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旅游小城镇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打印本页]

作者: wxsherlock    时间: 2013-4-20 16:42
标题: 旅游小城镇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一、小城镇与旅游小城镇

费孝通先生在《小城镇,大问题》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将小城镇界定为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比农村社区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的存在。从城镇化的角度,绿维认为小城镇是人口(非农业)、产业(非农业)、文化、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元素,在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定区域内聚集,形成的社会经济综合体。按照大多数专家的研究,小城镇主要有人口少于20万的小城市、县城、一般建制镇及集镇四类。
旅游小城镇,就是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旅游产业占有一定比例的小城镇,是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双重因素推动下产生的。旅游产业的“消费搬运”及“产业集聚”是旅游小城镇形成的前提;特色化,是旅游小城镇建设的要点;泛旅游产业整合是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核心。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旅游小城镇——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旅游小城镇开发的关键要点是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自然资源特色化

旅游小城镇不同与城市,往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滨海、温泉、森林、冰雪、湖泊、
地质等等资源,很多小城镇发展成为了知名的旅游小城镇。比如,海南的滨海小镇、黑龙江的滑雪小镇亚布力镇、北京的温泉小镇小汤山。

(二)文化特色化

    文化特色的挖掘,主要体现在四个层次:(1)心态文化层:主要指当地的一些价值观念、审美情绪、思维方式等;(2)制度文化层:主要由各种社会规范构成;(3)行为文化层:包括民风民俗以及一些地域特色;(4)物质文化层:是在物质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比如建筑文化、当地曲艺等。

(三)产品特色化

资源与文化最终都要转化为可观赏、消费与体验的产品。特色化产品是旅游小城镇构建核心吸引力的基础,也是区别与其他城镇的比较优势。比如平遥的大院建筑、阳朔的“印象刘三姐”、丽江的特色酒吧和咖啡吧等。




欢迎光临 (http://bbs.caup.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