北垂直。这样既避免路线斜交锐角和交叉过多的矛盾,又能得到平坦而且较适宜排水的地面。道路网能基本上顾及到老城区和对外交通道路的衔接,如经一路东接迎仙桥,西通齐河大路;经七路东接杆石桥,西通长清、泰安大路等。
随着城市经济的日趋活跃,老城区布局也发生变化。为加强老城内外交通联系,清光绪末年,济南老城增开四门,即坤顺、乾健、艮吉和巽利。八座城门的分布以西城墙最多,达3门。泺源门水陆辐凑,交通繁忙,故开坤顺门为其分流。老城内居民区向北推进,泺源门偏南,给北部居民出入城市造成不便,故开乾健门,与齐川门相对。城东南部官僚旅邸聚集,又是粮仓和贸易市场四隅头的所在地,故开巽利门,与泺源门相对。①
(33)明清南阳城
明洪武年间,南阳卫指挥佥使郭云来宛,重修宛城。重修的宛城,城内街道坊巷颇为整齐,东西南北四门,都有通街大道。有通淯、通贤、护卫诸街。永乐二年,按亲王府仪制,在通淯街兴建唐王府,营造宫室。明成化《河南总志》记载:“唐王府在南阳城内通淯街,永乐二年,以南阳卫改建”。通淯街即今天的和平街,唐王府正好位于南阳城的中心,它南依南阳府、县治,东邻南阳城内最繁华的商业大街长春街,尽占优势。王府城几占南阳全城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强。王府城的建成,使南阳成为城中有城的格局。明代,亲王以嫡长袭而封,诸子封郡王。从明唐宪王(藩王)琼炟起,宪王、庄王两世分别于成化年间,在南阳城内建郡王府九座,九府俱在城的东、西、南三面②,“邸第下天子一等”①。另外,城内还有端王朱磺诸子七座王府,加上位于城西南隅的南阳府、县治,和位于城东北隅的南阳卫及其所属机构,南阳城的“邸第相望,将军、中尉、宗室半居民”②,南阳城几乎成了一座王府城。就是大校场也被设在城东门外③,今天仍称作校场。城内市场沿街设铺,以南长春街为最盛。
南阳城东关,因地处水陆交通要冲,成为南阳城关最繁华的商业区。城区内道路呈东西南北纵横交叉的网络系统,与内城相似。主要街道有豆腐街、书院街、官驿街等。以官驿街为主的东关南部和以豆腐街为主的东关北部,是东关南北两个商业集中地。官驿街因靠近白河码头,客商众多,商业主要为客栈、小吃馆等。豆腐街主要经营豆腐。商业区内无高大突出的建筑物,主要为一些民居住宅。明代南阳城南关商业也比较活跃,居民也逐渐增多,但远不如东关发达。城的西、北二关为一些零散的建筑和民居,还谈不上有市场。
明代,南阳城区寺观、学校众多,成为南阳城平面布局的一大特色。由于藩王府占地广阔,寺观、学校只能是见缝插针,甚至建于城外。建于城内的寺观、学校有南阳府城隍庙、八腊庙、弥驼寺、崇善寺、南阳县学等。原在城内的南阳府儒学因迫近唐王府而于永乐七年迁建于东门外④。
清代曾三次修葺南阳城。城仍呈南北向长方形。城区道路呈三经四纬的网络结构,这些道路将城区划分为12个方块,城区平面结构呈棋盘形。城的西南仍为南阳府和南阳县治所在地,南阳府衙占地广阔,建筑众多,富丽堂皇。整个建筑具有明显的中轴线。围绕南阳府治、县治周围有南阳镇总兵署、左营都司署、城守千总署和察院。明代位于城东南西三面的诸多王府,清初废弃,有些被改为官署。如位于城东门内的文城王府,清代为左营游击署、右营千总署、都司署;原明唐王府内的承运殿,清初改为府学。城的西北隅原明代的假山,仍为南阳城内一个制高点。
清代,白河航运繁忙,南阳商业兴盛,城内商业沿街设铺。城的东北隅、东南隅因靠近南阳城两大繁华商业区,商业比较繁荣。如城东门内以北有江浙会馆,为江浙商人的总会所在。清代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也在城的东北隅,今天的粮行街就是清代粮行的所在。城东南隅的长春街,南门大街有干道直通白河码头,商业尤为兴盛。在东门内以南还有当铺,其资本雄厚,经营范围广,生意非常兴隆。
由于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外居民日益增多,同治二年,南阳知府傅寿彤环城筑郭,并划郭为六段,俗称六关,即大东关、大南关、小东关、小西关、大北关、大西关。六关主要为民居①。大东关和南关各有自己的白河码头,商业比较繁华。大东关的南部仍为宛城驿所在②,以官驿街为主构成大东关南部主要的商业区。小西关、大南关、小东关合称南关。由于南关码头过于繁忙,便在寨门内侧建一新街,新街成为水陆货物重要的集散地,商业尤为兴盛。由于南阳丝绸业的发展,在新街的东端沿南北走向出现了一条专门经营丝绸的街道,铺面相接,生意兴隆,因此亦叫丝绸街。南关不但是清代南阳城最繁华的商业区,而且也是南阳城手工业集中分布区,丝织业最为兴盛,南关新街两旁,“轧轧机声响彻街巷”。清末,又在新街北建蚕厂和面粉厂①。在城区寺庙分布中,尤以南关为最多,远远胜过城内和其他诸关。
南阳城外西南的卧龙岗,相传为诸葛亮隐居之地。岗高清爽,上有松柏相映,下有白河如带,环境幽雅。岗上的诸葛书院、武侯祠历史悠久。直到今天,卧龙岗仍是南阳的旅游胜地。②
(34)明清太原城
明初太原城扩建后,共开设8座城门,每面两个。东宜春门、迎晖门,西振武门、阜成门,南迎泽门、承恩门,北镇远门、拱极门。每座城门都筑有瓮城,城东门外有先农坛,城西有河神庙,北门外有社稷坛、厉坛,南门外有神祗坛。
明清太原城,钟楼偏居东南,鼓楼是全城布局的中心。鼓楼东北也就是全城的东北部,为明代的晋王府及下属机关集中区,占据高地。晋王府城由宫城和外城组成,宫城有三个城门: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北部没有设门,可能是因为多大风的缘故。宫城之外有东西南北四面萧墙,这是晋王府的外城。晋王府城内为王府服务的机构繁多,有长史司、审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医所、工正所、群牧千户所、仪卫司等③。晋王的后代又在王府周围修筑了一些王宫府第,如庆成、宁化、临泉、方山、广昌王府等。
明清时期,鼓楼以北主要为政府机关所在地,以太原府为中心,呈环状分布。明布政使司署在府治东,即元代的行中书省治所;按察使司署在府治西南,后移鼓楼东南;清代的都察院署在府治东等等。
鼓楼以南直到大南关一带是明清商业市场集中的地方,“城三面惟南郭数千家之市”①。这里著名的集市与街名多合为一体,诸如帽儿街、活牛市街、柴市巷、前后铁匠巷、靴巷、剪子巷、帘子巷、麻布街等等,这里商业繁华、人口密集。明代南关一带商业发达、人口繁盛,形成新的居民点和集市区,景泰初巡抚朱鉴筑南关城。大南关一带曾是宋代最初建城的地方,商业集市代代相承,加上交通便利,所以商业长盛不衰。
明清太原城是山西省省会所在地。明太原城为九边重镇之一,城内设左、右、前三卫,位于城的西半部。明太原城北部军事地位重要,镇远门外筑有北关城,驻扎军队。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北关又筑新堡,“以居营兵”②。清顺治六年(1649年)在城西南角筑起一座周八百四十三丈四尺的满城。满城开有两个东门,驻扎八旗兵,位置在今天水西门街和大南关一带。这里地势低洼,屡遭水患,光绪十八年(1892年)又在城东南角另建新城。现在大南关的旧城街和火车站一带的新城街就是因新、旧满城而得名。明代位于城东北的晋王府城,清顺治三年(1646年)被大火焚烧殆尽,留下一片废墟,雍正年间在这里建成营房4千余间,驻扎精骑营。精骑营以北有演武场、火药库,形成军事区,今天的精营街、教场街、营坊街、营西街都因此而得名。
明清时期太原城东南一带以太原府儒学、贡院、书院、考棚为主形成文化区。太原府儒学位于府治东。贡院在迎泽门东、承恩门西,面城背水,占地47亩多。考棚在承恩门内东侯家巷。顺治十七年(1660年)建立的晋阳书院,一名河汾书院,位于北门附近。乾隆十三年“以北门逼处阛阓,不免嚣杂”,于是移于城区东南三立祠,又名三立书院。①
明清太原城四面各有两个城门,但东西之间、南北之间并没有街道直通。城市的主要干道有入镇远门的大北门街“涂(途)容四轨”,入迎泽门的大南门街“涂容三轨”,直抵黑虎庙,入振武门的水西门大街“涂容四轨”,入阜成门的旱西门大街,入承恩门的新南门大街。主要干道大都与城门相连,这不仅说明城门交通地位的重要,而且城门对城区干道的形成也起了重要作用。干道中以水西门大街和大南街在城区西南十字相交。次一级道路勾通主干道,把城区内各功能区分隔开来,如柳巷、三道巷、都司街、棉花巷等。鼓楼虽是全城的中心建筑,俯视城内大街小巷,但没有大街和城门直通,除大南门、水西门外,从其他城门均难于直达鼓楼。明代太原城向东、南、北三个方向拓展后,原来的丁字街并没有多少改变,影响城区的交通。八个城门中,迎晖门(小东门)、拱极门(小北门)交通能力最差。交通地位最为重要的是迎泽门和镇远门。明代晋王府城占据城区东北大片地方,阻碍街道的延伸,迎晖门、拱极门交通能力最差,也与此有关。
明清太原城在空间布局上呈现一定的功能分区:宫殿区、官衙区、工商区、文化区。这些功能区与城区地理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宫殿区位于城的东北部,地势高爽,容易形成气势宏伟的建筑;官衙区,主要集中于鼓楼之北,位于城的北部,便于控制全城;工商区,主要集中在大南关一带,这里交通地位重要,人口云集,是商业贸易的最佳场所;文化区,位置在城区东南,这里人烟稀少、环境幽静。由此可见,明清太原城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及道路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地区地理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方式

本版积分规则


规划云首页
规划行业搜索引擎 多风格地图底图 mapv POI查询工具 交通态势工具 getxy 在线协作工具 意向图片搜索 线稿自动上色 断面绘制工具 词频统计工具 style fenxitupeise upnews 国匠城 xuetang data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