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县域村庄布点规划综合研究—以《天祝藏族自治县村庄布局规划》为例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6-5-6 11:05
标题: 县域村庄布点规划综合研究—以《天祝藏族自治县村庄布局规划》为例


本文来自:国匠城会员投稿

摘要:县域村庄布点规划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立足农村发展实际情况。本文以甘肃省天祝县为例,探讨县域村庄布点规划的综合研究方法,以形成合理的农村人居环境体系。

关键词:村庄布点农村人居环境体系天祝县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战略对农村的人居环境体系建设提出了整体的规划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甘肃省城乡规划院受天祝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委托,开展《天祝县域村庄布点规划》(2014-2025)的编制工作。《天祝县村庄布点规划(2014-2030)》在编制之初即确立了顺应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立足于农村发展实际的规划编制原则。本文根据该规划的编制过程及成果,对县域村庄布点这一规划类型进行了综合的探索。

1 规划背景、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1.1 规划背景

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具备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将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又能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总体指引。因此,村庄布点规划是新农村规划编制的前提,而其核心是使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在农村地区的空间上得以落实,形成合理的农村人居环境体系。

此外,在城镇化过程中,多数地区存在着重城镇轻农村的观点,造成镇村体系研究薄弱、相关规划指导较少的现象,导致镇村体系布局较为混乱,未能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与规模等级。同时,村庄的分散布局使得土地使用较为浪费,村庄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农村地区公共设施的供给与需求间存在严重偏离。因此,通过县域村庄布点的规划研究,可以使农村人居环境体系结构得到进一步整理,以适应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

1.2 基本情况

天祝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武威市南部,位于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东端。东接景泰县,西邻青海省门源、互助、乐都县,南接永登县,北靠凉州区、古浪县,西北与肃南县交界。总面积7149平方公里。天祝县辖9个镇10乡,共173个行政村,751个自然村。县城位于华藏寺。

2013年底,天祝县全县总人口23万人。规划所研究的农村地区包括全县除县城、各乡镇区、各乡政府驻地集镇之外的地区,全县农村总人口为16万,城镇化人口统计以县城、镇区、乡驻地总人口计算,2013年天祝县城镇化水平为37.4%。

1.3 现状特点

经济欠发达:经济落后导致各类设施配套均不完善,造成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

山区县:山区区位导致城镇规模小、布点散、交通不便、设施不完善、地质灾害多、各类设施配置成本增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山区的地形和对外交流的不便使得众多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得以保留。

2 规划思路

根据天祝县村庄发展现状,充分考虑天祝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山区县的特征,审视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将其融合为一体并加以综合运用,形成"延续传统+整治环境+迁村并点+完善设施+建设管制+旅游带动"的新农村建设"六位一体"的天祝县模式,可作为我国各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区县村庄布点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参考。(1)科学构建区域村庄规划体系(2)适当减少村庄数量,扩大村庄规模,建设中心村(3)中心村是新型农村社区(4)统筹考虑生态移民及沿G312的村庄建设与发展。

3 村庄布点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产业发展因素

影响村庄布点的产业因素主要是农业的发展因素,包括农业人口劳均担负耕地面积、农业耕作半径、主导产业类型与布局、农业人口从业结构,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等。本文重点对劳均负担耕地面积和农业耕作半径予以详细分析。

(1)劳均负担耕地面积

首先,根据近十年来单位农业GDP需要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以及技术进步对单位劳动生产贡献的经验数据,推断规划期天祝县单位农业GDP需要的农业人口。其次,根据预测规划期的经济发展总量水平及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推断相应的种植业发展水平,再根据单位种植业GDP所需的劳动人口来预测规划期天祝县所需要的种植业人口总量。

(2)农业耕作半径

影响农业耕作半径的因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人口密度、农业类型、集约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自然生态条件以及地方风俗习惯等。

一般来说,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区,人均耕地少,耕地的集约化水平较高,耕作半径较小;机械化水平越高,耕作半径越大;不同的农业类型中,水稻为主的地区需工量较大,农具较多,因而耕作半径较小,而北方旱田为主的地区耕作半径较大;自然生态环境对耕作半径的影响也较大,通常在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耕作半径一般较小,土地贫瘠、地势陡峭、常年干旱的地区,耕作半径一般较大。

按照上述基本理论,天祝县各乡镇农业耕作半径根据天祝县各乡镇人口密度、农业类型、机械化程度、自然条件等因素来综合衡量确定。

根据GIS分析结果,现状全县平均农业耕作半径为1.5km。根据对当地农民的抽样问卷调查,村民能沟接受的农业劳动出行距离最大值为2.5km。

3.2 人口发展因素

人口发展分为县域、乡镇域和村域三个层面。县域人口发展应根据现状乡镇域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参考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通过合理预测远期城镇化水平,推算农村人口规模总量,并用远期耕地容量对农村人口总量进行校核。

乡镇域人口发展应根据各乡镇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通过经济发展条件影响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对各乡镇农村人口发展趋势的修正,合理预测各乡镇的农村人口规模。

村域人口发展应按照先中心村后基层村的顺序,综合考虑耕地资源、产业类型、农业经营方式、耕地经营规模、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配置等因素确定村庄人口规模。村庄人口规模大小按村庄等级结构的高低对应分布,并与村庄重组、撤并的进程和潜在的发展能力相适应。

本案例根据天祝县上一层次的相关规划,预测2025年城镇化水平为60%,通过计算和校核确定2025年天祝县农村人口总量控制为10万人。各乡镇和村庄的人口规模以全县农村人口历年平均增长率为参考,并根据各农村经济区中乡镇产业发展特色进行修正,近似确定规划期内各乡镇和村庄农村人口规模。

3.3 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主要包括县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分析村庄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如从不同地势高程角度分析村庄密度及不同人口规模的村庄随地势高程的变化情况,以及分析村庄与城镇及与道路格局的关系。二者均可采用统一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4 村庄人居环境体系规划

4.1 规划原则

(1)分级分类原则

按照人口、经济、村庄聚集规模、地质地貌与交通区位、社会服务设施、社会基础设施等因子对全县173个行政村辖的751个自然村进行综合进行加权综合评分,依据评分结果将全县村庄分为重点村一中心村一基层村一居民点四个级别,以此为基础,将全县农村聚居点引导演化类型分为引导搬迁型、控制发展型、积极拓展型、特色保护型、村改居型五种类型。依据村庄分类分级原则对村庄发展进行定位,以此为基础进行村庄布局规划。

(2)城镇规划建成区优先进行村改居

天祝县中心城及19个乡镇的城镇规划建成区内的村庄,优先考虑村改居。由政府采取统建的方式规划建设安置区,提供给村民居住,有计划的将村民委员会改为城镇居民委员会,同时村民逐渐转变为城镇居民。

(3)乡镇政府所在地优先布局

引导农民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适度集中,在镇区建设社区,优先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地周边自然村农户或在镇区稳定就业的农民工以及生态移民到镇区居住,有效扩大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人口规模。依据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产品加工、商贸流通、旅游开发等特色产业,吸引农民进入乡镇就业、居住。

(4)产业园区周边优先布局中心村

在初具规模的工业园区、商贸服务区、特色产业加工区、产业园区周边地区优先布局中心村,一方面实现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共享;另一方面,便于农民就近就业和吸纳外来就业人员,实现社区的扩容、扩张。

(5)基础设施较完善区域优先布局

中心村选址要考虑居民出行方便,可沿县乡公路布局,但要注意保留一定安全防护距离,并应尽量沿一侧建设发展。中心村选址要与全县中小学、卫生医疗机构布局规划衔接,学校、卫生站、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燃气等设施,应优先考虑布局在中心村。

(6)人口规模合理布局

在乡镇辖区内,可以突破村委会范围,加快对生态和生存条件恶劣、人口稀少或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如位于地震断裂带周边)的自然村撤并,向附近的中心村集中。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和思想观念等因素,合理确定中心村规模。根据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民居适度集中的意见》,以及对我国农村大力推广的若干种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的考虑,综合分析后确定天祝县域中心村规划人口规模为500户左右为宜。

4.2 村庄发展策略规划

(1)并入城镇村庄

这类村庄的确定分两类情况,一类是天祝县城区范围内的村庄,另一类是乡镇驻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

天祝县县城范围内的村庄主要包括现状天祝县华藏寺镇区内部分已与县城建成区相连或距离临近的村庄。乡镇驻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主要是现状已与乡镇驻地的建成区相连或者位于乡镇驻地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上切距离较近的村庄。一般情况下,现状这些村庄的中心与乡镇驻地中心的距离不大于1.5km。

(2)集聚发展村庄

这类村庄的确定依据有以下几种情况:原乡政府所在地或是某一片区中心;与镇区和其他中心村有合理的距离,服务半径适宜;具有发展潜力和优势;有适宜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此外,还有两种情况宜确定为集聚发展村庄。一种情况是,行政村合并后村委会所在的村庄确定为集聚发展村庄。另一种情况是,现状自然村建设用地已与规划中心村相连,则该自然村并入规划中心村,其建设用地可作为中心村建设用地整合发展,该自然村在发展类型上可被确定为集聚发展村庄。

(3)控制发展村庄

这类村庄的确定原则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行政村合并后作为村委会所在地的村庄,其作为基层村予以保留居住功能,可被确定为控制发展村庄。第二种情况是,与中心村距离大于1.5km,人口规模大于500人,有乡级或乡级以上道路与之相连接,交通较为便利的现状自然村可以确定为控制发展村。第三种情况是,现状位于一些特定地区,如规划高速公路建设去、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区、水资源保护区周边的村庄可以根据功能需要近期确定为控制发展村,在远期有条件时予以撤并。

(4)撤并村庄

这类村庄的确定主要基于人口规模、距离、地形、自然条件四个因素。一般情况下,人口规模小于500人,与规划中心村距离过近或者超出中心村的服务半径,或者由于地形条件不适于人的居住的村庄可以被确定为撤并村庄。除上述原因以外,还有少数村庄由于产业园区建设的原因被确定为撤并村庄。

(5)一些特殊情况

有少数自然村的地理位置距离自身所在行政村的村委会所在地距离较远,却非常临近另一个行政村的村委会所在地,且本身人口规模较小。在这样的情况下,规划建议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这样的自然村合并到与更为临近的行政村。东大滩乡下四村、水泉沟村可由武威市政府协调合并至古浪县裴家营镇。

(6)各种发展策略居民点的建设要求

对于并入城镇、城镇周边和集聚发展三种发展策略的村庄,其建设的要求是以编制建设规划为主,近期可编制整治规划。对于控制发展的村庄,其建设的要求主要是以编制整治规划为主。对于撤并村庄,如是远期才会撤并的村庄,那么近期应要求编制整治规划,但选择整治的各项内容应更加切合实际,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避免浪费。

4.3 村庄等级层次规划

规划天祝县县域城乡人居环境体系共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中心城区-重点镇-集镇-中心村-基层村,其中后两个层次为农村地区。

4.4 村庄规模层次规划

综合考虑国家标准与天祝县现状村庄人口规模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远期天祝县村庄规模等级层次分类标准如下

如果是经过行政村的合并后,原行政村村委会所在村庄作为基层村保留的,其人口规模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适当放大,这种情况下,大型基层村的人口规模上限可以突破。

4.5 村庄职能类型规划

村庄职能类型规划分为以下五种:

(1)特色农业型村庄。主要指有特色种植业的村庄,以及发展规模化畜牧业的村庄。

(2)工业产业型村庄。主要指自身发展工业企业的村庄,周边有集中工业园区的村庄,以及周边有能源产业发展的村庄。

(3)乡村旅游型村庄。主要指能够利用周边风景旅游区并与自身农业相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也的村庄。

(4)综合服务型村庄。主要指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村庄,一般为集镇功能的中心村。

(5)一般农业型村庄。主要指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没有其他特色的普通村庄。

4.6 村庄空间分布规划

村庄空间分布规划主要落实在分乡镇村庄布点规划的层面上,在按照上文所提出的各种原则及标准确定各村庄发展策略及规模的基础上,可根据各乡镇的具体情况予以适度的调整和修正,以求更为贴近管理和便于实施。

确定各乡镇集中发展的中心村(包括城镇周边和集聚发展村庄)

4.7 社会服务设施和支撑体系规划

(1)教育设施:整合资源,大力撤并

(2)乡村公路:县道进乡、乡道进村、村道进组

(3)给水工程:小区域集中供水

(4)能源利用:山区特色的生态能源

5 结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巨大复杂的课题,农村的人居环境体系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天祝县村庄布点规划正是在对这个巨大课题的不断认识中开展的。随着我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加深,县域村庄布点规划的研究方法需要在更多案列中加以论证和深化。







欢迎光临 (http://bbs.caup.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