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推荐:公共菜场设计最终答辩+老师讲评+教学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12-31 23:04
标题: 推荐:公共菜场设计最终答辩+老师讲评+教学讨论
实验性的设计,创新的体现,不要传统的束缚,放开自己的思想。

ZB组

1. Zhang Yutian

置入一个都市农场,把居住、种菜、卖菜和卖菜的行为关联在一个场地上,这个小综合体有生产化的经济运行的可能而非只是农业景观。底层是标准化室内菜场,钢筋混凝土拱形结构,菜场屋顶是模拟自然山坡地形的种植场地和露天菜场,再往上是一层架空的轻钢结构住宅群,支撑的细钢柱轻盈的穿过菜场屋顶,这些交接部分适当扩大设计成为菜场天窗。


LYC:可以看成是对上海整个城市的批判……把基地抽离出来单独看,方案上下的关系、结构的考虑等都挺好,但是与场地的关系不是非常好,有些地方需要调整,也许把整个菜场+住宅看作是从山上挖下来的一块,诗意地与城市并置,不要让地形在沿街界面全部落下来与地面平接,这个切面就可以处理地更城市化。

ZXF:一种宣言式的设计,是一个目标明确而彻底,完成地也比较好的方案。

SYF:联想到一些反讽的东西,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




2. Ma Sai

建立菜场和住宅之间的联系。住宅退台满足采光需要,退台时同时产生下部丰富变化的空间。


ZB:这个方案采用了最经济的柱网。想法是蛮好的,很经济,细部的菜场空间也很特别,但是缺时间,有些住户的通风采光还是有问题。

ZXF:这个方案会让人联想到科幻电影的场景。



3. Lu Yiyun

[方案]住宅与菜场上下分离,同时把一部分功能延伸至二层,如把面包房、熟食店置于二层沿街部分也是住户回家的路上。南面为独栋住宅,考虑到私密性问题,住宅北面墙上不开窗以防止视线干扰,这样每户都会拥有一个前院;北面为多层板式住宅。中期之后主要是方案的继续推进,如构造等。


ZXF:在二层沿街引入店铺以及通过院落对生活感的保护这两个策略很好,定义出了大的街坊的感觉。另外在剖面详图上如果高度被压缩就不要再加配景人物,否则会引起尺度上的误解。

LYC:对自行车停车位的考虑不足,比较消极。照片加手绘的表现方式很不错。

KK:为什么要把菜场的一个个天井都用玻璃封住?(LYY:防止菜场气味影响到住宅。ZB:这样天井部分可以作为室外,不计面积)

WY: 院落空间亲切的居住体验达到了,菜场与住宅的分层也很有效。通过天井保证了菜场与住户的视觉联系,也为菜场创造了院落,但院落实际的采光品质需要加以研究。菜场的沿街面比较生活化,有很多挑檐的灰空间,但是对开窗的设置没有太多研究,从人视角度上的建筑形象考虑不足。

ZB: 最初的概念就是把菜场的小店铺引至二层,是方案走得很顺的代表,但是缺少了在推进过程中对自己的质疑,可能也是精力不足。实际上菜场本身有很多复杂的问题,住宅也有很多社会问题需要探讨。



4. Zhou Yang

基地周围的交通压力较大,活动空间少,居民尤其是年轻人较少参与到周围的街道生活中。希望通过增加平台,增加出挑营造的灰空间为更多自发活动发生提供可能。具体来说,将菜场部分半埋入地下,路过的人可以俯视菜场布局并依此做出快速购物和一般购物的决定。上半层到菜场屋顶是一个活动平台,设置如咖啡厅活动室的较公共的功能供市民和居民共享。条状的居住功能以外廊式为主,通过整体空间结构的方式使大量悬挑成为可能,因此营造出多种限定感、公共性不同的活动空间,并将私密和公共空间做垂直叠加处理。


WY:菜场下沉这么大的动作有点令人怀疑,结果使地面层的活动空间相对更靠近街道,主要使用空间在这层比较少。动机是什么呢?(ZY:人们来菜场或者路过时首先能获得一个俯视带来的整体感受,能吸引人们,也能使区分专门的快速购买行为和挑选漫游性的一般买菜行为。)

LYC:居住部分以外廊式为主,户型看来客厅直面通廊,可能有隐私方面的问题。(ZY: 在住宅南侧设置了一些采光井以解决采光和隐私的问题。)

ZXF:从城市肌理来看,住宅的条状布局是有一定的呼应的,结构方面的研究也比较深入。但是似乎对人的活动尺度的体察还不够细致,比如菜场的入口空间的营造不足等。


5. Yang Qianwen

做一个明亮的菜场,希望塑造一个天窗,这个天窗并非穹窿而是能够引入漫射光的多孔海绵体的状态。中期评图时被质疑这种规律布置所产生的空间会比较乏味且没有很好地景观视线关系,所以现在结构扭动形成马鞍形双曲面。


ZXF:埋在最下层的住户的采光似乎是不满足的。另外达到这个跨度桁架是不需要这么高的,住户之间的这片墙在概念上是强的,很好地体现了你的系统,但是如果按照结构的需要只用2m高,那么下面的采光将会得到大大提高。

柳亦春:我觉得高墙蛮好,墙面的反光使得室内会感觉很明亮。



6. Wu Shurui

[方案]希望在上部住宅和下部菜场之间加入小区活动空间来加以过渡,因此将地面层作为流动的自由市场,而地下一层则是标准化的菜市场,由于地面平台有很多通高和露天的空间,所以很符合传统集市的开放感。住宅部分则是希望在空中设置共享平台。


ZXF:这个菜场给人一种考古现场的感觉,下面两层的菜场空间感很好。

LYC:地面架空层的引入很有特色,但是上部的住宅太密集也太均质化,如果能从中抽掉一两个作为具有中心感的户外空间会更好。

ZB:我发现同学们在设计菜场时都有“摊位怜悯症”,特别喜欢把摆摊的流动商贩考虑进去。地面层这种类似于公共空间的菜场设计不错。

LU姐姐:我个人的经验,这条街道的氛围很平庸但街道感很强,很热闹。如何把摊位沿街的传统引入设计时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这其实是设计了一种生活方式。空间差异和功能差异最好有对应关系。



7. Liu Xu

[方案]希望菜场作为住宅的庇护,参考了以前菜场,形成菜场半包围住宅的布局。住宅部分通过两户共用阳台或入口,以及类似马赛公寓错层入户的方式创造公共性,增加住户相遇的机会。


WY:街景拼贴的表现挺好,住宅的北立面感觉过实。

WFJ:北面有点粮仓的感觉。

ZB:北面的尺度过大。

LYC:方案有点像三个房子的拼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共同的核心是什么?共同塑造了什么?

ZB:LX的出发点比较保守,院子是住户独有的,不与菜场共享。但是住宅有没有可能利用菜场的屋顶?

LYC:若放弃一排天窗,利用率就更大了。

ZXF:菜场屋顶可不可以是一个从地面升起的完整草坡?感觉方案更侧重对住宅户型的考虑。

LYC:若面向内院的住宅里面改为实墙,整个内院的感觉会完全不一样。

ZB:没有积极地去利用内院,希望是一片空地。

LX:留一片空地让居民有更多参与,使用更自由。

ZXF:内院可以是空地,但仍是可以有限定。关键是界面是什么状态,而不是让你去做景观设计。感觉内院能流动到菜场屋顶上而不被打断会更好,现在外部的场所感欠琢磨。




KK组


8. Zhao Zhengnan

[方案]对菜场的调研发现菜场对周边有同质化的影响,通常菜场外都出现小摊贩等,所以引起能否打破菜场的边界的思考,方案源于对住宅和菜场关系的考虑,希望能通过住宅的形态限定出菜场的空间结构:倒L型剖面的住宅,其负空间则用作菜场摊位,场地中部有一个矩形广场可以用以扩充摊位,北面的多层住宅是在基本户型确定后对南面进行了错叠处理。


ZB:任务书要求的2000㎡面积够吗?(ZZN:把露天的街道作为菜场交通也算进去,面积足够)

ZXF: 有种上海里弄的意味,但是两边都是住宅墙面的弄堂走多了其实会有点闷,如果偶尔出现一些适合于四五户家庭的半私密的小型邻里空间会更有意思。基地南面的沿街底层也作为住宅入户层似乎不太合适。

WY:这种市场很有亲切感,也会有与平时菜场不同的商业模式,但这种形式却正在从城市中慢慢消失,在室外街道空间里发生的相互交流可能比全室内的封闭空间更多。



9. Zeng Shun

[方案]希望创造两层的菜场的体验,住宅与菜场共同向内围合出内院空间。沿街菜场对外是收敛的,对内是扩散的。


LYC:住宅挑出的平台感觉很大。

ZXF:菜场的体验像美术馆,序列感很好。但是为什么南侧街角处只让看不让进?中期评图的时候东北较高的住宅与菜场屋顶的低层住宅之间还有一定的过渡,但现在没有了过渡,连续感消失了。菜场与其上部的住宅之间的序列的过渡感挺好。




10. Zhou Xingrui

基于人对菜场空间的感知。目前的菜场低矮无光,菜场空间不能一目了然。我希望设计出一座明亮宽敞的“新型菜场”。菜场下沉处理,使街道上的人们能从菜场上空一眼瞥见内部的全貌。住宅部分,为了保证菜场的采光,把住宅的体量尽量做薄且底部与菜场的顶脱开。住宅高耸的楼板也为菜场形成了遮阳,柔化进入下部菜场玻璃顶棚的光。


WY:介绍的过程十分逻辑,每一步都相互关联。这是值得肯定的。

ZXF:为什么不把这么有表现力的拱顶贴着街面展示出来?

周兴睿:不想这么做是因为,希望人们在街道上先不要看到这样的菜场,需要先经过低矮的沿街店铺空间然后才进入到内部的大空间中。

柳亦春:住宅和菜场之间应该如何平衡?目前的菜场很宏伟,但是住宅的人却没有除室内以外的活动场地。

ZXF:这个设计一开始的起点就是一幅没有住宅的图景。

WY:菜场的空间很棒,但是感觉为了菜场牺牲掉了住宅的内部品质。

ZB:其实住宅做薄并没有不好,只是这个方案分配给住宅的资源相对太少了。

WY:从这个学生刚刚回答ZXF老师的问题的角度---为了追求空间上的“先抑后扬”而舍弃形式上的表现力---可以看出来他是很注重“空间”的,这点值得肯定。

ZXF:目前方案中的菜场和住宅的关系更像后现代的处理方法,是直接“碰撞”在一起的。

ZB:需要想一想,居住在这个大跨结构上的人们,除了室内,生活的依托是什么。



11. Liu Xiaoyu

[方案] 希望设计一个有花园的菜场,通过浅进深的环形菜场以及其围合的中央花园来改善菜场品质。同样是南面低层住宅与北面多层住宅的设置,希望住户通过在二层围合出的共享庭院入户。


ZXF:通过平面的方式解决了菜场问题,形成了一种与普通大菜场不一样的空间体验,中期的时候感觉低层与多层住宅应该是融为一体的,虽然似乎有这方面的努力,但二者之间还是有比较明显的界限。另外,很诧异地发现了方案中有中轴对称,但是却又不容易被发现。

LYC:非常完美,设计的出发点与最终达到的目的是符合的。(ZB:看来是甚合liu意啊~)入户的半公共共享庭院相当有感觉,从尺度到门窗开洞都具有城市住宅的品质。入户方式有点过于松散,也许具体使用起来没有问题,如果从中间的花园上到二层平台再进入共享庭院可能会好。(LXY:主要是考虑到菜场仅白天使用,晚上关闭,住户穿越菜场进入花园有点不太合理)设计不需要单独考虑建筑的形式,形式自然生成,挺特别的住宅。

ZB:跟中期比较,方案的大想法没变,但是系统有所调整,以至于交通空间没有细化。(多层北面的楼梯在模型和图纸上都忘记加了~)




12. Xu Chenpeng

[方案]“路过的场”以捷径两边的摊位为提示,创造穿越的感受,解放内部空间并用高差的变化突出这条路径。高低不同的菜场摊位设计来自儿时菜场的记忆。住宅部分与周边肌理近似,菜场与住宅之间分离处理,通过三个天井产生对话。


LYC:穿越的道路很好地提升了商业价值,我是开发商就选这个方案了:)

ZB:菜场层高不一,菜品种类布置与层高有关系么?

XCP:地面标高低的是湿区,卖水产类,较高处是气味较大的禽类。

ZXF:增加了沿街面提升了商业价值。

ZB:之前挖了个内院的不也增加了沿街面么?

LYC、ZXF:这不一样,这是一条捷径,有更多人愿意走。

ZXF:上下的逻辑相互分开,但是在中期评图之后加设的天井处发生了化学反应。有点疑惑的是东面学校附近延伸出的道路似乎有穿越至学校的暗示。

ZB:北侧的住宅拼接感觉过长。

WY:东侧的室外处理挺有意思,但是利用率感觉不高,品质不太好。



13. You Wei

通过置入一个六百平左右的公共广场重新建立基地上的菜场、住宅与周围环境中的学校等建筑的关系,这个内部的空间和关系都更松散灵活,而朝向城市街道的一面,仍然使用比较秩序化的方式强调街道的感觉。


ZXF:是一个有清晰的目的而且目的达成度比较高的方案。有点像城中村的一个片段,在这里我说的城中村是褒义的,意思是没有刻意设计的痕迹,像历经了时间形成的,有一种不经意的精心在里面。这个小广场有某种纪念性,它的复合的功能和这种空间感形成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兴奋点。

WY:从城市整体看来,这块东西似乎是异质的,有点自我的态度,有没有考虑街道的感受呢?有没有考虑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城市的关系?与周围关系不太明确,而本身的空间又太突出,菜场和住宅的这种功能体是不是足够重要到需要如此吸眼球?(LYC,SYF:但是又恰恰是从城市出发的设计……)

ZXF:从这个空间我可以想象到人作为实体,有的是等孩子的家长,有的是买菜或休闲的居民,在建筑线框里的不同活动,然后从不同的建筑里涌出来,以不同的方式在广场集聚的场景。



14. Zhu Jingyi

现在菜场的普遍形态是一个完整的大空间包裹不同业态,住宅时被围墙围合的封闭内向的住区,设计希望打破这种内向性和独立性,以“松散”建立与城市的互动。菜场方面,通过业态的区别把菜场分离成多处不同的空间,产生类似城市中的尺度较小的街巷。住宅方面,通过自由的平台与立面争取活动的重叠、与外界主动的交流。住宅位于的菜场顶层的分散的平台提供一个丰富的新视角,融合住区、菜场以及街道上的活动。


LYC:整体看起来像被划分成了更小的地块,并且是在各个时间分别进行的设计结果。一眼看上去差不多,实际上每栋每处都是不一样的,挺有生活气息。但是菜场分散后的每处建筑与业态的对应设计没有表达的准确,比如这中间的水果店为什么如此光洁而异质?(ZJY:这是原场地上的水果店,希望保留一些原来的记忆。)另外似乎外部空间要优于内部使用空间。

ZXF:有点类似非设计感的方式进行的。相比其它方案通常有一个单一而强烈的秩序来说,这个方案似乎没有一个控制性的秩序,感觉挺舒服。

WY:菜场形成的气氛挺好,街道有宽有窄,空间有大有小。但是居住部分的品质欠佳,朝向问题,转角户型的问题,进深也似乎不均而存在差异。而这块地应该是有余地可以同时保证居住品质在一个水平之上的。

ZB:与L老师的感觉相似,设计成果给人一种场地被不可逾越的边界划分成了小块再分别设计的感觉。这样的结果好吗?

SYF:设计里过多的小局部反而削弱了彼此的差异性,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




SYF组


15. Chen Linrong




16. Feng Qi




17. Luo Linlin

我考虑的是家和市场的关系。有一定距离又很方便到达。楼层的错动,形成一个灰空间,从外部公共空间过渡进户型空间。底层菜场的顶棚可以为居住者提供一个更大的集中活动场地。


WY:为什么楼要往这个方向扭而不是另一个方向?扭动后,下面的住户采光会受到影响。

ZXF:人是如何到达菜场屋顶面的?住宅扭不扭并不重要,倒是住宅的底部呈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自然景观。



18. Tang Yiming




19. Tuo Zhaoxia

[方案]创造与周边不一样的肌理,通过跃层的几户围合出一个院落。住宅从菜场当中入户,让菜场带给住户更多的社交活动以及活力。住宅通过开窗及楼梯的处理解决通风采光及私密的问题。完全开放的菜场感觉是街道的延续,散布摊位以及入户楼梯。


ZB:有少量套间是纯东西朝向的。

ZXF:没有伟大的想法,但是有很成熟的技巧,功底很好,会是个非常有序的建筑师。但是不要太兴奋:)

LYC:这里面还是有非常伟大的想法的,住宅平面很有想法,跟传统的平面是很不一样的,一户一户的很有家的感觉,通过集合的形式创造出一栋是一个家的感觉。

WFJ:怎样是一个家的感觉?

LYC:空间啊,平面啊,既有朝东又有朝西的窗是很难做到的。

ZXF:从小到大的尺度变化是连续完整,不知道这与LYC老师说的生活感是否相关。

LYC:其实应该是有关系的,不光是内部,还包括外部空间。

SYF:参考了长谷川豪设计中采用高窗的做法,解决了南向的私密性问题,同时空间感受也是挺好的。

ZB:通高空间有一种下陷空间的感觉。

ZXF:这个方案可以用sophistication来形容。

LYC:整体稍微有点过于平均了,但是单独一个院落来说还是挺完美的。



20. Wang Zhili






[教学讨论]

KK:总结下来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概念探索比较多,最后时间较为紧张;一种是概念很早就定了,然后慢慢画图 。这两个方式多少受到了各种比如性格的影响;还有一种是最理想的是一直在慢慢推进,概念也有所推进变化,设计又有所推进的,但是一点点推进也有难度,因为很难做出一个“很强烈”的方案。


我觉得(这次设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去体验,‘假如没有老师的话,哪一步我走不过去’,因为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被我拎一下某个点之后,方案就能有很好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老师点,那就会堵在那个地方,外人很很容易看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但是自己是很难看得清的。以后自己做建筑师做设计是没有老师的,那么就要学会用‘自我认识’的方法去认识自己。



ZB:我倒是有个疑问,希望几位老师也可以发表一下意见。设计的长题目在同济之前好像没有做过,经过这次的长题目的教学,我会产生一个疑问,长题目应该用什么方式推进。


从我们组里来看,基本上前8周是个短题目的做法,后8周在前8周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但是目前看来后8周的效率不高。因为后8周是在纯解决技术问题,而未能有技术环节和思考的一个平行推进和相互促进。也许是一开始就应该将技术和思考这两条线进行平行的发展,但是我又发现这个课题中方案做的顺的同学基本上是两条线分开做的,前八周就做大家比较熟悉的‘从概念到形体’,后八周相当于在补其他基本知识的课,在补课的时候,同学们往往比较被动,很难从技术角度去批判自己之前的想法或者找一条好的路去优化方案。现实的情况是有的同学要么就顽固地往下走,要么就是不太敢走,还有对于找不到思路的同学,那么前8周基本就废掉了,因为前面每个礼拜出一个新方案,但最后都没深入就放弃了。这样方案上的反复从个人角度来看是正常的,但是对与教学来说是否是一种有效的办法?是不是应该避免浪费前八周的时间在原地绕圈子而只剩下一半时间做方案,这样只用一半时间做出来的方案,想法再怎么好,肯定有问题。


这种问题,我觉得可能需要我们(题目的设置者)设定一定的环节,去控制这件事情。现在看来,这种控制比较难。这也是为什么长题目在同济做比较难。比如在ETH这样的学校长题目为什么容易实现,因为他们是一个路子的,然而在同济,同学们的思路是开放的,是国际化的,所以用长题目去做,就很难用一个统一的进程去控制方案设计的推进。



KK:是有可能很难控制有些同学的设计进程的,但大部分还是可控的。

LYC:前八周徘徊的过程中如果有得到对后八周有用的东西的话,尽管方案可能不一样,但是意义还是有的。

ZB:前八周的东西肯定是有用的,但是受控和不受控的状态,我还是蛮纠结的。

ZXF:我觉得如果是针对研究生的教学,我就不管这件事情了,因为每个人的思考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要通过绕圈圈也一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直到某一刻被逼急之后,压力就把方案给“压”出来了。但是对于本科生,我觉得ZB老师说的很重要,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在某个方面培养一个特别的专才,而是去培养这些对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的本科生,所以需要一种通用的效率的方法,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会扼杀一些想法。

ZB:这件事情确实比较难平衡。

LYC:这样整体压的方法,那么冒出来的一两个人要么很差要么很棒。

ZB:我觉得这样就有一种浪费。因为你所说的“很差”和“很棒”其实是会互换的。老师设定好每一步应该怎么走对于同学来说其实就存在风险,有的同学在这次作业做得好,下一次也许就做不好了,并且这种事情的原因不在于同学的设计能力不行,而是在于题目不一样,有的同学碰到的对口的题目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可能就做的好,反之亦然。



LYC:我觉得最后方案出来的结果好坏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做设计的过程中他学到了做设计的方法分析基地的方法。这些东西,即便他最终的设计成果中并未表现出来但对于他来说是有用的,这样就可以了。不用苛求结果一定要是“好”的。

ZB:这个很难平衡

LYC: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学生是学到了还是没有学到。

ZXF:我觉得你说的方法还是比较接近教研究生的方法,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同样的努力,如果没有“限定”的话,那有可能会有同学说“我不在乎最后的结果只在乎过程”,如果台这样的话,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就会动力不足压力不足。

我希望所有的同学都是以往超前的努力的,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我愿意采取LYC老师所说的办法去教学。

KK:我现在采取的方法其实是不太干涉学生的概念,只要从老师的角度判断基本可行、不是做不出来,那么在很早的时候就要往前推进。这不是说不反对同学们的想法,而是不让学生换方案。

ZB:(笑)可能王老师威望比我高,在我组里我是无法阻止同学们换方案的。

LYC:那么如果是快交图的时候临时换方案,方案也很棒,那这个时候应该给这个方案高分还是低分?

KK:临时换出来的方案是不可能很棒的。

ZB:这个问题就是有的同学想法很好,但是在完成度上永远比其他同学差很多。

LYC:对,就是如何针对想法好和完成度不好来评分?应该如何权衡。

KK:一个想法好,但没有时间(去完成它),这个方案是不可能好的。

ZB:作为长题目,如果只根据想法好不好来打分,那么对于完成度很好想法普通的同学来说就很不公平。

LYC,那么就是要设定评分的标准。

ZB:可是如果真的这么操作,最后的结果就有可能是一个比较中庸但进展顺利的方案得分最高。

LYC,那最后还是需要老师平衡了。

KK:我觉得方案推进的后期是很重要的。我个人认为,概念在前八周定下来的话,后八周是需要通过各种办法(去实现它的),比如立面的推敲,让立面去“倒压”方案,让概念有逐渐的变化,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

ZB:我是觉得想取消前八周后八周的这种办法,因为这种一半分的方法导致同学们的成功率就是一半一半。我组里的同学前八周就跟做短题一样,技术方面的东西进不去同学的视野。

LYC: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有个中期评图,一定要拿出一个成果出来,所以导致很多方案是应中期评图临时提出来的。

ZXF:所以在中期评图的时候要设定具体的内容,比如概念要定下来,空间要定下来,剩下8周要解决建构的问题。这样就导致了ZB老师所说的风险,因为前八周发展得好的同学可能已经开始想后八周的技术问题,后面就会很顺;可是如果前八周只是在原地绕圈想概念,那么到了期中以后就会很纠结。

ZB:我发现,如果长题目想要同步推进(概念和技术等等问题),那么题目一定要简单。

KK:结论!LOL

ZB:这个设计题目同步推进是有挑战的。

LYC:你说的同步推进是指不同的侧面?例如概念、建构……

ZB:就是完整的推进。



WY:我觉得我能分享下在ETH以及在同济当学生的经验。我在ETH上过三位老师的课程,其中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Kollhoff教授。他的设计课也是整个学期的长题目,没有分为前后八周。以两周或三周为一周期把过程分得很细,两周是空间概念,两周体量及城市之间的关系……

ZB:是否允许学生中间推翻重来?

WY:不允许。他课程提出的目标是非常明确重要,并且作为最终评价学生的标准:是否达到了开始时的空间的或者其他的目的。但是他不认为任何想法都能作为设计的概念推进,他指的是空间概念。他在设定课题目的时有明确希望学生去关注的东西,是空间、城市以及本质的构造问题,而不太在意项目的大小、难度、类型等,甚至没有具体的功能任务书。他是从深度上挖掘评价学生完成的最后成果,一个项目不会每个空间都去具体设计。如果是类似同济这次菜场的课题,他可能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城市的体量、菜场及住宅各挑一个空间,或者是从外部进入的一系列空间来设计。

LYC:将体力活减到最少。

WY:在讨论一个空间的时候,周围可能还有许多其他功能的空间,Kollhoff教授明确说其他那些空间全部涂黑,表示未经研究的东西,图面上表达的内容都是经过思考设计的。最后的成果有六张图,但是有限定,必须有通过街景拼贴把模型或者表现图放入场所中,必须有内部空间透视及模型,还必须有纵向贯通的墙身剖面,通过这个构造剖面是能将整个建筑立面实现的,其中还有构造老师对节能等提出建议。整个设计课程是在深度上挖掘而不是面面俱到。

KK: 是几年级的课?

WY:第六学期(总共十学期),其实就是现在这个阶段。大家花很多精力在诸如流线布置跟疏散等各种问题上,这些按Kollhoff教授的教学目的都是可以省略的。Kollhoff教授的整个课程分为4个学期。

ZB:他要带4个课题是八?

WY:对的,每个学期解决一个问题。我参加了其中的两个课题,第一个课题是只用石膏体去研究体量和立面的关系;第二个课题是一个小住宅,但是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空间设计;第三个课题是高层;最后一个城市设计。从这四个层面去学习,一系列课题完成也就达到他的课程目标。

ZB:Kollhoff教授的构造设计一定是与立面相关,但是我觉得我们组可以探讨很多构造系统,但是永远没有时间去做立面。

KK:那没有立面怎么研究构造?

ZB:看他们的图纸及模型都看不出像Kollhoff教授他们对立面的重视程度,当然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只是从完整度看所有同学都缺了一个立面该如何定的环节,觉得他们是无力设计,这个题目的要求太多了。

LYC:构造不一定就是立面,可能是与整个设计概念最关键部分之间的关系。

ZB:这个我做过对比,Kollhoff教授要求立面与城市匹配,精确性要求非常高。

WY:还有一点很关键的是,Kollhoff教授需要学生通过这个联系学习了解清楚门窗的构造。他要求的图不会特别多,第一张是大的总平面,第二张是效果图,将同学们的工作量降到最低,但是他会在这张效果图上面不断地挖掘。现在看实验班同学的表现图都比较小,但是当打印到A0的大小是,会发现很多很多的细部都是没有考虑到,这些部分就应该与学生的节点构造设计对应。

ZB:Kollhoff教授是解决一个“空间——氛围——建造”的问题,他不太涉及社会、功能得问题。

ZXF:当然还有别的老师。

WY:我在那边上过几个老师的课,除了赫尔佐格(课题是一个城市的研究)有点例外,Sik和Kollhoff都不允许学生有天马行空的概念。

ZB:他们非常的严格,他们做出的立面都非常严谨,然后探讨构造问题,如果是随意做的立面将无法探讨。

LYC:他们的立面都很古典。

WY:还有一点印象比较深刻。我前一学期是跟Kollhoff,后面跟Sik时还带有Kollhoff的思维方式,Sik就明确指出我做的是Kollhoff的东西,这在他的教研室里是不允许的,因为他俩的观点的相对立的。在整个学校里面,老师们的观点可能不一样,学生可以每个学期跟不同的老师,然后一轮下来做出自己的判断。

ZB:但总的来说都不能天马行空。

WY:是的,他们控制得非常严格。

KK:我觉得大部分欧洲学校的训练都是这样。

ZB:就是说学生的想法要得到老师的认可。但是同济这边的主要是鼓励型的,老师在想法阶段不会把学生忘某个固定的方向引。同济这里没有ETH那样严格的传统,可能东南会有。WY:我开始不太习惯这种强制的系统,但是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我发现老师教我的东西都是他会的东西。譬如说,在这次评图的这些方案中,像自行车坡道这些老师们都没有经验吧。而ETH的老师会很精心设置了一个系统,把自己成系统的理论教授给学生。不管学生是否会在下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否认前面的观点,学生总归是学到东西。

ZB:这是跟Studio的方式,一般一个Studio不会只有一个题目,对吧?

WY:一个教授带一个Studio,但是他手下会有四五个助手。

LYC:是一个学期一个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在一个Studio?

WY:每个学期都会有不同的教授带不同的Studio,学生可自由选择,但一个学期只能参加一个Studio。



KK:我觉得WY说的关于欧洲的教学体系,其实每个老师带的都很不一样。所以,我觉得一方面我们可能可以集中火力,不求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也有一个反思(向东工大学习),很多欧洲的套路在亚洲用不上,因为亚洲社会问题太复杂,感觉建筑很难用像欧洲那样纯净的东西。觉得两者都得有所兼顾。

LYC:这是开始考虑他们以后就业的问题。

KK:不光是就业问题,还是在这个社会中需要面对的思考。

ZB:这是个有效性的问题。他们对城市问题的关注无法抛开连续性,我们这找任何一块地都无法讨论连续性问题,这20个方案在ETH基本全被弊,或是要大大收敛,例如张永和中期讨论时候直觉的第一反应既是周围的肌理是如何的。我们带设计感觉没有限制,这不一定不好,但是长短题目毕竟不一样。短题目主要探讨概念和形态问题,周期变长了之后,就很难去设置学生的依托点在哪里,我们的选择余地过大。

ZXF:这可能要看我们希望将它们培养成怎样的人。

SYF:普林斯顿的时候没有选择Studio的机会,选的时候老师会明确说你适合哪个Studio不适合哪个。每个老师都明确说明,学生参加了就得按老师的方法,不喜欢就不要选。

ZXF:我们实验班也可以有选择啊,变成shopping。

ZB:这有点复杂,而且连续性不强。

WY:还有一点,第一年参加Kollhoff的studio的时候,他也没有介绍得很清楚,而是两周给学生一个题目,接着后面两周再出一个题目,前后之间是有连续性的,但是学生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题目。Kollhoff只在开始的课程介绍说明关注点、研究主题、做法的原因、课程目的,但不会涉及课程步骤。

ZXF:这对大部分本科生的基本训练是通用的、可见成效的。通过简单但深入的把某节点放大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得到比较均匀的技能教育,也就是基本的操作方式,对构造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ZB:对,因为这个教育的目标是毕业后能成为合格的职业建筑师。同学们做了两个长题目之后有什么感想?



同学A:每次方法都差不多,先做完概念形式,到构造问题的时候就只能听老师的了。

ZB:我觉得我们之前讨论这个构造问题的时候,我讲给你们听之后很少会有反馈,也没办法有。

同学A:就是对构造没有什么概念。

KK:上次Campo Baeza他们要画1:50的大剖面,但他们的要求是概念要正确。

ZB:就是定性的问题。

KK:对,不让他们具体去讨论构造的问题。也许这个是可行的,就剖一个概念正确的剖面,老师发现不对的不直接改,而是告诉学生这有什么样的问题。

ZB:像我们组构造图纸比较多的同学也只是能达到构造概念基本正确,看着很细,但是只是定性的。当时我们组的Liu Xu就像把房子的构造部分完整的设计出来,他每个房子画了一个星期,也画得很细。那么这种经验很难得,但是到底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这里共同基础比较少,这也是中国学校的问题。

ZXF:对于构造的训练,我比较认同每学期都在做同样的东西,但是对构造的理解逐年加深。工作量也不一定需要增加,主要是从定性到定量在慢慢加深,但是每一次课都要求……

WY:还有一点是不光是画出来,每一个节点都是要经过设计的,在两个星期里,同一个节点会画很多次。举个例子说,开始时设计的概念中因为某种原因,窗的构造是齐平室内墙面的,但是可能在探讨中,整体建筑的设计需要及设计概念从总体落实到一扇窗的时候,这扇窗可能会恰恰反而不应该齐平内墙的。这些都是需要经过设计的,或者说如果窗是齐平外墙的,如何解决遮阳及其他构造问题呢?这就需要和老师在两周时间内讨论这个墙身剖面的构造设计问题。

ZB:但是我发觉我们的长题目做不到这个状态,只能做到定性。窗只要开对就好……

SYF:我离间WY的意思是设计的状态是要持续到节点的设计的。做设计时候,方案是要反复修正的,节点也是一样的,而不是仅仅是按照某个参考样图画出来。

ZB:这个有待于同学的自我成长,看看下个题目同学们会不会有改善。反正对于这个环节我是很存疑的,过程基本上是个单向的。

LYC:让我们看看下一个题目怎样:)

ZB:展望下一个题目。LOL


欢迎大家关注明成教室的小站:
http://site.douban.com/126289/
作者: 梦癫    时间: 2013-1-6 10:16
希望再接再厉,发表更多好贴!
作者: lionawk0326    时间: 2013-5-31 22:31
标题: 推荐:公共菜场设计最终答辩+老师讲评+教学讨论
希望再接再厉,发表更多好贴!
作者: heiddu    时间: 2015-2-9 10:42
谁愿意和菜市场住一起呢?
作者: KAKOKOKA    时间: 2015-2-12 10:15
关注空间关注生活,看了后很有感想




欢迎光临 (http://bbs.caup.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