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规划日课052:长三角地区“城中厂”的社区化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2-22 05:48
标题: 规划日课052:长三角地区“城中厂”的社区化更新

【 2018.02.21】

春节假期明日结束,祝大家工作顺利,新年大发展,还在放寒假的小伙伴们,也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充电,期待假期结束后能够自如应对更大的挑战。今天推荐的日课来自文章《长三角地区“城中厂”的社区化更新技术体系研究导论》(微信公众号同济建筑学术交流),《建筑学报》2017年08期,作者李振宇,孙淼。

1、“城中厂”的概念、形成、类型和定义

“城中厂”一词中,城为生活,厂为生产,借指一种生活和生产结合的城市形态。国外“城中厂”的较早概念是地理学者卡斯卡特(Cathcart)在1949年提出的内城工业场所(Downtown industrial site),用以统计旧金山市区废弃的工厂。

近年来,“城中厂”多被称为城市工业场所(Urban industrial site),强调环境整治、空间再利用和城市复兴。

历史学者常用工业历史街区(Industrial historic quarter)和工业历史地段(Industrial historic place)的概念,前者指拥有边界、特征、以及功能与经济方面联系的历史性工业城区[7],后者则是对登录工业历史建筑和场所的统称,如美国国家登录历史地段(National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城中厂”关联学科和概念提法:



2、长三角地区“城中厂”更新的常见的模式有创意园、博物馆、景观公园、公寓等。以上海为例:

1)工厂改造的市级创意园共计78处,其他类似项目多达400余处,如M50、1933老场坊等;

2)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将一批工厂改造为博物馆,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西岸艺术中心等;

3)将厂房和设备作为景观资源进行展示,如宝山钢雕公园、杨浦滨江示范段等;

4)将工业建筑改造为出租公寓,如众鑫白领公寓、东方公寓等。上述模式的问题在于缺乏功能混合、未能充分挖掘社会和文化价值。因此本文提出混合用途开发、以社区为目标的“城中厂”更新模式。

3、 “城中厂”社区化更新的类型

本文以主导功能为标准,将“城中厂”社区化更新分为4类:

1)居住主导
2)商业办公主导
3)文化旅游主导
4)都市工业主导
4、长三角地区“城中厂”社区化更新效应金字塔



5、长三角地区“城中厂”社区化更新面临的冲突与挑战



6、 “城中厂”社区化更新的技术困境

1)社会和经济层面的问题在于房地产导向的开发模式
2)城市空间层面的问题在于缺乏城市设计的指导和控制
3)建筑空间层面的问题在于受限于使用中的“精心的雷同”
4)政策法规层面的问题在于未上升到城市战略的高度

点击阅读原文全文长三角地区“城中厂”的社区化更新技术体系研究导论





欢迎光临 (http://bbs.caup.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