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话题:人工智能如何推动城市规划变革?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8-12-24 09:16
标题: 话题:人工智能如何推动城市规划变革?


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 —艾伦·麦席森·图灵提出能判定机器智能的“图灵测试”;1956 年,达特茅斯会议正式确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领域。历经六十余载浮沉,人工智能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几乎涉及了所有的自然和社会科学,定义与内涵不断演进。传统观念主张让机器学习人的思维方式并产生智能;现代人工智能概念认为,重点是让机器能够解决问题,并非一定要像人一样思考 。

对此,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百年研究计划发布的《AI and Life in 2030》报告强调,人工智能是“通过人工合成智能来研究智能”,智能仍是逐步演化的复杂现象,与人的行为相似,但这只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2017)》也指出,人工智能正从“模拟人类智能”演化到“协助引导提升人类智能”,从“工具”进化到“伙伴”。

步入 21 世纪,深度学习 (Deep Learning)神经网络被发明,其将使人工智能的系统性能获得突破性提升,开启了第三波发展浪潮。受益于大数据获取、算法优化和并行计算廉价化三大前提的改善 ,人工智能在近几年取得难以置信的进展,外部效应日益凸显。世界主要国家 ( 地区 ) 纷纷开始重视人工智能的战略制定和政策设计。

概括而言,美国着眼未来,欧洲强调伦理,日本注重机制,中国早期偏重应用,近年转向推进“三位一体”战略,制定和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图1)。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提出,是为了应对新形势、新需求,明确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框架、关键环节和应用前景,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服务经济社会和支撑国家安全。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发展,从计算智能走向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从解决专业化特定问题走向通用人工智能,加速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如今,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日渐清晰(图2),依托两大平台 ( 云平台、大数据 ) 和三大技术(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人机交互),推动人、机和网络的融合,具备大数据、跨媒体、群体智能、自主智能和人机协同五大鲜明特征 。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以及云平台提供的数据汇聚基础和分布式计算的能力,所以业内通常也将很多大数据应用 (包括云平台等)都归结为人工智能。

目前对规划行业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一)树立行业价值
(二)重构学科内涵
(三)填充理论真空
(四)创新规划方法
(五)升级规划手段
(六)再造规划流程

在大趋势上,二者如何发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欢迎说出你的观点。


微信投票情况:









欢迎光临 (http://bbs.caup.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