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2009同济规划考研原理(城建史部分)复习资料 [打印本页]

作者: xhut    时间: 2011-10-29 13:54
标题: 2009同济规划考研原理(城建史部分)复习资料
城建史

一、中国城建史——历届考研试题分析及答案

一、历年考题整理:

1.中建史每年1道题,周礼考工记考过三次,重要的都城考过:汉长安,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宋东京;概念考过城郭,比较题考过唐宋比较。

2.按照时间顺序,比较重要的都城分别有:淹城,汉长安,曹魏邺城,隋唐长安,(东都洛阳),北宋东京,平江府,元大都,明清北京。其中没有考过又相对重要的是曹魏邺城。

3.书本第八章分类总结考过周礼的影响,近代史没有考察过。

4.历年考题几乎没有重复考察,只有周礼考工记连续考两年,再出现也是有可能的。

5.都城结合平面图,考试拿分。

1.宋东京规划要点(2007)

答:1. 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

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

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

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瞭望亭。

2.汉长安建设的过程及规划要点 (2006)

答:修建过程:

1.       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

2.       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

3.       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章宫。

规划要点:

1.       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在北。

2.       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

3.       宫殿占地面积大,占1/2以上

4.       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


3.谈谈你对《周礼·考工记》对中国都城的影响是“历代遵从,千古一致”的这一观点的看法。(2005)

答:《周礼·考工记》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建设方法的确对于中国历代的大都城建设都影响深远,但是不能把它作为一条贯穿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线,因为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所有的城市都能体现出来的。北魏洛阳只有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隋唐长安则更多的体现出《城制》,如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宫城居中(但偏北)而市却在宫南。元大都则比较全面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甚至可以说它的知道思想就是《城制》。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明北京城也都较多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

从整个历史过程来看,的确都是一直都有所遵从,但是除了元大都外,其他很多城市都是前市后朝,宋东京则是打破了城制的严整的布局,市场集中改为沿街商业。

因此,该说法太过绝对。

4.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2004)

答:1.主体规划:平面方形,中轴对称,宫城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城西面建社稷坛,城东面建太庙,商市集中于城北,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划制度。

2.道路系统:有完整的道路等级,干道正对城门,除北面,其余三面各有三个门。呈方格网布局。

5. 隋唐长安规划要点(2003)

答: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的典范。

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

2.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

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各阶层严格分开

6. 城与廓的概念(2003)

答:城与廓均为防御性构筑物,“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一般来说,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居城外廓内

7. 《周礼·考工记》对古代都市规划的影响(2002、2001)

答:《周礼·考工记》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建设方法的确对于中国历代的大都城建设都影响深远。如西汉长安平面近方形,旁三门,北魏洛阳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隋唐长安的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宫城居中(但偏北)。元大都比较全面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甚至可以说它的知道思想就是《城制》。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明北京城也都较多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

《周礼·考工记》在汉以后随着儒教受统治阶级的推崇程度增加在一些按规划新建的都城中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来。但不能把它作为一条贯穿古代城市规划的主线,它的影响并不是在所有的都城中都能体现出来,如宋东京则是打破了《周礼·考工记》的严整的布局的典型。

8.明清北京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2000)

答:明清北京城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一方面,上层建筑部分如宫殿、城制、官署、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来布局;另一方面,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如府邸、民居、商业市肆等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

明代北京城:

[/table]
1.城市布局符合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城市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以宫城为中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2.城市布局重点出主,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的手法,形成宏伟景观。
3.道路沿用元大都的基础,皇城居中,将城市分成两部分,带来交通上的不便。
4.没有严格的坊里制,采用长条形的胡同划分居住地段
5.商业向南发展,行会发达
6.园林建设有很大发展
清代北京城:
1.沿用明代基础,将内城居民迁至外城,内门驻守八旗兵设兵营。
2.大量修建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族群。
3.商业进一步发展
4.信封喇嘛教,增加了不少喇嘛庙,如雍和宫
9.我国宋与唐代比较,在城市建设发展上有哪些重要的变化,简析其原因(1999)
答:1.规划思想:唐代强调传统的礼制思想,总体布局中轴对称,规整。宋代城市建设不按周制,布局灵活。如唐长安是按照帝王意志修建的,布局规整;而宋东京体现市民世俗生活,布局灵活。
2.唐朝城市建设规模大,宋朝城市建设规模小。
3.道路规模不同。唐代道路尺度大,强调皇权;宋代道路宽度小,路网密度高,道路和商业结合,符合实际需要。
4.商业发展突破城桓,在城外出现关厢,商业由集中的市发展成商业街,主要是封建控制放松,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抬头。
5.唐代严格管制的坊里制全面瓦解,转向街巷制,商住结合,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抬头。
10.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的意思和含义(2008)
答:诸侯城的经纬涂宽度只相当王城的环涂宽度,而卿大夫采邑“都”的经纬宽度仅相当王城野涂的宽度。说明按照封建等级,城的大小以及其道路宽度有相应的规定反映了周朝就开始出现的严格的封建等级划分制度。
二、中国城建史——重要知识要点
1.   城与郭,城与市的区别,春秋时期的城郭关系
城与郭:1.城在郭内,或郭比城大。(内谓之城,外谓之郭)
2.城郭均是防御性的
3.此时已有阶级分化,贵族阶级住在城内,普通百姓居住在城外郭内
城与市:1.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是城
2.城市经济不同于农村居民点的经济,私有制产生后,需要防御城垣保护私有财产
3.手工业商业与农业分开,需要有专门的固定场所交易
春秋时期的城郭:春秋时期的都城一般都有城郭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大都;有的并列,如燕下都与赵邯郸。城是贵族王室,郭是普通住宅,城中一般有王宫,修筑在人工高台上以示权威。
2.         中国古代规划重要著作
a.《周礼考工记》—中国最早的关于工艺技术的著作(图)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解释:匠人营造的王城,方形,每面九里,各开三座城门,城内有九条横街,九条纵街,每街宽都可容纳九辆车子并行,(城中央是宫城)左设宗庙,右设祭坛,前临外朝,后通宫市,宫市和外朝的面积各方一百步。
影响:唐长安,宋汴染,元大都,明北京,都遵循“旁三门,宫城居中,左祖右社”等。
此种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道路制度: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经涂九轨,环途七轨,野涂五轨(道路宽度有等级)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08考题)
b.《管子》
1)       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2)       凡立国都,非立于大川之下,必立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毋近水而沟防省
3)       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从思想上完全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
管子还认为必须将土地开垦为城市建设统一,农业的生产发展时城市发展的前提。在城市内部空间布局上它认为应采用功能分区制度,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管子》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史上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它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典型,南宋平江城——管子营建思想)
c.《商君书》
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对城市发展及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其中,论述了道路,农田分配及山陵丘谷之间的比例问题,分析了粮食供给、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的先例。
3.         淹城特点(图):
1)       三重城墙,分为王城—内城—外城
2)       三条护城河,水面宽阔
3)       三道城墙各只有一个旱路城门,且不在同一方向上
4)       一条道路通向内城,内城地势高,可能是王宫遗址
4.         秦朝时期城市建设特点:
5.         西汉长安修建过程以及建设特点(2006)
修建过程:
1.    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
2.    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
3.    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章宫。
规划要点:
1.    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在北。
2.    与战国时期不同,将官署、市场、居民区布置在城内。
3.    宫殿占地面积大,占1/2以上
4.    实行闾里制,闾里与宫城相参。
6.         邺城规划特点以及意义
平面呈横长方形,史上第一座砖城,不是全国性都市,是王城
1)       城市有明确的分区,前朝后市,统治阶级与一般市民严格分开,一方面集成了古代城郭的形制及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别,不同点是,分工更为明确,不像西汉长安及东汉洛阳那样宫城被闾里包围或相参,而是严格分开,体现了等级的森严
2)       整个城市布局体现了空间对称的艺术手法,道路正对城门,将中轴对称的手法由一般建筑扩大到建筑群,对后来影响很大,如唐长安。
3)       改正了东都洛阳的东西宫分置的不便,宫殿布局规整,前朝后寝。
7.         隋唐长安布局特点及影响
特点:
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的典范。
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
2.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
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各阶层严格分开
影响:
国内:东都洛阳,宋汴梁直接受其影响,金中都仿汴梁,元大都仿金中都,间接受其影响
国外: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日本古都平城京(奈良)平安京(京都),完全模仿长安
8.         唐长安和汉长安的比较
唐长安
汉长安
总体布局
规整长方形,三重城墙中轴线对称
不规则方形,配合地形及现状
道路系统
全市性干道+内部道路方格网
三条并列道路城门(南北向)道路直交
居住
坊里制,与宫城分开
闾里制、与宫城相参
商肆
东西二市
九市(六市道东三市道西)
9.         唐长安与北宋东京比较
唐长安
宋东京
总体布局
规整长方形,三重城墙中轴线对称
布局不甚规整,对称
道路系统
全市性干道+内部道路方格网
道路宽度小,密度高,与商业结合
居住坊里
坊里制,严格管制,与宫城分开
街巷制,厢
商肆
东西二市
商业街
城市功能
帝王意志
市民市俗生活
建设过程
规划兴建
逐步扩建
10.     宋朝城市中出现的新现象
1)       随着农业农副业的发展,一些交通要道出现市,发展成市镇,丰富了古代城市体系的层次(集市,市镇)
2)       商业发展突破城垣,形成城内商业区,或者城外关厢。坊里制度崩溃,街巷制出现:重大转变
3)       攻守技术有发展(火药),一些城市修瓮城,马面箭楼,开挖壕沟
4)       宗教建筑十分发达
5)       城市规模扩大,比欧洲中世纪大
6)       水系的建设,大运河发挥重要作用
7)       城市中商业发展使城市布局多不规则
[table=100%,#ffffff]

作者: 狮子山男孩    时间: 2011-10-29 18:58
[s:2] 7)    这是乱码吗??
作者: geoceo    时间: 2011-10-30 01:43
一堆乱码!楼主重新排一下版!!
作者: againywj    时间: 2011-11-6 23:16
看得非常头晕,非常吃力,非常混乱
作者: 艳阳罂粟    时间: 2011-11-7 11:47
看的头疼啊。。。晕的很。
作者: smart    时间: 2011-11-8 10:47
有点乱码,麻烦楼主再修改一下吧,谢谢楼主~
作者: zb123    时间: 2011-11-27 17:59
这是什么,代码怎么用啊
作者: 18954290303    时间: 2012-4-2 13:26
头疼。。。。。。。。。。。。。
作者: 曲鹏    时间: 2012-4-2 13:38
[s:17][s:17][s:17][s:17][s:17]
作者: haliwei    时间: 2012-5-30 12:25
[s:31]  [s:31]  [s:31]  [s:31]  [s:31]
作者: gyyx    时间: 2012-10-9 09:51
谢谢楼主的无私分享,挺好的资料,谢谢你了,顶一下




欢迎光临 (http://bbs.caup.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