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美国工业老城的困境与重生:底特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12-9 09:15
标题: 美国工业老城的困境与重生:底特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美国工业老城的困境与重生:底特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本文作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城市规划师 张高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高级城市规划师 单彦名


作者通过层层解析,剖析了美国工业老城底特律的历史、现状与衰败成因,知识性、观点性、可读性强,推荐阅读。


感谢作者授权发布,我们期待大家更多的声音,为中国城市发展助力。


注:本文是对美国UCLA大学课程资料进行翻译后,为了使网络文字通俗易懂,在主旨观点一致的基础上,进行了夹叙夹议的扩充。标明文献源头,谨以表达对原作者的尊敬,特此说明。


正文如下:


2014年11月08日,底特律破产债务调整计划获得联邦高级法院的批准。至此,自从申请破产已经整整过去了16个月,这意味着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破产案也宣告落幕。


就联邦政府而言,这的确是一件很闹心的事,但无论好坏,它将被载入史册。


同时,底特律也迎来真正的“重建”。这容易让人想起“5.12”汶川地震后的重建。一个是天灾,一个是人祸,虽不可同一而语,但都是灾难。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确有其致命的短板。


美国底特律的境遇,也正是美国政府由来已久所谓经营城市的反馈,在此过程中,他们实际上面对过各种艰难的决择。显然,底特律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典型,它更多的代表了美国在后工业化时期一批具有相似功能特点城市所面临的困境。














一、困境的由来


追根溯源,自从上世纪中叶开始,美国东部、五大湖、以及中部的工业城市人口的增速已经放缓。二战结束跟着就是工业城市人口的下降,尤其是工业老城的中心区最为突出。甚至像纽约这样的超级城市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人口的减少。


在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纺织业曾经是首个全面实现工业化的行业,也是最早实现自动化的行业,同时也是最早面临发展瓶颈的行业。


在1900年代初期,他们因为劳动力成本等问题开始向南方转移。也有类似匹兹堡等钢铁行业,在二战以后供应需求的下降,设备老化,更新滞后,以及产能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很快在战后兴起的海外竞争对手面前显得力不从心,败下阵来。


就底特律而言,汽车制造业无疑是其支柱产业。而且在二战时期,虽然不属于资源型城市,但凭借其单一产业汽车城的迅猛发展,底特律的建设水准已经达到巅峰,城市居民面对蒸蒸日上的生活感到无比的幸福。


因为战争的因素,政府加紧了用工管制,企业本身不可以用涨薪的方式去吸纳工人(除非战时状态解除)。即便是在控制的情况下,人口迁入的数字也在稳步上涨,城市景象一派繁荣。


同时,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美国企业除在发放员工工资方面受到限制,对于钱的使用还是比较灵活,随着利润的日益增长,也为了安抚工人迟迟得不到上涨工资的心情,企业开始想尽千方百计去调整对策。


企业允诺战争一旦结束,就会提高工资待遇等等。其中,以通用汽车为例,慈眉善目的率先设立了养老金政策,告示员工,将一部分该发的工钱以养老金的形式存起来,以此消除了暂时的危机。之后,大量公司纷纷效仿福利制度。


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由企业给工人许诺未来的福利,这并不是一件太牢靠的事。首当其冲的莫过于养老金制度。毕竟,养老是一个人多年后的事。这么大一笔资金被刮下来集中一起,对于企业而言,不可能闲着,企业一定会拿来投资。


那么针对金融投资风险,企业务必得有良好评估资金回报的能力,而不能有任何闪失。同时也要通过随时调整和完善制度,以保障后期养老金的发放。但面对遥远的未来,工人们认为这跟他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这种担心为底特律的破产埋下伏笔。


二战结束了,但很快迎来了美苏冷战,国家军备费用只升不降,联邦政府紧张的神情一点也没有得到放松,矢口不提涨工资的事儿。而在20世纪中期,美国的汽车业与地方政府、联邦政府甚至还签订了合约,汽车企业信誓旦旦的表达了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在维护美国利益的统一战线里,重要企业成了主要角色,总之,千言万语汇集成一句话,就是:俺们企业就是砸锅卖铁也一定会一如既往的支持美国的冷战政策。


但是,企业一转过身面对工人,这些奉迎政府的话就改了:变成只有小家,才有国家,要继续扩大工人福利的受惠面和额度,以保持生产的积极性。企业再次许诺,在“条件允许后”一定会提高工资待遇。之后,工会和企业基本调和了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底特律条约”(Treaty of Detroit)。


美国式的自信往往会误事,就像当年麦克阿瑟自负的老咬着雪茄不摘墨镜一样。但这一切并不能掩饰他对朝鲜战局的误判。


底特律汽车行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评估过于乐观,以至于犯下错误。


正因为在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企业和工会签订了福利制度协约。1950年代,美国汽车制造行业正处于巅峰状态,很多条款都很慷慨。仔细想想,这跟人一样,有钱有势的时候挥霍无度,烧钱点烟擦屁股的事儿都有,一旦没钱又鸡贼的哆哩哆嗦。


直至1960年代,全球化开始出现端倪,美国汽车企业开始遇到工艺不断提高、费用不断增大等难题。由此一来,美国汽车行业决定面对未来赌一把:他们咬着后槽牙又与工会搞了一个权宜之计的附加约定:“为了增强企业之竞争力,虽然经济繁荣了,日子好过了,但我们也还需要延缓一下曾经允诺的上涨工资的事宜。还是要先把这部分上涨的工资合并到养老金里延迟发放”。


换句话说,美国的汽车行业这时候其实是自己绑架自己,借了工人一笔高利贷,这枚定时炸弹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被埋了下来。后续,美国的汽车企业只有玩儿命的不停运转和高速发展,只有继续保持全球的霸主地位,保持高额利润,到众多工人退休之时,企业才能从容不迫的拿出这笔钱。


实际上,很多事情都很难随人所愿,进入1970年代以来,美国汽车行业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战败的日本人、德国人默默地度过了一段卧薪尝胆的时期,他们用精湛的汽车工艺羞辱了美国人。这样的羞辱实际上持续了30年,进入新的世纪以来,这颗炸弹终于在美国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中引爆。它对城市造成的伤害不亚于汶川地震。


一座座城市像机器生锈了一样沉寂下来,并且延绵数百英里,带状分布,后来有专家戏谑为美国的“锈带”(Rust Belt)。就是指美国北部、东部工业城市的塌方式的破败境遇,


2013年底特律宣布破产,城市中的楼房像被空袭过一样萧条,有些房子的窗子竟然用塑料纸来挡风遮雨。弄得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很难看,望着自己不争气的熊孩子也不可能坐视不管。所以,政府开始反思,有时候给予企业和工会的权力过大,同样也是可怕的甚至导致社会动荡的因素。


这个时候,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底特律的汽车行业已经成了美国社会最大的养老机构,如果不及时安抚稳定人心,整个社会将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据统计,底特律的破产,直接原因是财务部门面对180亿美元养老金的黑洞无法填补,账面已经无法平衡和掩饰,一帮决策者上吊尿裤子的心都有了。


在汽车工业的逐步衰败中,工作岗位的消失则成为一种必然。从1990年代起,美国的失业成为一种常态,人们见面第一句话不再是今天的天气真好!而是您还上着班吗?


当然,失业有各种因素导致。经济发展是一方面,技术和社会的革新更是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在与工会之间来回的拉锯谈判中,早就萌生流水线由机器作业的想法。因为在劳资谈判中最牛逼的往往是操作最危险工种的工人,厂里对这些人身上投资也最多,但越溺爱越不好伺候,一天到晚吹胡子瞪眼,让厂长很不省心。于是,企业第一步先要把这些高危工种的人群用机器淘汰掉,并逐步进行其它环节的自动化置换,以此实现效能的提高。当然这需要大规模裁员,这个时候可以看出来万恶的资本家的心狠手辣。


实际上这一趋势到进入1980年代,在全球信息技术浪潮推动下,裁员势头更加升级,涉及到了高知人群。多亏规划师这个职业还没有被机器人替代的先例,要不然笔者也面临下岗。


美国广大的南方在二战后还是相对比较蛮荒的地区,由于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军工业繁荣了地方经济,操一口密西西比河流域口音的南方农民们初步体会到工业化带来的优越感,摩拳擦掌也要推进当地工业的发展。


他们首先统一思想,开始忽悠少数民族,主要针对人少地多的印第安民族就近归顺,其他的农民也要听话卖力气干活儿,否则将来地方工业化的好处一毛钱的利都不能沾。


这样一来,南方各大地区城市集中了廉价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同时,招商引资搞来大量的北方工业南下,这次工业化也直接促进了南方城市人口的增长,也是一次较为明显的城市化的过程。这就是后来美国定义的战后移民潮,这些城市也有个特殊的称谓:南方“阳光带”(Sun Belt)。


包括从加州的洛杉矶到亚利桑那的凤凰城;从德克萨斯的休斯顿到墨西哥北湾各大沿海城市;再到亚特兰大以及佛罗里达州等等的众多城市。笔者也雄心勃勃地或与小伙伴、或与家人,或独自走遍了这些城市的大街小巷。


这里要聊一下美国黑人,实际上历史上他们的祖辈们除了身体倍儿棒之外,也很勤劳,都是干活儿的一把好手,要不然当年的欧洲殖民者也不能将他们一船一船的输送到美洲大陆。


而随着美国政府对黑人政策的逐步宽松,他们实际上也成了受优待的少数民族(这与种族歧视又是两码事)。目前,黑人在美国即便是不工作,专吃救济粮也饿不死人的,所以笔者在美国期间,碰到的黑人都是一副吊儿郎当无所谓的样子,不是在泡妞就是在HIPHOP。一些黑人在社区边上的篮球场打球,懒得连裤子都不提妥当,松松垮垮,实在是一副欠揍的样子。总之,现在的美国年轻黑人是不爱干活儿的。


所以,南方的年轻黑人们,只看到工业化辛苦的一面,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将是经济大发展的趋势所在。


缺乏经营头脑的他们竟然逆流北上。第一次美国南方黑人的向北迁移始于二战时期,而且黑人领袖推动了这一局势,政府也最终同意。军方企业,政府机关等要害部门,在招募工人时不可以歧视黑人。然而,最大规模的黑人北上则是出现在二战后。北方各大工业企业开始陷入凋零的同时,他们却欣然欢迎这个廉价劳动力的政策。


就是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的黑人几乎占领了五大湖及其周边地区。到1960年代,底特律的汽车工业雇佣的黑人人数已占据总人数的20%左右,开车游走在底特律的街道中,面对乌泱乌泱的黑人人群,游客们大气都不敢出,只有小心翼翼的飘过。


二、困境中的选择


失业率在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凋零过车中不断飙升,黑人工人不但较晚进厂,而且一缺技术、二缺经验,当然被淘汰的多数也是黑人,而依然有南方的黑人源源不断的涌入,他们没有工作,进退两难被困在了底特律。


与此同时,二战结束了,大兵们虽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祖国,但他们与爱人们得以相聚,爱火熊熊燃烧,直接导致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婴儿潮的到来,当人们看着天使般的宝宝一个个出生,欢欣鼓舞,似乎一下子扫走了战争带给给心灵的阴霾。


这时候,城市里三世同堂的住房局面也成了问题,年轻的父母们手中更是没有多少积蓄,而父辈一般不会赞助孩子们置办房产,充其量在圣诞夜给小孙子的袜子中装几颗巧克力这已算仁慈。


这里要说一句,中国人给孩子攒钱买房子,这实在是有点扯淡,笔者也是扯淡一族。所以,美国的年轻夫妇们开始盘算着要走出城市,向郊区甚至农村进发,那里地皮便宜、房子宽敞、价格合适、加上空气清新,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二战后的1950年代,美国开始进入开发郊区的时期。这个城市规划术语叫:郊区化发展、逆城市化(我国某些城市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实力,这都是瞎起哄)。


但话也不能说绝,城市的出现必然伴随着郊区化的现象。早在十九世纪初,在纽约,大量买不起房的中产阶级就已经开始从主岛搬往东边的布鲁克林,也包括西边的新泽西,当然现在都成了大都市的一部分。到现在为止,除了发达的隧道,老轮渡还每天负责接送上万人上下班。而当时市中心的工业厂区周边,基本上住得就是苦逼的穷劳工了。


这个时期的郊区化,实际上是表象郊区化,因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主城区的落后,外延式的“水多加面、面多掺水”的摊大饼的郊区化,是不健康的表现,没有提升主城区品质的基础上发展郊区,更没有统筹和组织郊区的土地与功能,任凭无序发展,这只能导致资源的浪费、生活成本的增加,真的很民不聊生。


所以,目前有人沾沾自喜的说中国也逆城市化了,我们也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云云。扪心自问,主城区到底搞妥没有?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城市要求控制规模,不能盲目扩大用地,克强总理点的就是这个名。


而“现代郊区化”的理念,主要在二战以后提出来。纽约的莱维敦地区是美国首先针对中产阶级而建成的郊区化卫星镇,其功能复合,环境良好,职住较为平衡。加之,二十世纪中叶美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几乎全程不收高速费,收也是三两块钱而已,羡慕嫉妒恨又有何用?),高速公路让人口迅速得以向城市外围疏解,但高速公路也将城市阻断成一块块的孤立的群岛。逐渐的城市贫富空间分异的特征愈加强烈,基本上促使穷人选择逐渐破败的中心城区,有钱人住外围的局面。


如此一来,城市中心区支柱产业的衰败和人口的向郊区的流动,让城市愈发颓废,“锈带”(Rust Belt)这种词儿只有幽默的美国人才聊的出口。


此类城市人口开始锐减。从20世纪中期到2010年左右,据统计报告显示:“底特律的人口减少了55%,与此同时,南部城市圣路易斯锐减59%,克里夫兰减少55%,辛辛那提减少41%,费城还成,只减了30%”。笔者用了十天穿越完“锈带”中的4座城市,那种萧条真得让人变得沉默。


城市人口的流失,影响的不单单是政府财税缺失,大量破败的建筑随处可见,这种场面确实恐怖,中国鄂尔多斯的鬼城还都是崭新的楼房,而以底特律为例,黑压压的老旧房屋,望一眼就想夺路而逃。难怪变形金刚的大型格斗镜头选在底特律搭场景,各种爆破用地应该很低廉。


2010年有一份调查显示,在底特律大约有4万户房屋被遗弃,出现了近10万块空置地。这个数字占全城住房的约有1/3还多。而针对单体建筑而言底特律约6万座被弃用。这种消极空间,给当地政府的重建带来前所有的困局。


面对全美国,在1960年有一份调查显示,大约20%的城市人口寄居于破败的房屋中,这个问题也亟待解决。而一般意义上,在资本主义国家,如果一个城市足够繁荣发达,住房市场本身就能够自发的解决这个拆旧建新的需求,以实现城市有序发展。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当经济一旦处于下滑状态,市场就会极其势利的放弃这些地方,毫无仁慈可言。美国中、西部许许多多的破败小城,足以说明一个这个自我生长、自我兴衰的丛林法则过程。


但是,当衰败出现在人口密集的某个大城市,不可能人走楼空万事大吉,政府还是要想尽办法挽救它。此时,决策者就要对城市的明天做出抉择,所谓的城市规划就派上了用场,跟我们国家做规划不一样,我们的魄力他们没有,美国人真的遇到大事一般又表现的很矜持。思过来、想过去,最后还得征得参众两院的同意,程序及其麻烦。而在中国,如果县长、书记们兴致盎然,谈笑风生满脑子都是点子:“先拓展20平方公里出来,工业园、高尔夫、别墅区尽管造”,真是中央禁啥,地方领导想啥,让规划师们气不打一出来。


基本在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就着手解决这些在工业化中受到重创的城市。对于城市决策者而言,他们可以选择几种套路:


一、顺其自然,让市场调节自发解救。但是,作为美国社会的绝对民选官模式,根本无法向选民解释,不作为这一条不能选,只能干不了滚蛋;


二、接受城市经济衰败这一事实,努力实现城市转型。但是,实施转型前,很难向选民直言这个城市已经狗屁不如,要背水一战从新来过,这样的境况选民们很难投自己的票,政纲无法实施;


三、就是知难而上,即便是把牙被打碎了也要默默咽到肚子里,勒紧裤带并面带微笑,带领这个城市走出困境,总体上美国人在困难面前也会出现这种状态。


二战后的美国实际上自信心还是爆棚的,以至于后来出现了麦克阿瑟在朝鲜的窘态,三国的马谡也属于这一类型,认为没有自己搞不定的困难。不过,当时的美国经济还处于全球的绝对老大地位(只是增速放缓),美国民众也根本感受不到经济的颓势。而对于美国的各级领导者来说,心知肚明。


战后城市所遇到的困难,除了全国范围内的南方和北方区域之间的竞争。另一个核心是城市本身与城市郊区之间的竞争,而单纯在衰败的城市方面,主要问题是继续放开对郊区土地的使用?还是下决心复兴老城?


所以政府一直在酝酿一些事情。随着《住房法案》(Housing Act)在1949年的议会上得以通过。美国政府想大干一场,拿工业城市的旧区进行开刀,从而改造和更新旧区,以此复苏城市活力。


“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这一词便在规划界流行开来,直至今日张口来一嘴也显得很专业。当年的社会及规划理论界有一批专家很兴奋,基本上是奔走相告,到处演讲,以达到更多的公众参与。(中国的规划师可没那么多闲暇时间,图都画不完,规划这事儿在中国跟人民有关系吗?关于中美的公众参与新阳同志已经在他的文字里表述了,不再赘述)。


专家们的演说词如出一辙:“破败的城市本身就是万恶之源,有了这些万恶的破房子,才有了藏污纳垢的空间,有了高犯罪率,影响了我们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如果能拆旧建新,再疏通道路,提高城市的投资吸引力,这一切就妥了”。


现在回想起来,在那个年代,这一番游说还确实会起到作用,但针对现在而言,即便是天天发微信宣传,也不见得有人搭理。


结果,从1949年到1969年这20年来,美国城市中的六十万住户从破败的贫困住区乔迁新家。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只有1/3的白种人家庭,其他大多数是有色人种。联邦政府投入的资金竟高达60亿美元,资本主义国家做了一回社会主义国家的事儿,值得称赞。但理论出发点的错误,当然不可能期待奇迹发生。


城市的问题,并不是仅仅一个工程化的问题,美国人有根深蒂固的物质价值观,这个柯布西耶在《光辉城市》这一理论里将物质改变城市表现的淋漓尽致。


美国一些城市的更新工程从本质上也仅仅是将这一边的穷人搬到另一边,在老城区不断捣腾,而只有不到10%的家庭移至郊区,有一部分家庭则置换到新建的公屋。针对房地产市场本身,一切未变。产业没有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调整,投资环境没有本质改变,即便是新的住房因为许多家境条件的无法改善也迅速沦为贫民窟。


总之,在那个时代,政府已经意识到重启城市经济这一引擎的重要性。


所以,联邦政府基本认定“老城更新”的战略理想失败了。1960年代后,由于完全的自由经济制度,政府在产业引导和投资方面束手无策,城市自发的对郊区的扩张一路高歌猛进,其态势根本无法得到遏制,大量的中心城区进而继续衰败。


之后,联邦政府也很不甘心,这也是美国政府的通病,让人容易联想动画片“猫和老鼠”中TOM的屡败屡战。美国各级政府又尝试了很多的城市扶持方案。即便在最抠门的里根时代。但在80年代末期还是犹犹豫豫的搞了一些挽救工业老城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后来都被证明是失败的,不了了之。一是政府没有判断好形势,拿出最佳实施方案,二是联邦政府各机构之间、和地方政府之间缺少沟通,很难坚持善后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到了1990年代以来,突然就似乎没有原因的就峰回路转了,几个主要的衰败城市逐步走出阴影,而人们的思路也变得清晰许多。一批50年代、60 年代出生的新一代开始主政社会(中国的这一批人也同期在国内崭露头角,这批人上山下乡、吃糠咽菜、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确实很厉害)。


实际上美国的这一批50年代、60 年代的人,基本上经历过战争,回国在郊区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过腻了郊区生活。他们又被城市文化和工作氛围,以及便利的交通所吸引,想选择返回城市。这样,主流人群的回流,形成了美国城市复兴的开端。


第一个蠢蠢欲动的是纽约和波士顿,以及东北部一些同样的地区。但实话讲,这些区域城市的经济遭受的衰退并不严重,更多意义上是当时郊区化的思维让投资遭遇了被动分流,而所表现出来的空心化现象。而城市空间从文化生活到商业经营,虽然也出现颓势,但其韵味尚存,通过人的回流,市场机制的调节,很快就自然得到恢复。


可以说,美国的中流砥柱们——中产阶层不断向城市的回流,他们真的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比如华盛顿特区,由于中产化比例的持续增强,一部分黑人及弱势群体无法维持生存成本进而选择离开,实际上做为美国的首都,自私的国会和总统也希望得到这个结局。


另外,再如中西部的丹佛,五大湖南部的匹茨堡等城市,通过城市决策者的成功策划(不仅仅是城市规划),实现了城市的发展转型,创造了更加有吸引力的投资基础。目前,丹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氛围在美国起码是一流的。


相对而言,早在1960年代,作为底特律的决策者们已经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是立马转型?还是重复以前老路?不幸的是,汽车城和几家联合公司选择了相信自己,一条道走到黑这是人之常情,也无可厚非。州长乔治•罗姆尼(George Romney)曾经表达了心中的憧憬:“今春虽寒,但我们无虑”。这诗一般美丽语句永远也没有照进现实。


底特律被虚幻的假象所屏蔽,后续的发展规划继续沿袭按老的汽车制造业的配套构想不断实施。这个过程中,强大的美国人更是咬紧牙关,硬撑着将美国汽车工业的崩盘这件事延后长达几十年之久,人为的为城市民众营造一种期盼和梦想,然而虚幻的泡沫最终会破灭,底特律于2013年申请破产。当时,许许多多热爱底特律的人们都默默地落下滚烫的热泪!


还可以比对到附近的另外一个小城费灵特(Flint)。它与底特律基本相似,直到步入新世纪前,针对1965年的城市发展规划,费灵特也坚持不改。


在原方案里,设计费灵特最终人口为25万。实际上在1960年左右,城市人口就已基本达到饱和,随之开始衰减。产业灾难开始后,通用汽车在费灵特裁员达8万之多,人口迅速降至10万左右。到最近的2010年,费灵特忽然意识到规划是不是该修编了?


由此看来,中国的各级十N五规划的明智和优越性,虽然落实起来经常的变形和走样。一套好的城市规划方案如果不变一直沿用,实际上好处更多,据说芝加哥的城市总体规划还是100年以前的思想,城市疏密有致、齐整而不僵化,这个对于中国而言是一种反讽吗?中国的城市规划是一届政府一张图纸,叠加起来,不堵车才怪!


拿小城市比对,显然底特律的涉及的问题更复杂。即使到了1990年代,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已经举步维艰,但城市政府依然舍不得调转手中的方向盘,决策者认定:底特律的特色尚存,汽车工业为底特律可以贡献技术支撑,而汽车城本身也不失有一种文化积累,其中家底厚实的福特基金会也愿意致力于底特律的复兴发展。尤其近年来,底特律也不时有回光返照的迹象。


对比一下华盛顿、波士顿,这些老江湖地区都花了30多年才扭转颓局,由此只要给底特律时间,重新迎接春天将指日可待。但之后,冬天结结实实一步步走来,让人随时感到一阵阵的寒意。


此时此刻,美国的决策者忽然生发出一个来自欧洲经验的灵感。1990年代前后,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德国统一。东德最狂欢,大批民众涌向西德,东德工业前功尽弃。东德在瞬间城市崩溃了,重镇莱比锡7、8年常住户数量降为原来的80%,而最为严重的是,截止2005年止,产业工人只剩下原来的10%。


与底特律不同,东德无犹豫可言,政府和人民默契的认为这是规律使然。因此,统一后的国家政府齐心协力的实施强有力的城市缩减计划(shrinking cities,也称瘦身计划)。在莱比锡,政府有步骤的清理了许多破旧的建筑,美化景观,优先的投资诸如医院、学校等更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小而精的更新了城市。在进入新的世纪后,物质环境和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终于遏制了萧条,社会经济开始复苏繁荣。


和美国“锈带”的衰退对比,欧洲显然是成功的。美国很多的城市规划者开始呼吁城市缩减和瘦身政策。这些专家大多数是新锐的60后和70后们。他们分析:“底特律和波士顿等等城市无可比性,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城市消亡已不可避免,如果凭空培育一批新的产业项目取代目前已入暮年的传统汽车制造业,来期望城市的自我复苏几乎没有了可能性。这种时刻,要痛下决心,主动砍掉城市的部分用地,像东德的城市缩减一样,起码为后续的建设减少了负担”。


2009年,底特律重新选举了市长,市长是原活塞队的球星大卫先生( Dave Bing),他像姜文一样用浑厚结实的嗓音承诺:“大家都竖起耳朵听好了,我们一定要大刀阔斧的清理垃圾建筑、无人的街道,将其统统改成绿地,甚至改成耕地”。这一腔热血很像中国的某些官员,用大刀阔斧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演讲承诺并不难,难的是后续的实施。难点主要在于:


一、是钱。城市缩减工程,一定会花很多钱,在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越来越捉襟见肘。将用地平整后改建绿地,基本是净投入而无回报,这时候的商人更是避而远之,融资难是第一大难题。


二、联邦政府和国会出于面子,更希望兴建新的有立竿见影回报的大型项目,更乐意将钱投在繁荣地区锦上添花。所以对于底特律实现最快速的城市缩减计划,还是要获得联邦和州政府明确支持,这将很难。


另一方面,还有人民的因素。城市缩减计划,它和选举不同。选举只要人数过半即可。而城市缩减计划,要清理一个街区或者建筑,实际上类似中国棚户区的拆迁,由此看来,拆迁这活儿在全世界都不好干,钉子户突然就的冒出来寻死要活。需要征得土地、房屋产权所有人的全部同意。实际上是需要有一个极富智慧的政府的。


在这方面,连哄带骗欧洲做的最好。而美国政府最害怕是拆迁,因为美国人民自由惯了,爱谁谁!实际上确实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僵局。


支持城市缩减方案的重大胜局,还是在美国高院2005年宣判新伦敦案(Kelo v. New London )上作出了判决。法院认定:“政府因为维护公共权益的原因,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征用私产”。这么自由的社会,怎么做出如此的判决?


所以,这就是美国,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当然,对此判决的反对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跟最近白人警察枪杀黑人的暴乱一样。保守派则认为这种判决是对弱势群体极大的不公。一位名叫托马斯的法官特别提到80年代初,密歇根的高院将底特律的一处用地强行征用给汽车厂商,这件事引起了众怒,都认为这是政商勾结所为。


而针对很多的黑人家庭,此次合并迁建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1950年代的“城市更新”计划。1963年,当时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鲍德温先生(James Baldwin)就毫不客气的把腾挪黑人家庭的拆迁认为是一种对黑人种族的清洗。当市长大卫重提拆迁时,这种指责显而易见。


因此,即便是政府得到有利的裁决,但更多衰败的工业老城在进行缩减计划过程中,以土地银行(land bank)的经营方式去渐进式的完成任务。


土地银行一般是由非赢利机构在政府的联合下成立的,他们把废弃建筑和地皮有计划进行了回购,当然价格不会很高,这样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打包整理或者清理。


土地银行实际上也是一个老掉牙的方法。早在70年代,城市圣路易斯为了防止城市破败,就建立起首个土地交易银行,后来多数锈化破败了的城市纷纷效仿早作打算。在菲灵特,那里的土地银行在一段时时期内很快就收购了上万户空房,并拆掉上千多栋建筑,继而整理新建住家约2000户。但是,这些表面文章距离解决城市问题还相差很远。










图:底特律艺术博物馆绘画参与区




三、期待重生


总之,政府在对衰败的工业城市进行“重建”的过程中,必须要给民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这个愿景的合理性要经得起推敲,除了城市规划专家的认同,还主要要靠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人士的综合判断,并给出治标又治本的方法。


此文并没有明确给出底特律城市产业的转型策略,但笔者经过实地考察,服务业等三产已经悄然成为底特律的主要产业项目,比如好莱坞大型影视基地的建立,比如以汽车产业为导向的文化创意、工艺品制造、会议展览、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展等等,这些可能成为底特律城市发展的风向标。


城市重建最后的实施方案一定要获得绝大多数选民的支持,也得赢得民众的信心,明天的城市才会有梦可期待。同时,让联邦政府以及民间的各种商业和非商业组织都愿意为这个振奋人心的目标贡献力量,这样,底特律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END.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Reimagining Land Use in American’s Distressed Older Cities; T.J. Billitteri, Blighted Cities, CQ Researcher, Volume 20, Number 40.


感谢讨论组:Carla,Sindre,Lucia,Christina, Naria,Vicente,Brandon
感谢答辩组:夏青、麻冰冰。
翻译于美国UCLA访学期间,编改于2014年11月30日国内。


联系邮箱:Zhanggaopan2002@163.com


作者: 雨恋    时间: 2014-12-9 11:49
读完本文受益匪浅,赞
作者: ylikeyy    时间: 2014-12-9 12:33
有些感触,现在国内规划在向国外学习的时候,还是应该多深究一下现象背后的本质,多思考一些,做出的东西才能更有存在的意义。
作者: 虫虫    时间: 2014-12-9 15:07
写的真好,读过后受益匪浅~
作者: mr-stranger    时间: 2014-12-9 15:37
想法很多。。
作者: citypest    时间: 2014-12-9 16:34
有什么样的产业就有什么样的城市,小政策后面有大背景,深入浅出,受益匪浅!
突然想到:如果我国取消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全国联网,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作者: 苗鱼苗唔    时间: 2014-12-9 22:03
写的很好,看后受益颇多~
作者: dsngtn52    时间: 2014-12-10 09:53
好文章,受益匪浅,赞一个~
作者: 尹石    时间: 2014-12-10 11:56
写得非常好~!!!
作者: machaodahai    时间: 2014-12-11 11:07
写的真好,读过后受益匪浅~
作者: westsilan    时间: 2014-12-11 12:51
赞赞!
作者: 爱吃排骨的企鹅    时间: 2014-12-12 15:02

写的真好,读过后受益匪浅~,这让我联想到了咱们国内很多工业城市,尤其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呀。
作者: zhengruiting    时间: 2014-12-16 11:12
写的很好
作者: 冬冬仔    时间: 2014-12-18 15:52
必须赞个
作者: 华科一哥~    时间: 2014-12-21 09:17
很不错,受教了
作者: xm311814    时间: 2015-1-27 19:30
写的通俗易懂,还很诙谐,但是又一针见血,很有意思的一片文章。非常的不错
作者: xm311814    时间: 2015-1-27 19:31
真是太喜欢了
作者: 木木知楚    时间: 2015-1-27 20:45
讃!
作者: cfeil    时间: 2015-2-6 14:22
写的很好,深入浅出,分析的非常到位。
作者: 懂行之    时间: 2015-2-10 09:12
写的很好,很受益,相对于中国的资源性城市很有借鉴意义。
作者: NoseBleed    时间: 2015-2-10 15:16
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作者: 重走青春    时间: 2015-3-12 15:06
受益良多~~~
作者: 歇斯di里    时间: 2015-3-15 14:29
请问有外文的么,毕业外文翻译需要,谢谢!!
作者: 无止境规划    时间: 2015-4-13 15:00
受教了,赞一个




欢迎光临 (http://bbs.caup.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