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北京拥堵收费是战术而非战略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6-6-1 17:17
标题: 北京拥堵收费是战术而非战略议题
来自:找找,微信公众号:城市家家



放到今天,北京拥堵收费已经是战术而非战略议题。为什么?北京发展到这个阶段,规划调整在努力,轨道也建成了世界前三,要想再提高效率,拥堵收费是不存在任何疑问的,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战术层面怎么收的问题。三五年之前,这话还不能讲,但现在没什么可迟疑的。

1、京津冀和北京城市结构都在大调整,时机正合适

以前北京的城市规划简直就是一块臭抹布,什么交通问题都往上面扯,反正确实是问题大一堆,无所谓对错。现在京津冀成了国家战略,虽然从泛道德角度讲,有点劫贫济富的意思,但是三地历史上造成的经济落差需要正视,市场经济的解决办法不能完全从道德出发。总不能留着动批,把金融街搬出去吧;或者留着木樨地批发市场,把CBD搬出去?对城市战略问题的考量是方向是否正确,然后才是路径问题。

北京憋了半天搞个大的,人家一下子真把行政中心搬到通州去了!你还能说啥呢?难道继续说行政力量主导、交通不方便等等,这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所以,在这种区域和城市结构都在调整的情况下,回过头下重手解决中心区的交通问题时机正合适。内部可以起到很好的挤压作用,外部有拉力,自然而然会推动布局往多中心城市群缓慢进化。

2、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大跃进告一段落,时机很合适

我没看数据,但感觉北京大跃进式的城区轨道交通建设可以告一段落缓一缓了。多造钱啊,建多了都是负担。这已经是宇宙级的大跃进了,人家四五十年乃至上百年才搞成的轨道线网到这里不到二十年建成了,想想都恐怖!结果还是堵,难道继续恐怖的大跃进速度建轨道?虽然我一直认为中央集权制度加上随之而来的畸形的要素集聚会带来变态级的需求,但供给侧改革的潜力是有最大限度的,一旦超过就会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并产生不良导向。

所以,北京轨道建成这个样子承接转移的基础已经具备了,实施拥堵收费很合适。当然,轨道提供的出行条件不可能与小汽车相比,但既然你需要大城市的就业机会,享受带来的聚集收益,那你就要承担这种落差,或者你愿意付费。

3、老百姓出行理念正缓慢发生变化,要抓住时机

最近这几年老百姓的出行理念正在发生变化,街道上或周末骑行活动多起来了,身边的朋友都在热衷跑步,马拉松火的报不上名。欧洲、台湾的休闲文化历程都证明,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人们会超越小汽车文化的束缚,渴望回归身体力行。

所以,这个时候要通过一些政策或措施来奖励这种变化,同时对小汽车出行给予负面鼓励。这样半推半就才能促使更多的人摆脱小汽车文化,回归到正常。最关键的拥堵收费代表了经济手段的努力,而非之前限购等所代表的行政手段。

4、怎么收:从闭门造车到开放式公众参与

怎么收很关键,但看样子北京似乎早就把方案弄出来了,就等着一声令下布告天下。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过时的做法,典型的精英治理理念。以前,老百姓认知水平有限,信息不对称,精英治理的路子还能走,但现在睁开眼看看吧。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端的广泛渗透,信息高度畅通,表达意见的途径多种多样,最不齐还可以用脚投票。

所以,彻底转变之前闭门造车的做法,向民众开放,收的范围、时段、费率、和限购的关系、新能源政策协调等等太多需要公众参与的问题。中央一直在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府,既然是服务就要先和服务方沟通,否则就成了强买强卖了。






欢迎光临 (http://bbs.caup.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