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话题:变革年代,规划师的前景三问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9-1-7 18:10
标题: 话题:变革年代,规划师的前景三问


变革年代,规划师的前景三问
王伟 (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系)


对国人而言,2018注定是难忘的一年。

改革开放40周年,国家从站起来,经历了富起来,到了强起来,我们敢跟美帝贸易战一把。

改革开放进入了不惑之年。

对规划人而言,2018注定也是难忘的一年。

两件事情成为圈内见面必会聊及的话题,一件是城乡规划并入自然资源部了,另一件是到华夏寻找幸福的很多规划人没能找到想要的“幸福”,前者传递着中央改革的态度,后者释放着市场形势的信号,两件事情让大家从N个规划春天的陶醉中走出来,从时隔37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欣欣然中走出来,开始思考,开始困惑。

变革年代,对已然享受多年发展红利而身陷巨大繁荣惯性的个人,组织,行业而言,困惑怎么干,困惑怎么走……是很正常的。万千困惑之中,其实都绕不开哲学里经常讲的三个基本问题:1.我是谁?2.我从哪里来?3.我要到哪里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伊始,正好就三个问题,大家可以探讨一二。

一、我是谁?

我是新时代国土空间蓝图的绘制者,是美丽中国的推动者,是响应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行动者。

如果再深问一步:我到底是谁,这就要看您对规划这份职业的事业情怀与底S***Q结了。

回归初心,方得始终!

二、我从哪里来?

我从城乡规划系统来,从国土规划系统来,从城乡规划学科来,从地理学科来,从公共管理学科来,从老八校来,从各种新兴学校来……

揭去种种标签,归根到底我是从人民中来,要回到人民中去。

放下故见,齐心协力,为祖国奋斗、为人民服务才是根本。

三、我要到哪里去?

国土空间规划为多规合一盖棺定论,既不是城乡规划,也不是土地利用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给出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9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空间规划体系要从国家到市县全部编制完成,730天的时间倒逼窗口期,相信只要你能正确领会中央要求,熟练掌握新的编制要点,肯定闲不下来。

只是2-5年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完成之后,后续规划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1)不会再像过去那样频繁修编,三区三线从结构上把“定棋盘”的方向把准,更多将是根据“落棋子”需求的动态微调。规划业务从规划产值向规划服务转变,不再是游击队式的一勺烩买卖,而是长期的精耕细作,保姆式、根据地式、复合团队式、沉下心去服务的规划模式将成为主流。

(2)相对于过去规划市场更多以toG、toB为主,未来toC的社区规划将崛起,5:3:2将演变为2:3:5。今日,北京新总规的年度体检以及责任规划师的实施,拉开了更加重视规划实施评估与更加强调服务下沉基层的规划转型趋势序幕。

(3)经历了土地层面的多规合一之后,伴随城市与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将出现新形态的多规合一。个人将其定义为新的“五规合一”,即“人口规划+土地规划+生态规划+财政规划+数据规划”,将关系一座城市的真正生命力。而一个空间规划院不论设置多少个所或中心,至少要有:

人口规划所(中心)回答人从哪里来,如何以人为本的战略问题;

土地规划所(中心)回答存量空间如何优化,增量空间如何供给的战略问题;

生态规划所(中心)回答资源承载力如何可持续利用、城市自然资产价值如何保值增值的战略问题;

财政规划所(中心)回答产业如何运营、财税如何健康运行、投融资模式如何创新等战略问题;

数据规划所(中心)回答实现空间规划管理的感知化、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等战略问题。

(4)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过程中规划的治理特征会越来越明显,对规划师的能力越来越表现为“可精治、懂法治、善共治”的需求。意味着未来规划师要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与调整能力,因为要么你面对与人的竞争,要么就面对与人工智能的竞争。

(5)传统规划学科需要不断创新,而具备财政经济类、计算机信息类、公共政策类等学科知识背景、又通晓规划的学生将成为抢手人才。

结 语

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2019年1月3日,世界浙商上海论坛,马云讲到:“2019年管他好和坏,只做好自己,该调整的调整,该裁员的裁员,该加人的部门还得加人。从眼睛往外(看)到眼睛往内(看),这样的企业才会渡过难关。只有自己强了,再大的洪水和风浪才能度过,否则你天天坐在山上看风浪,你就会成为风浪的一部分。在过去,人们都在讲风口来了猪都会飞,每个人都在押风口,“一个公司讲了几个故事就能融资十几亿的时候,你们就没想到灾难已经靠近了吗?这正常吗?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把握好,一定就能获得巨大的机会。风过去,摔死的一定是那些猪,它们是不会长出翅膀来的。”中国仍然有三个重大的机会:第一是中国的14亿人口,3亿的中等收入人群构成的庞大市场;第二是中国政策的强端,具有对未来强大的规划能力;第三,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过去20年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也超过欧美国家20年的总和。在未来的发展中,形势好就完善自己,形势不好也要完善自己,“无非就是把自己的企业做小一点、做慢一点,做高兴一点。””

既然规划变革已经发生,那就拥抱它,不断完善自己,路就会出现在脚下。

本文作者: 王伟,中央财经大学城市管理系

作者: 黑黑的涂鸦    时间: 2019-1-8 14:52
多规合一是历史的必然,规划从空谈走向落地,从宏观到微观,规划人也将传承和创新。
作者: 蒋+泥瓦匠    时间: 2019-1-10 09:23
规划和建筑最后是不是会走到一起?
作者: admin    时间: 2019-1-10 10:41
楼上,会的,有一种分支,会积极拥抱建筑
作者: Livesay    时间: 2019-1-11 08:36
国土空间规划用以对空间和发展的约束性指导,这里面应该会逐步涵盖对目标方向的指引,涵盖功能划分、主次构架、人居文化及空间形态等
作者: menzheji    时间: 2019-1-11 09:53
admin 发表于 2019-1-10 10:41
楼上,会的,有一种分支,会积极拥抱建筑

意思是规划中有一支队伍向建筑靠拢?另一支向空间规划走?分流
作者: qjz    时间: 2019-1-11 11:08
menzheji 发表于 2019-1-11 09:53
意思是规划中有一支队伍向建筑靠拢?另一支向空间规划走?分流

可是本来不就是有两个规划专业么?偏建筑学的规划,跟偏地理的规划
作者: admin    时间: 2019-1-12 18:38
靠拢建筑的干不过建筑啊
作者: 魔方909    时间: 2019-1-13 12:05
说得好,不忘初心,放得始终。什么是规划师的初心,做好规划,更好的发挥规划在资源要素分配中发挥作用推进城市建设、提升空间品质、促进城市良性发展才是规划师的初心。既然环境变了,对规划师的要求也变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学习。
作者: menzheji    时间: 2019-1-15 11:01
qjz 发表于 2019-1-11 11:08
可是本来不就是有两个规划专业么?偏建筑学的规划,跟偏地理的规划

对呀,我也觉得
作者: 柠檬茶    时间: 2019-1-16 21:27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这句话愈发让我觉得规划要搞成NGO了。
话说,要么向上,要么向下。向上,去搞战略,搞策划,搞产业,搞大方向,向下,要通晓建筑,具体的设计要落地,要实际,不能再飘了。
作者: risonxie    时间: 2019-2-2 16:50
那个…想问一下风景园林专业的是不是也算是规划的一个分支啊




欢迎光临 (http://bbs.caup.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