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西方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打印本页]

作者: a03401    时间: 2014-2-12 16:58
标题: 西方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西方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本文通过研究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在实践与理论上的发展历程,从中探寻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更新社区中产阶级化公共参与可持续发展





二战以后,西方各主要国家曾开展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然而,这个运动并未取得预期成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带来巨大破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不同角 度和不同立场的深刻反思,在城市更新的实践和理论上都 有了较大的发展。
—、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的实践过程
二战后的大规模“城市更新”运动,其主要内容包括城 市中心区的改造与贫民窟清理,最初的目的是恢复遭到30 年代经济萧条打击和两次世界大战破坏的城市,特别是解 决住宅匮乏问题。
1.                                                                                     大规模推倒重建与清理贫民窟     '
出自胜利者的髙昂热情,各国政府都拟定了雄心勃勃
的城市建设计划。在当时由CIAM(现代建筑师协会)倡导 的城市规划思想指导下,许多城市(包括伦敦、巴黎、慕尼黑等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曾在城市中心拆除大量的老建 筑,取而代之各种标榜为“国际式”的高楼。然而,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却使人们觉得单调乏味、缺乏人性,并且还带 来大量的社会问题®。有的西方国家学者称之为“第二次 破坏”(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称为第一次破坏)©.
清理贫民窟也造成类似的问题。当时采用的是所 谓“消灭贫民窟”的办法,即将贫民窟全部推倒,并将其居 民转移走,然后以能够提供高税收的项目取而代之。当时 在美国的纽约、芝加哥和英国的曼彻斯特等贫民窟较多的大城市,这种做法比较普遍。然而几年以后,人们便发 现,“它只是把贫民窟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更糟糕的另一方面是,它消灭了现存的邻里和社会”®。
2.       城市中心土地的强化利用与城市的衰败
50~60年代是西方各国迅猛发展的时期。经济增长使对城市土地的需求髙涨。因此,这时期的城市更新运动从 根本上来说,是试图强化位于城市良好区位的城市中心区 的土地利用,通过吸引高营业额的产业如金融保险业、大 型商业设施、高级写字楼等来使土地增值。而原有的居民住宅和混杂其中的中小商业则被置换到城市的其他地区。 “这一过程与真正的邻里更新并不一致,因为它完全用获 利更髙的商业取代了居住用途”®。从表1可清楚地看出这 种城市更新的实质。
这种举措曾经一度带来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但很快就出现了大量问题。由于城市中心区地价飞扬,带动整个城 市的地价上涨,助长了城市向郊区分散的倾向。由此加剧的钟摆式交通堵塞问题,使中心区的吸引力下降。由于居 住人口大量外迁,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区在夜晚和周末变成 了所谓“死城”(Nekropolis®),带来治安、交通等一系列社 会问题。而大量被迫从城市中心区迁出的低收入居民却在 内城边缘形成新的贫民窟。
表1美国15个大城市在50年代 “城市更新”运动中的住宅增减情况
城 市
1949~1957
拆毁住宅(套)
新建住宅(套)
差额(套)
纽 约
43869
50462
6593
芝加哥
27929
24479
一 3452
洛杉矶
5801
5819
18
费 城
19279
12471
-6803
底特律
12063
3301
-8762
巴尔的摩
13229
5314
-7915
休斯顿
0
348
348
圣路易斯
9860
5430
-4930
华盛顿
8505
6909
-1596
旧金山
8591
4142
-4449
波士顿
11767
5871
-5896
辛辛那提
10421
2404
-8017
明尼阿波利斯
7669
2825
-4844
匹兹堡
7862
4771
-3091
亚特兰大
8264
3794
-4470
74城市总计
320,392
230,795
-89,597
来源:Matthew Edel, Planning, Market or  Warfare ?  Recent Land Use Conflicts in  America Cities, 1969
  
3.中产阶级与邻里复苏
  
60~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运动出现了一 种新的倾向,即所谓“中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 — 些中产阶级家庭自发地从市郊迁回城市中心区,与低收入  居民比邻而居。这些中产阶级家庭的主要构成是在60~70 年代接受过髙等教育的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受到新观念




如公共参与、生态保护等的影响,同时向往城市生活.
这种回归城市的运动实际上也是房地产商操纵的结 果⑦。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租金差额的存在。这一差额就 是某地段在现有土地利用条件下的租金与潜在的、可获高利润的土地髙强度利用条件下的租金之差(Rent Rap)。因 此,中产阶级化的目标往往是那些所谓“灰区”(GreyBelt),即原有居民多为低收入白人、退休职员,社区衰败 导致地价便宜,但社会秩序尚好的地区。而那些破败的贫民窟(“黑区"(Black Area))则大都并未真正触及。
中产阶级家庭的迁入,增加了居住地区的税收并带来一些投资,改善了居住环境,平衡了城市交通的压力。然 而,当新住户在邻里中占到一定比例之后,原有邻里的意 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原来的居民或者迁出,或者被 迫接受新住户对社区空间和资源的重新安排=由此可见,中产阶级化本质上是富有阶层的居民重新占据城市中心 的土地资源和生活空间。
4.公共参与和社区规划
70年代以后,一些主要的西方国家出现民主多元化的社会趋势。公共参与的规划思想作为一种“准直接民主” (Semi-derectDemocracy)的体现,有别于传统的依赖 政客的“代表民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开始广 泛地被居民接受®。城市居民纷纷成立自己的组织,诸如“街区俱乐部”、“反投机委员会”、“社区互助会议”等等, 通过居民协商,努力维护邻里和原有的生草方式,并利用 法律同政府和房地产商进行谈判.由于得政党的支持, 这些社区组织对政府的城市更新政策有较大的影响。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种“自下而上”的所谓“社区规 戈丨J”(CommunityPlanning)®.这是由社区内部自发产生 的“自愿式更新"(Incumbent Upgrading).它的实际情况 是,在社区里长大的第二、第三代人,接受教育以后社会地位有所提髙,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渴望改善原有的居住条 件,同时又希望保护社区文化以获得个人认同(Self- identify).他们不再满足于对规划提出修改意见,要求直 接参与规划的全部过程.希望由自己来决策如何利用政府的补贴和金融机构的资金。“社区规划”通常规模较小,以 改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促进邻里和睦为主要目标,目前 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
二、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的理论发展
二战之后的西方国家城市更新运动,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背景,同时也受到西方各种城市规划思 想的深远影响。而城市更新的实践,也推动了城市更新理 论的进一步发展。
1.从形体规划出发的城市改造思想
西方国家城市更新运动,从一开始就受到以形体规划(Physical Design)为核心的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的深刻影响,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奥斯曼的巴黎改建,柯布西 埃的“光辉城市"(RadiantCity)、芝加哥的“城市美化”运
60
动(City Beautiful)以及CIAM的“功能主义”思想等等。 从本质上说,这些规划思想仍然把城市看作一个静止的事 物,寄希望于建筑师和规划师绘制的宏大的形体规划总 图,试图通过技术和金钱来解决城市中的所有问题,实现诗一般美妙的理想模式.
二战胜利的狂热情绪无疑助长了这种思想,政府官员 也沉醉在建设歌功颂德的宏伟城市的美梦中,正如芒福德所指出的,“许多看起来似乎很现代化的规划仍然充满了 巴洛克的精神思想”®。大规模推倒重建实际就是这些思 想的直接后果。
2.对大规模城市改造的不同角度的反思
然而,大规模城市改造并不成功,相反还给城市带来 了极大的破坏。许多学者从现实出发,对传统的城市规划 思想及其指导下的大规模城市改造方式,从不同立场和不 同角度进行了严肃的思考和探索.
1961年,L•芒福德出版了他的第20本著作《城市发展 史》,阐述了他对西方国家城市发展历史的观察和综合的思考。他深刻地指出在过去的30年间,相当一部分的城 市改革工作和纠正工作——清除贫民窟,建立示范住房, 城市建筑装饰,郊区的扩大,‘城市更新’——只是表面上 换上一种新的形式,实际上继续进行着同样无目的集中并 破坏有机机能,结果又需治疗换救”®。他在书中强调,城市 规划应当以人为中心,注意人的基本需要、社会需求和精 神需求,城市建设和改造应当符合“人的尺度”。他反对那 种追求“巨大”和“宏伟”的巴洛克式的城市改造计划。
j•雅各布斯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对大规模改造进行了 尖锐的批判。她认为,指导现代城市更新运动的那些形体 规划思想实际上都是“反城市”的(Anti- city), “大规模计 划只能使建筑师们血液澎湃,使政客、地产商们血液澎湃, 而广大群众贝ij总是成为牺牲品”®。她在1961年推出 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指出,:‘多样性是城市 的天性”®,而大规模改造计划因缺少弹性和选择性,排斥中小商业必然会对城市的多样性产生破坏。她从三方面论 述了大规模改造计划是一种“天生浪费的方式”——耗费 巨资却贡献不大;并未使贫民窟“非贫民窟化”(Unslu- ming),仅仅是将贫民窟移动到别处,在更大的范围里造就新的贫民窟;使资金更多更容易地流失到投机市场 中(Shadow World),给城市经济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 她主张“小而灵活的规戈lj”(VitalLittle Plan)/‘从追求洪 水般的剧烈变化到追求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
1973年,E.F•舒马赫发表了一本颇有影响的论著《小就是美的》'指出战后大规模经济发展模式的缺点和局 限,提出了规划应当首先“考虑人的需要"(Mattering People),主张在城市的发展中采用“以人为尺度的生产方式"(Human Scale of Production)和“适宜技 术”(AppropriateTechnology)。
1975年,C亚历山大发表了他的《俄勒R校园规划实
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1期
验》,也对大规模推倒重建提出了批评,并探讨了用新的连续性的规划指导城市改造的可能性.他认为,以往的大规楔形体规划对现状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忽略和摧毁了城市历史环境中存在的诸多有价值的东西,不但不经济, 而且导致了城市宜人环境的丧失。由此,他提出在今后的改造发展中应当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中好的部分,同时积极 改善和整治那些“差”的部分,主张用中、小规模的包容多 种功能的逐步的改造取代大规模的单一功能的迅速的改 造,同时对历史保护区内的新建筑的建设进行严格的控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学者,如A•拉波波特、L•文丘里、 F•吉伯德等也从不同立场和角度指出了用大规模计划和形体规划来处理城市的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问题的致 命缺陷。同时,他们也都对传统的渐进式规划和小规划改 建方式表示了极大关注。
3可持续发展思想影响下的新的探索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初来自于那些致力于环境和资 源保护的社会经济学家,是战后经济髙速发展和70年代经济萧条导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问题而引发的对城市发 展模式的世界范围的反思的结果,其中也涵盖了上述对大 规模城市改造所进行的反思®。
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潮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的 理论与实践有了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是前所未有的多元 化,城市更新的目标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另一方面是继续趋向以谨慎渐进式的小规模改建为主的社区邻里更 新,谋求政府、社区、个人和开发商、工程师、社会经济学者 的多边合作。
J•巴奈特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城市设计专家之一,目 前在理论界十分活跃。从1978年起,他先后撰写了《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设计》,《作为开发商的建筑师》,《城 市设计导论》,《难以捉摸的城市》等一系列著作,探讨 与管理相结合的城市设计的新模式。他认为,规划不再仅 仅作为一项职业技术,而是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研究政府 的资金分配和房地产经济应当成为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 因此规划不是设计城市的整体形态,而是确定适宜的设计 规范和开发原则,“规划往往意味着妥协”®。
加拿大CMCH®的低造价住宅研究也颇为引人关注。 CMCH认为,居民对住宅的承受力并不单指人们有多少钱,它还与人们怎样用钱有关。因此,CMCH要求规划者 尊重城市中大量的非正规聚居区(即贫民窟),调查其居民 的社会行为和文化价值观念,更深刻地理解居民对住房的 现实要求。关于非正规聚居区的发展,CMCH反对进行正 规的改造,他们提出了 “自主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原则, 主张由居民参与到改善他们自身生活环境的全过程中®。
此外,在城市规划领域还出现了诸如:M•布兰奇的连 续性规划、E-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式规划、A_厄斯金的倡导 性规划等新的规划概念和方法。
1996年6月,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人居二”会
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1期
议(HABITATII)。会议确立了21世纪人类奋斗的两个主题人人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世界中的可持续的人 类住区发展”®,这实际上也明确地指出了城市更新的发 展方向。
三、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的几点启示
上述研究,使我们对西方国家城市更新的发展过程有 了清醒的认识,由此得到一些深刻的启示,总结概括如下:
1.       由于缺乏理论上的认识,城市更新运动走过了一 段弯路,给城市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 了许多负面影响。目前的更新有许多就是在疗治早期城市 更新造成的“伤口”。
2.                                                                                        “人本主义”思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复萌,对城市 更新的影响与日剧增。城市更新更加注重人的尺度和人的 需要,其重点从对贫民窟的大规模扫除转向社区环境的综合整治、社区经济的复兴以及居民参与下的社区邻里自 建。
3.       开始重视城市更新的社会经济意义.规划与设计 从单纯的物质环境改造规划转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物 质环境改善规划相结合的综合的居住区更新规划,强调规 划的过程和规划连续性,其主要内容是制订城市更新的政 策纲领.
4.       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社会的共识,逐渐被参与更 新的各方所接受。今后的城市更新必然将更多地注重住房 建设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更新的方式从大规模的以开发商为主导的剧 烈的推倒重建方式,转向小规模的、分阶段的、主要由社区 自己组织的谨慎渐进式改善。





欢迎光临 (http://bbs.caup.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